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养生】国医大师孙光荣带你赏析中华经典养生名言(一)

 txw40 2015-09-23


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之一孙光荣教授主编的《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一书,历经三年之久,数易其稿,在编写过程中查阅并收录了大量的历代经典著作中的养生名言,突出了中医养生的特色和优势,做到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今天起,我们将为您分享书中的经典养生名言。


孙教授和《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一书
一、“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养生的第一步是要心志安闲,避免虚妄的欲念,享受已经拥有的理实生活。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得好: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得好:“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这就是说,不管吃什么样的食物都觉得甘美,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觉得合适满意,以喜爱和遵守自己的风俗习尚感到快乐。社会地位高的人不歧视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也不嫉妒地位高的人。这样的人民大众就叫做“朴民”。
“朴民”能禁得住各种诱惑,任何过分的贪念欲望都不会引起他们的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情不能迷惑他们的心志,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不管是有才有德的人还是才德并不出众的人,都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感到动心和焦虑,这样才符合养生之道。上古的人之所以能够活过百岁而动作却不显得衰老,就是他们这种质朴的德性没有受到玷污而保持了纯真本色的缘故。
二、“少不勤行,壮不竟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我国古代的医家都很重视养生,如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就辑著了古代养生资料的汇编《养性延命录》,其中收录了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子提到的养生原则。
列子说:
“少不勤行,壮不竟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这就是说,如果年少的时候不勤走路,那么壮年时期走起路来就连一个时辰也支持不了。长大后能够安于清贫,年老时也会少有欲望。让自己的心情感到闲适,多一些适当的体力劳动,这就是养生的法则。
三、“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庄子·天地》说: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这是主张要以淡泊之心对待一切事物,不因长寿而快乐,不因夭折而悲哀,不因通达而炫耀,不因穷困而羞愧。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全世界的人都赞誉他也不会更加得意,全世界的人都谴责他也不会更加沮丧,这样的淡定是因为在至人的眼里是没有“小我”的概念的,神人无为而自不会居功,圣人顺应自然而没有名利之欲。

真正的智者是把握大道,不为具体的小事烦心
《庄子·齐物论》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zhān zhān)。”
大智慧者广博豁达,小聪明的人则斤斤计较,明察细别;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烈焰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灵而气势宏大,拘于智巧的言论则言辞琐碎,喋喋不休。养生也是一样,我们要把握大的原则和方向,不固执纠结于具体的养生方法,不滞碍于追求长寿,而是顺应自然之道地生活,自然就能长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