分享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

 苏睿思 2015-09-22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作者:我们爱历史团队覃仕勇。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实行偃武修文政策后,鉴于豪强地主隐瞒土地、逃避国家赋税,下令州郡度田,检查垦田亩数和户口,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度田”运动。

刘秀的“度田”运动非常成功,从此成了东汉一朝的制度,每年一次。

可是,刘秀却颇有些后悔。

某天,他若有所思地对虎贲中郎将马援:“为了强行推行度田运动,朕斩杀的大臣也太多了点了!”

马援哈哈笑道:“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他们的死和罪过相当,有什么多不多呢?只是已经死了的人,不能再复生了。)

刘秀也跟着笑了笑。

马援的笑和刘秀的笑是不同的。

马援的笑,是对刘秀的一种劝慰,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悔恨又有什么用?不如付之一笑,宽慰自己。

刘秀的笑却对生命充满了痛惜。

在对待生命态度上的分歧,注定了这对君臣的相处不会太愉快。

当然,马援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彼时的马援,意气风发,声望如日中天。

陇西初平,刘秀授其以太中大夫。陇西羌患严重,当地居民饱受其祸。群臣一致认为,要平定羌患,非马援不可。刘秀于是拜马援为陇西太守。

马援也不负所望,其引马步兵三千人,于临洮大败诸散羌,斩首数百,获牛、马、羊万余头,迫降的羌人达八千余,断其来路,阻塞临洮,羌人从此丧胆,不敢再入陇西劫掠。

在治理陇西问题上,马援又奏请设置长吏,修缮城廓,兴办水利,劝以农耕,使百姓安居乐业。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诸羌联合作乱,人数达数十万之多,陇西一带的军民闻之色变。马援率领四千余骑兵先夺占了水草之地,再邀击羌人,将羌人打得溃不成军,有万余人请降。

一仗打出了十几年和平,陇西清静,罕见羌患。

不久,交阯(历史上又称安南,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越南北部)发生了动乱,为首的是一对名为征侧、征式的姐妹,其势力发展迅速,已经蔓延了两广,天下震动。

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命其率水陆军南下。

马援于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集结起万余军队,先合兵于合浦,然后沿海岸下,猛击二征,连战连捷,仅用一年多一点的功夫,就将二征擒获杀掉,传首洛阳。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

擒杀二征的马援意犹未酣,其整顿水陆大军,大小战船二千余艘,士卒二万余人,继续征剿二征余党都羊等人,从无功一直打到巨风,斩获五千余人,彻底平定南土,于日南,立铜柱为界,留兵驻守。

马援的威望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然而,一将成名万骨枯,凯旋回京之日,因瘟疫而死去的士卒竟近半数。

风光无限的马大将军背后,不知掩盖着多少将士的血汗和妇孺的啼哭!

志得意满的马援不会看到这些,在他的眼里,只有事业和功名!

那,才是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仰望苍天,他发出了“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的豪迈之语。

这一句话铿锵有力,震耳发聩,千百年来激励着许许多多的热血男儿,豪杰志士。

平定了交阯,他又先后请命领导了两次大规模的出征:一是征乌桓,一是南征诸苗。 满朝文武都对他表示敬仰。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到了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

这一年,湘西的沅江支流的雄溪、横溪、西溪、沅溪和辰溪的“五溪蛮”造反,马援再次请求出征。

这一年,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

打了一辈子仗了,还要打?

刘秀劝他算了,年纪一大把,这种事,交给年轻人就行。

马援生怕好事被别人抢了,连连坚请,自称:“臣尚能被甲上马。”

话未说完,就大步迈出大殿,牵出宝马,跨鞍而上,按辔徐行,左右顾盼,卖弄精神。

刘秀只好批准,命大将马武、耿舒随征,发四万余人随行,悉听马援指挥。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军挺进临乡(今湖南常德古城山),斩蛮兵二千余人。

蛮兵败走,退入竹林中。

在接下来的进军线路上,有两种选择:一是经壶头(在今沅陵东)前进,这条路线较近,但水势险恶;另一条取道充县入武陵郡,这条路线较远,但道路较平坦。

马援和大将耿舒各持一端,有不同意见。

马援坚持由壶头进军。

谁也不会想到,壶头山,竟成了马援的葬身之地。

大军行至壶头山,由于正值三月汛期,水流湍急,船只逆流难上,且天气越来越热,军中流行瘟疫,将士大批大批死去。

一向以人为本的刘秀在后方知道了这个情况,再也无法冷静了,命近臣梁松驰至马援军中,责问马援,并由梁松代领其军。

然而,梁松还没赶到,马援已经死了,死在军中流行的瘟疫中。

一代将星,溘然殒落。

惜哉惜哉!

马援虽然死了,但他是要对这场战争中非战斗死亡的将士负责的。

当初南征交趾,马援发现一种叫薏苡的植物果实能治疗筋骨风湿,避除邪风瘴气,班师回京时,就拉了满满一车,准备用来做种子。有人在这当口上书,说马援曾搜刮了一车珍珠文犀运回。

这无异在伤口上又加了一把盐。

刘秀命人追回马援的新息侯印绶。

看着龙颜大怒,马家的宾客故人连吊丧都不敢去,丧事办得冷冷清清。

马援的家人都不知马援到底获了什么罪。

葬完马援,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们以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

刘秀这才拿出人们弹劾马援偷运珍珠的奏章给他们看。

哦——原来是这样,马援的家人明白了,大声呼叫冤枉,跪着哭着申诉冤情。

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刘秀的恼怒,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

刘秀不说,别人也不敢猜。

帝王心事,鬼神莫测。

正如马援自己所说:“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

死者已经死了,不可复生。

活着的人却不可不细察和借鉴个中缘由。

宋刘筠《旧将》诗云:

丈八蛇矛战血乾,子孙今已列材官。

青烟碧瓦开新第,白草黄云废旧坛。

劳薄可甘先兰舌,爵高还许戴刘冠。

秋来从猎长杨榭,矍铄犹能一据鞍。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马革裹尸》典故的由来

起初,马援的大军凯旋归来,快到的时候,朋友们都来迎接,犒劳。平陵人孟冀,是出了名有计谋的人,和在座的朋友一起祝贺马援,马援说:“我希望你有好话教导我,怎么反而同众人一样呢?我立了小功就接受了一个大县,功劳浅薄而赏赐厚重,像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先生有什么来帮助我呢?”孟冀说:“我智力低下,不知如何回答。”

马援说:“如今匈奴和乌桓仍然在北边侵扰,我想攻击他们。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着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孟冀:“你确实是烈士啊,确实是应当那样啊”。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

(各地都有伏波将军马援的雕像,此为广西桂林市伏波将军山马援雕像:后人为纪念马援南征交趾时率军路过此地,把山称为伏波将军山,并建有马援祠。)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最爱民的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