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只耳】欧博 Don Cuzzio 唐璜 作CAS音源DAC 搭配听感笔记(超鼠耳放客串) 耳机论坛 耳机大家坛

 dayslee 2015-09-23
【第三只耳】欧博 Don Cuzzio 唐璜 作CAS音源DAC 搭配听感笔记(超鼠耳放客串)



嗯,主角是欧博 Don Cuzzio 唐璜,直奔主题。



桌面太乱,先借用官图一幅~


============================================================================





前端系统:
电处:QLS F1000
电源线:土炮美标铜线
CAS音源:Lenovo K29 mod
USB处理:iFi iUSBpower 数据/供电分行+独立USB供电+地线隔离
USB线:电脑到iUSBpower为DIY数据/供电分行 USB线(双USB A公-USB B公),iUSBPower到 欧博唐璜 为iFi Genimi 数据/供电分行 USB线
DAC:欧博 Don Cuzzio 唐璜
播放软件:Jriver19(欧博XMOS驱动ASIO)

主要试听用CD(自抓):







============================================================================


耳机系统:



搭配耳放:激光鼠Xtreme耳放(下称超级鼠放,电源线为原配鸡线,信号线为DIY  Neotech单晶铜)



①搭配铁三角W5000:




        铁记W5000(下称W5k)算是几大传统耳机厂牌旗舰里面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的一个,客观原因大概有几个,铁记自家还有W3000ANV,L3000这些传世量较少的“隐世高手”存在,W5k在奢华度、历史定义的高度甚至是本身硬素质上都及不上前面这些隐世高手(谁会完全没有旗舰情节呢?),然后便是搭配问题,官方西装HA5000搭配W5k固然是个好选择,但价格略微还是偏高了些,而且出来的声音素质对于其他厂牌的顶级配置依然是没有什么优势,如果用其他前端去搭配则需要诸多的考究。

        对于W5k来说,超级鼠放的输出功率还是足够的,整体出来的搭配程度比我预想的要好,风格较为柔和细腻 ,表现尚算全面。很多人铁记的粉丝其实并不追求铁记的耳机全面,因为铁记的耳机自身音染风格还是比较一致的明显的,但是对于我这种伪铁粉(虽然我一直口水铁记的唱头…)来说,选择W5k恰恰是因为其声音风格在有一定传统音染风格的基础上相对更偏于中正,当然,吸引我的还有它的大木碗和佩戴舒适感。这套搭配下,W5k的高频处理的比我曾经试过的不少搭配来的得当,过往试过好些前端搭配W5k都容易出现压不住,质感过于尖硬刺耳的问题,这套搭配下出来的高频也会有些许颗粒感 ,但在延伸的力度感、亮泽度和耐听度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度,同时也保有了几分铁记高频的华丽感,不过在极高频方面有一定打摩感。中频的饱满度适中,稍显绵化的处理使这中频顺滑之余让人感觉欠缺足够主动的感染力,处理亚洲类女声的表现还较为合适,但是演绎大部分男声以及欧美类女声都会实在有点表现力不足。低频方面质量还是挺高的,下垫的面积和量感适中,整体形体偏圆,加上其封闭式腔体的结构,下潜的力度和深度还是有保证的,只是到底是缺了一种这个级别动圈耳机该有的泛音和气势表现。在全频的解析方面,唐璜还是给以了充足的信息量供应,许多弱音还原的表达的能让人满意,不过风格上不会给人一种张扬的细节毕露的感觉,这也有影响到其结像力和声场方面的表现,这套组合下出来的结像还是较为结实的,但是没有足够的突出感,同时声场方面也是有着这样的遗憾,尽管整体面积的宽广度和规整感已经算是我听过的W5k搭配里(包括官方西装)算是上乘的,但是空气感和整个临场感还是有所欠奉,不过这个问题私认为也有上面提及的极高频存在打摩嫌疑的因素存在。

        对于这套搭配而言,我认为整体发挥对于W5k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可以看到的是,听感里对于其显现出来的柔和舒服的风格描述会比较多,此搭配的确可以有十分不错的耐听度,而且该有的素质表现也不会让你失望。只是这样偏向柔化的处理,这样出来的结像力,乐器表现的质感,以及中频的处理可能未必是一些古典器乐爱好者所喜欢的。不过,在通俗流行音乐作品,或者一些歌剧的表现上都有上佳的听感表现,对了,听钢协也是比较符合我的味道的。


②搭配HD600:



