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物候·秋分:秋高气爽昼夜平分

 华一阁 2015-09-23
 
  

  八月中气秋分,一般在公历9月22日前后,古语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各地(两极除外)都是昼夜平分。今年秋分交节时刻为9月23日16时21分。

  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这种“秋季抑郁症”心态最典型的代表,是战国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其实,从正面看,秋分时节云量减少,景物鲜明,也即人赞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抬头碧空万里,出外凉风习习,人称“秋高气爽”,而且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游赏、品尝美食的好机会。所以,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悲哉秋之为气”念头的话,秋分其实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首句指从音律上说,八月属于“南吕”。“雷收”句,源自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天地阳气过盛引起的,秋分后阳气衰落,所以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冬眠的动物做茧、封窝门);三候水始涸(河流进入枯水期)”。“寒暑合均平”,指秋分是从暑到寒的盛衰转折点,不但昼夜平分,而且气温处于全年平均值的日子。最后二句则有“悲哉秋之为气”的意味。

  秋分是秋季的中点,所以总和中秋节挨得很近,比如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7日,与秋分只差4天。有时两节赶在同一天,诗人就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写,如宋末画家杨公远的《癸未中秋》:“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华北地区的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秋分节气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节。而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则正忙于晚稻的收割。秋分之后,北方冷气团势力渐增,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会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这就是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本文来源于古诗词网www.),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节气·物候·秋分:秋高气爽昼夜平分
→ http://www./guoxue/wenhua/96334.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