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正消失的职业:知道三个证明你老了

 欣然书斋 2015-09-23


中国正消失的职业:十八岁以下就别看了


中国正消失的职业

知道三个证明你老了

看完这篇文章只想说

我读书少,别骗我


1、修钢笔师傅

(呵呵,现在是修电脑的了)


互联网时代,钢笔现在只能称之为“礼物”,写字的真是少,钢笔写字的更少。在解放前,人们因为拥有一支派克金笔为自豪。那个年代的派克金笔,字迹圆润,书写起来极其流畅,但使用久了,磨损很大,就要找修钢笔的师傅镶金。(现在电脑永久了,得换新键盘)


2、补锅系统人员

(某家电售后:祖传补锅30年)


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属集体性质,从学徒做起,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补锅匠早已改行修理高压锅、电炒锅或者电饭煲了,统称售后。



3、卖凉开水

(得有摊位、房子!)


这也是一种职业,不是卖凉茶哦。要卖凉开水,必须得具备一个先天地利条件,自己的住宅就处在路边,不然的话,谁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买卖去租房子的。



4、剃头挑子

(确定不是电视剧!)

曾经在北京的小巷子里见过,看了半天没摄像机,剃头匠,俗称“待招”,南方一些城市喊走了调,都一律叫作“带带儿”。走街过巷的剃头匠都挑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刀具、镜子以及自己吃饭的锅碗瓢盆和米面等,如果再有张席子,完全可以举行野外度假了。



5、缝穷

(性别歧视,现在男生的针线活比女生好多了)


不理解什么意思,原来“补衣服的”,想来这也是一门手艺,放到现在或许已经在服装厂修炼多年了。旧时一般是家庭妇女贴补家用之举,平素也做些针线东西出卖,比如鞋垫、尿布、千层底布鞋、布袜子等等,都是用零碎布做出来的,但拼接合理,富于美感,扎实耐用。



6、翻瓦匠

(现在统称:农民工)

翻瓦,本只是一个泥水匠的小工序,现在发展成了一个职业:农民工,千万不能小瞧这个工作,2000请个大学生,5000请个农民工,靠汗水赚钱的职业。


7、守墓人

(现在怎么也得是事业编了吧)

说起这个,小说里往往很多,墓人有很多故事,如果他愿意开口,当代的很多文学家,就不需要胡编乱造贻笑老百姓了。斗转星移,时代更替,守墓人连同那些墓园和几乎凝滞的时光,好像一并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了。只是在起伏叠嶂的山区墓园里,守墓人的身影像《聊斋》中的人物,悄无声息地穿过黎明的梦境…



8、收荒匠

(原来不是你想的酱紫!)

你以为的收荒匠是捡破烂的穷人吗?其实收荒匠经济处境都比较富裕,一般都修有楼房,装修得像收费公厕,这些不外露,他们永远是一副担子,穿着老土,奋力奔走在致富的康庄道路上。



9、流动照相

(美图秀秀在手,天下丑女难有。)

流动的照相师傅,从20世纪初就奔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让人们惊喜的相片可以送给挚友情人,留下时光的形象和证据。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流动照相的师傅,摄影技术都不怎么样,仅仅是能够按动快门而已。


10、电话总机

(衍生了客服美眉)


说到这个职业,想起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人物。手机、电话都有了,这个职业消失了

------------------------------------------

【民兵智库】定位于国家级的民间智库,展示战略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传播爱国知识菁英的真知灼见,旨在对“东西方战略”、“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前瞻性解读和智力支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