        看了唐璜+超级鼠放搭配W5k的听感后,大家应该对这套前端组合的风格有了一定认识了,然后大概猜到这种风格会跟至今还是会让人诟病声音略粗的HD600有不错互补。

        搭配HD600,这套组合的声音架势也不会过分张扬,反倒是HD600也难得地展现出几分舒服的感觉。高频方面,这套组合下的表现会比搭配W5k时更加具备表现力,泛音和亮泽感会更加突出,延伸的能量感更充足,同时毛刺感和整体控制力还是处理的较为得当。中频方面,依然不会有太高的饱和度,但是恰到好处的颗粒感和细节处理,都让这搭配在综合人声以及小提琴等乐器的表现中都有不错的渲染表达力。低频方面,回弹速度要慢于搭配W5k时,下潜的深度也要稍微逊色,但是在泛音和整个氛围感的营造上要优胜不少。解析方面,依然不会让你感觉缺少足够的细节,细节会比搭配W5k时稍微更突出,嗯,是突出而不是多,而且这种突出对于一些解析控来说可能还是不够过瘾的。声场方面,空间的边界感没有搭配W5k是明显的,结像力更突出,但是还是会有些价格定位上带来的劣势,例如结像定位的距离度和整个条理性的控制都要略逊一筹。

        可以提前预告的是,这次的听感笔记里面搭配了3支耳机,搭配HD600的表现是我最认可,感觉最全面的。听感上,我更愿意用“相符”去形容唐璜+超级鼠放+W5k,但搭配HD600,我更倾向使用“互补”,显然这是不同的两个搭配定义。唐璜+超级鼠放+HD600的组合,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干净,对于音乐的适应面较广,同时不失耐听度,甚至真可以用上中正去形容此组合下的表现。


③搭配K340:



        K340这个上古AKG旗舰可能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了,是的,连HARMAN AKG都忘本地不记得了,居然把这个旗舰头戴耳机型号重新用在了现在一根入门级别的耳塞上。在KK推出之前,K340便是AKG的旗舰型号,1978投入生产,1993年全部停产,动圈加静电混合结构双单元,动圈单元四个振膜,三分频,是的,三分频…手上的这支应该是最早的版本,也属于传说中的高频版本,原生5pin平衡转6.35单端电话线,金色振膜动圈。到今天,成色依然还保有9新以上,到底是那个时代造物理念下做出的旗舰产品,头梁没有丝毫开裂之余还十分柔软,气垫设计更让人甚喜,只是自适应头梁的橡筋有点老化加上耳机本身略重,承托力有点不够了。

        K340的静电单元虽说自带变压器,但是动圈部分到底是400Ω的阻抗,比上面两支耳机都要明显难推,超级鼠放推力不算十分大,对K340的驱动程度只能说差强人意。虽然AKG介绍K340的静电单元驻极体大概只有30年左右,PO主这条K340也是最老的版本,可能已经超过30年历史了,也已经无法考究其老化程度,但是这样驱动下的K340,延伸比W5k和HD600都更高些,而且非常结实细腻,泛音的表现甚至也会有些结实的感觉,出色的穿透力加上良好的通透感的确能营造出一丝似乎空灵的感觉,这是明显区别于一般动圈耳机的高频音色,会让人很好奇状态完好时候的表现。本以为到动圈处理的中低频段上,K340的密度感会有明显的落差感,事实并非如此,大概是高阻抗的设计,当然如此高的密度感也有唐璜的功劳。遗憾的是低频,除了肯定有老化的原因的原因外,或许还有我这个是高频版的原因,这样搭下来的低频无论下潜还是力度…都无法跟上面两支耳机相比了,直接形容其为疲软也不为过,这也有点佩戴方面的原因,头梁橡筋的老化和自重导致佩戴不容易很好的贴合于耳周围,这点小程度的漏音还是使其低频表现有所打折,用手按实的话量感上还是及格的,但是还是无法要求出色的下潜了。在我看来,高的解析力和密度感是可以直接带来出色结像表现的,尽管如此驱动下K340的空间声场尽管也没有很强烈的空气感,但是表现形式却是独树一炽的,纵向的延伸出色,而且整体通透自然,这和唐璜和鼠放本身音色较为干净有着很大关系,美中不足的是,或许是耳放的推力还喂不好K340,或许是单元高频密度大的原因,当高频乐器群奏的时候,这样搭配下K340出来的分离度是不足够的。

        显然,这样搭配下来的K340是不完美的,许多短板也较为明显,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历史地位,尽管它也不可能是我的主力耳机,但每当细致聆听它的音色,这支被遗忘被埋没的AKG“动静”老旗舰还是能给我不可替代的感动。




============================================================================



音箱系统:


搭配Neumann KH120有源监听箱



注:这部分的听感不包含超级鼠放。

前级:欧博 Don Cuzzio 唐璜
XLR平衡 信号线:MPS M-400XLR
脚架:Cubeman悬浮脚架桌面使用
音箱:Neumann KH120有源监听箱(低频调节衰减一档,其他默认不调节)
摆位:箱体距离一米,按Neumann官方指引摆位。



