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晒娃差点把孩子晒丢,孩子的隐私你可曾想过?

 THY7655 2015-09-22

点击关注哦


晒娃差点把娃晒丢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杨女士将4岁的孙女带到广场跳舞。趁奶奶不注意,一个年约40岁的陌生女子走到女孩身旁,喊着女孩的名字,并表示“是你妈妈让我来接你的”。幸亏奶奶及时发现,陌生女子随即离开。事后,杨女士儿媳分析,有可能是因为她经常上网晒“萌娃”,对方才能说出女儿的名字,知道女儿在哪。经过这次教训,妈妈删除了微博上所有跟女儿有关的内容。



在微博上输入“宝宝成长”等关键词,立即搜出了大量家长晒宝宝照片的微博,其中有许多是和父母的合影,会透露出时间、地点等信息。如果在“宝宝”之前加上“××城市”字样,将更为细化。

用这种方法随机找到一名某市妈妈的微博,这位妈妈使用了实名认证。浏览微博后,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妈妈是某贸易公司总经理、驾驶一辆卡宴越野车、女儿冉冉2011年出生,家住×区,在某幼儿园上课,经常去一家商场里的淘气堡玩等。

晒娃,国内国外都是普遍现象。我们通过社交媒体记录宝宝的成长、抚育的心情。我们不但有微信、微博,还有各种成长记录的手机app,而这些社交软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安全。而对于宝宝来说,Ta会愿意你这样晒他吗?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者调查发现,受访者中一半以上的母亲和三分之一的父亲在社交媒体公开讨论孩子健康和抚养问题,虽然父母通过社交媒体情绪得到宣泄,获得帮助,减轻孤独感,满足虚荣心,但同时研究者也发现,过度晒娃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当孩子长大后会感到尴尬;数字绑架:陌生人窃取照片重新发布;孩子照片成为恶搞笑话或在线辱骂的对象。

前不久,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就曾特意公布调查报告呼吁父母在晒娃的同时注重孩子的隐私。这些网上的“踪迹”,由于孩子尚年幼,无法明白和同意这种做法。将来长大后他们未必可以搜寻、收回,或删除这些被别人上传的资料。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互相尊重对方的隐私而容易产生摩擦。

该机构建议,父母上传子女生活照片如婴儿洗澡照等要衡量后果,未来你子女看到这些图片,可能会感到尴尬,而这些图片或视频也可能会被网上图片库盗取谋利,或被其他人利用作网上欺凌。

香港临床心理学家邹凯诗说,儿童六七岁时开始识字,如果看到父母曾在社交网站上“讲自己的坏话”,会影响亲子关系,更会影响对自己的信心,发现“原来爸妈是这样看我的”。



怎样安全晒娃:
1、尽量不用孩子照片作为头像,更不要透露孩子的名字、生日、幼儿园、常去的地方等等。当然了,相对应地,你也不要透露你所从事的工作、单位。

2、不妨限制一个分享的范围,以分组的形式给亲人和一些有孩子的朋友看的。将微信设置成陌生人不可见你的最近十张照片。

3、很多妈妈在注册不同社区、不同论坛时喜欢用同一个ID,而且这个ID名字往往是特殊的,以避免和别人重复。如此一来,就好像给自己设定一个网络身份证,别人找到你,那还不是易如反掌?所以尽量经常更换ID。

4、分享控忍不住分享?不要晒海量宝宝萌照了,尝试制造电子相册,发给亲密的朋友分享即可。

5、特别是现在有许多做微商的妈妈,微信加的人比较杂,朋友圈又经常让宝宝出镜作为小模特,有宝宝的图片被其他商家拷过去做广告,所以安全性还需要自己衡量。




Jo妈,有10年主流媒体工作经历,分享有温度的育儿经。

微信号mabaobang123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点击以下文章标题,获取更多育儿资讯:


红屁屁的正确护理方法,儿研所医生告诉你

宝宝眼屎增多怎么办

攒肚还是便秘,宝宝不拉粑粑的秘密

臭屁、空屁,宝宝放屁多正常吗

宝宝常生病或许因为你消毒太多

宝宝出牙不怕晚,就怕父母互相比

宝宝感冒发烧,这些情况需要赶紧就医

宝宝的这些问题原来益生菌就能解决

宝宝的小药箱,有这些就足够了

海淘退烧药没看清成分,差点害了孩子


觉得有点道理就赞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