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人”启事】你有没有见过这些失踪的老成都记忆!

 蜀地渔人 2015-09-23

点击标题下「四川身边事」可快速关注


今天的一则新闻:四川老品牌红玫瑰和春娟经营困难或将消失,老成都的记忆又即将消失一个,那些老成都的记忆,你还记得多少?


成都记忆

那个时候的成都,蛋烘糕还是5毛两个,公交来的飞快,上面还有位置坐,上班路上不堵车,火锅还是老油,宽窄巷子还有老房子,有事儿没事儿还能到邻居家串门,晚上没事儿还能逛逛春熙路夜市······



消失的美食


叮叮糖、转糖饼儿、爆米花......这些属于我们记忆里的成都味儿已经消失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


搅搅糖


1



在成都人心中,搅搅糖和丁丁糖拥有同等地位。大多数卖丁丁糖的小贩会随身携带一口装麦芽糖的小锅,笑眯眯地用棍子挑起一点搅好送到你面前:“多搅两下更好吃哦”。长大了回忆起才发现,多搅两下也并没变成巧克力嘛!




红糖锅盔


2



咬开层层酥皮,浓稠的红糖从白面里溢出...这绝对是童年最最甜蜜的回忆!以前的白面、椒盐在成都大众小店尚还有售,但红糖锅盔却已经芳踪难觅。




豆花面


3



鲜嫩的豆花儿淋上1勺子红油,加上二两绍子面和在一起吃味道简直不摆了。可惜现在豆花到处都有,面也到处都有,唯独豆花面难寻。振臂问苍天:成都豆花面何处找?




蒸蒸糕


4



以前的大街小巷,无论盛夏严冬,白天晚上,随处都能听到卖蒸蒸糕的梆梆声,仅花上三两分钱就可以吃上一个。然而由于制作方法繁琐,如今竟一“糕”难求。




油油饭


5



看似简单的油油饭,却是每个老成都珍贵的儿时记忆。猪油+酱油+米饭=油油饭,搅啊搅啊搅啊搅啊搅啊搅,一碗油亮亮香喷喷的油油饭就做好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油饭的踪影也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好想再爱你一次,油油饭!





消失的行当


记忆中的老成都,修笔的、磨刀的、补锅的、剃头的满街走……时代变迁,手艺人渐渐淡出城市舞台,这些行当有的已消失、有的将消失!你还记得多少呢?


修钢笔


不少80后的记忆中,每周都会有修钢笔的人来学校,哪里坏了修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


1



剃头匠


从前的剃头匠的职责不仅剃头,还有刮脸,修面,掏耳朵等服务。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推荐你买各种护发产品,堪称业界良心啊······


2



掏耳朵


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以眼睛看得见的速度在迅速递减。也许哪天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也再也看不到客人歪着嘴担惊受怕的享受着的表情了......


3



收荒匠


“锅碗瓢盆,废书废报”,挂着箩筐的自行车,捆扎好的纸箱报纸,还有抑扬顿挫的发音,只出现在了童年的那一章。


4



爆米花


小贩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时而“嘭”的一声变成白白的爆米花。那时候他们都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魔术师。


5




消失的品牌


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四川老品牌,大多随着时代变迁,悄然退出我们的生活,但它们确实曾经存在过。你的记忆里,它们来过吗?


芙蓉香皂


芙蓉肥皂曾经声名显赫,当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大家知道的只有“芙蓉姐姐”了······


1



三峡洗衣机


90年代,如果谁家里有一台三峡牌洗衣机,是一件招人羡慕又招人嫉妒的事。很多母亲仍清晰地记得,她们的双手第一次从刺骨凉水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世上有了一种洗衣神器,名字叫“三峡”。


2



五牛香烟


很多人亲切地叫它“耙牛牛儿”。在上世纪80、90年代,街上有一半的人都是抽的五牛牌香烟。但如今五牛香烟在市面上也是“灰飞烟灭”。


3



天府可乐


对于很多70、80后而言,曾风靡全国的天府可乐是童年生活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在没有天府可乐之前,大多数四川人几乎不知道可乐是何物,也没人去想,一瓶可乐对于国民的影响会是什么。


4



“成都牌”电视


“成都牌”电视机曾是成都市无线电一厂的明星产品。拥有这个也算是大户人家了······


5


它们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那种情感和怀念却与日俱增,看到它们,就像看到我们自己的儿时时光,温暖而珍贵。


图文来源:整理自网络


关于我们


我们是@新浪四川 官方爆料账号,我们拥有最大最新最快的爆料渠道,你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给身边君爆料,说不定下一个上头条的就是你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四川身边事(sinas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