        最近在家的非睡眠时段,我都是拿这对箱子听的比较多,主力的前级便是这台欧博唐璜。预算所限,加上对MPS的代工背景略有了解所以选用了属于低价位的MPS M-400作为平衡传输所用,实听音色起码不歪。KH120的整体音色算是十分干净,跟不少同价位段有源监听箱对比也依然可以有这个形容,而且本身功率较大,声压会比一般5寸有源箱来的更高。虽说桌子已尽可能填满,周围的漫反射也土办法稍微处理了,但摆放空间上的硬伤依然明显,不过我觉得这样的揭示力要试出个唐璜个八九成还是没问题的。

        搭配唐璜的KH120全频密度感十分充足,当然,同样是高密度的高频,音色是跟上面耳机系统上K340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直白而有冲击力,线条感清晰,总算展现出几分犀利感,但毛刺感依然控制得当。中频方面,厚度属于稍稍有点偏厚的一类,但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到有类似丹拿BM5A那种带点润色的味道,依然是非常干净,甚至可以说直白。低频方面是属于三频里稍显为短板的频段,当然,这也有环境空间处理的问题,虽然层次感非常丰富,而且下潜深度也不俗,但是量感还是有点偏多,同时也导致回弹速度有点慢,这也是我把它低频调节衰减一档的原因。从耳机系统的搭配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唐璜的解析力还是不错的,换到KH120,唐璜出来的细节感来的更加明显,全频的弱音还原,层次感呈现以及极高频的展现都让人满意,不过,哪怕是搭配这类有源监听箱,唐璜的细节演绎也始终不是那种喜欢锋芒毕露的感觉。声场方面,近场摆位,加上喇叭尺寸所限,唐璜搭配KH120出来的声场是远说不上开阔的,不过出色的解析力和密度,加上合适摆位下监听箱子的特性还是能使解像力和定位感来的较为突出,距离感无法拉的太远但是清晰的分离度还是能保证的。

        在箱子系统的领域里,这样的搭配组合只能算是低价位段的玩法,但是唐璜+KH120的组合我认为还是能呈现十分不俗的完整度,或许这样的风格特性难以给人足够的讨好,但也实在难以找到十分明显的不足,而且这样的素质表现,虽说在箱子领域还排不上号,但是也足够让人去纠结音乐作品的录音质量了。对了,对于一台前级而言,唐璜还带个小红外遥控器,这还挺方便的。




============================================================================



后话:



        近期玩过的解码机也不算少,当然也非什么顶级的,但是作为国牌,作为中低价位段的欧博唐璜给我的印象的确还不错,外观设计上来说虽然没到唯美夺目的层次,但到底是摆脱了过去国产机器给人就一土方大块头的形象,而且在操作上也做到简洁清晰而且反应敏捷,当然这些也是欧博发展到现在的传统优势了。

        声音方面,其实DSD解码也是唐璜的一大卖点之一,但是一直没用DSD音乐档案去测试,因为我个人而言对现阶段DSD音乐档案还是兴趣不大,在此前也发过这样一篇文章《【回归理性】对话Thorsten Loesch(解读PCM vs DSD)翻译 & 曾颂勤博士谈“高清音频” 》(链接:http://www./read.php?tid=1664390&keyword=)。不过我曾用过个人Hdtracks的示范24/96音频和其他一些我认为可靠的24/96 PCM音乐档案去测试唐璜,出来声音的信息量,密度感和空间感的优势还是明显可闻的。在整体调音风格上,唐璜也有自己的一套,解析充分、细腻、柔和,这种让人感觉老练的调音手法还是显得稍微有别于目前此价位上许多追求硬朗而表现力强的风格。从功能性来说,USB,同轴的数字输入,RCA和XLR的平衡输出,带前级功能对于一台DAC来说是足够了,而且其实我更想点赞的是其USB in加入了地线隔离设计,这对于CAS音源的烧友来说是具备明显实际意义的。

        唐璜的声音素质能否在此价位段上处于顶尖位置不好说,但作为一个国牌音频产品,其实它已经可以被定性为一个各方面完善度较不错的“商品”而不仅仅是有声音素质的土炮,我觉得也是值得让人欣喜的。

        最后谢谢借来超级鼠放的工作室拍档刘嘉明还有借来唐璜的李兄弟。是的,居然两台前端都不是我的…不过真可以考虑入了。


Btw. 稍后还会做下相近价位段不同类型的DAC对比测评,iFi micro iDSD VS xDuoo XD-06 VS 欧博唐璜。敬请留意。

Redgt(Joy_c)@三耳工作室
2014/09/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