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军论坛?谁为军人的伤病买单?[复制链接]

 军休强军路 2015-09-23
我以青春许国防,戍边守疆献衷肠。奈何志坚身不坚,去留昆仑两茫茫。
钢铁意志,血肉之躯,祖国的万里河山沸腾着我们从军报国的炽热梦想。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见证了一代代革命军人以身许国的传奇故事。八一军旗飘扬的地方处处有我们的身影,祖国的繁荣昌盛有我们保驾护航。但是,军人的伤病和牺牲奉献,谁来买单?
老戴走了
还未来得及熟悉西安街头的车水马龙,老戴就要和这个弥漫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六朝古都暂别。
一个月前的离别聚会上,他曾与我举杯同醉夸下海口:“此去西安,定要游历西北古刹名山,在大雁塔下看皮影吃面皮,玩个痛快!”说着一罐啤酒一饮而尽。
我却为他的身体担忧。大学四年我们一直在相同的单位,深知他的身体状况。大一时成为队里体能全优第一人,从此便作为体能尖子参加各类竞赛比武和院校运会。然而,竞技场上的无限风光是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换来的。所以尽管体能素质很好,他也积累了不少伤病。
“你以为去陆院是去享福啊,训练时悠着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年过去,随你怎么玩”点燃一支芙蓉王,老戴目光灿若星火,“放心哈,死不了就能顶的上,不会给咱兄弟丢脸!”朝他胸口连擂两拳,为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和身躯的兄弟攒劲儿。
然而,边防学院的训练场还没让他有“大展宏图”的机会,一纸体检报告就将他打入了冰窖——双膝半月板二度损伤、腰肌劳损。现实太残酷,伤病剥夺了他坚持的资格。
“我可以带伤训练,可以不拔尖,只要能够留在这里,我能熬过这一年,明年分配去哪里都无所谓!”电话里他声音沙哑,“我不想脱下这身军装”——我能体会他的无助和绝望。制度面前,那些甚至抛弃底线的祈求都会被现实践踏摧残。
最终,他不得不饮恨离开这片热土。等待他的,是另一段未知的路程。

“特种兵”滞留了
6月的栀子花在校园放肆地开放,离别的气息被渲染得更加浓厚。然而,此刻还处在伤病恢复期的“特种兵”老吴却无法面对这匆匆到来的毕业,“多希望时间慢一点,好得快一点,不耽误分流啊”——去年十月份老吴代表学校赴南昌参加军事竞赛,不幸从4米高的美式障碍上摔下,造成全身多处受伤,右肘粉碎性骨折。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半年。
南昌一战,科大代表队囊括五块金牌,让那些“‘军中清华’只强科技,不强身体”的言论不攻自破,也让科大军校“老大哥”的地位更加稳固。参加比赛的勇士们不仅在拼体力、拼毅力,更是在拼命!每每看到那些闪光的奖牌和奖牌背后艰苦卓绝的岁月,老吴胸中就升起一种自豪,“感觉比立了一等功还光荣!”
大学四年里大家眼中的“特种兵”又一次在全军赛场上不负众望为校争光,老吴在战友心中成了英雄。纷至沓来的关心和慰问也陪他度过了最难熬的住院时期。
但是,毕业分流临近,他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奉献了身体,也毁了身体啊!”战友们都为老吴感到惋惜。
经常听老兵说,身上没有几处伤,没落下点儿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过兵。
部队生活让我们体验了绿色军营的别样风采,它留下的伤病也同样值得关注。军人的伤病,不同于职业运动员。因为军人的职业带不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收获不了名利,它是一种奉献牺牲。换来的可能只是闪闪发亮的军功章,但留下的却是一生的痛。作为弱势群体,我们将青春年华投入到祖国国防建设的洪流,脱下军装却只能僵卧孤村、夜阑听雨。
制度的健全不仅能让我们在穿着军装是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还要让那些脱下军装的老兵有所依、有所养。这个群体需要得到的,不是一时社会的关注。
为火灾救援烈士追授荣誉称号抚慰了英雄亡魂,为健在的抗战老兵发放慰问品让他们感受了温暖。同时也让大众重新记起了那些曾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
但他们只是冰山一角,茫茫人海中,还有很多曾经身着绿军装的最可爱的人,在为明天的柴米油盐担心焦虑,他们需要整个社会长远的关注。不能让英雄在垂垂老矣之年飘若浮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