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论1

 太极元炁 2015-09-23


       脾胃论著书立说的 时代背景 金元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中原混战,兵连祸结,疾病流行,人民生活极不稳定。东垣观察到人民所患疾病,多由饮食失节,劳累过度所伤。死亡原因,一是,由于当时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中,战争,饥饿,寒暑,劳累,优恐,流离失所所造成的疾病;二是,一般儒医抱残守缺,执古不化,不能正确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硬搬治伤寒外感诸方以治内伤各症,重伤胃气造成诊断治疗上的错误。三是,东垣在老师【张元素】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加之本人脾胃久衰,精神不足等症的切身体验,专靠古方是不够用的,所以别开生面,创立新法,历时数载完成【脾胃论】这一不朽巨著,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为什么脾胃为后天之本
【原文1】经曰;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原文2】经曰;饮食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食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精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府精神明,流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原文3】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困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 原文4】穷于阴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著【内,外径】,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以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
【语译】观察阴阳的变化,研究生死的关键,所著【内,外经】全面讲到人类生命的延续,是以胃气为根本。因为人体接受饮食物质的营养赖以生活,所谓饮食物质的精气上注于肺的清气,运行于脉中的蒸津液化精微的营气,运化水谷营养于周身的运气,运行于脉外温肌肉充皮肤的卫气,贯心肺而行呼吸的宗气,都从胃气产生,是胃气的别称。


食物摄取的营养,从脾胃上滋于心肺,心主血脉以营运周身,肺汇百脉以吐故纳新,脾胃和,像春夏生长万物一样,和调五脏,润泽六腑,内滋血脉,外灌肌肤,脏腑表里都得到充分的营养,自然身健而多寿。

       脾胃论的中心思想
【 原文】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注解】脾胃阳气衰弱,元气不足,那么心火独盛无制。这种火,不是自身中的心阳,而是下焦离位的相火。这种火,起于下焦足少阴肾经,上行至胸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下焦离位的阴火上干成为包络之火,是贼害元气的,火与元气不两立,阴火盛则元气消弱,元气消弱则脾胃亏虚,水谷生化的清气下陷于肾,清气下陷,更是阴火得以上冲侵害脾胃。


脾胃学说,主张升阳益气,升阳足以御外,益气足以强中。由于阳气不足,谷气下流,营气不濡于经络,脏腑,往往导致阴火上僭。元气不足于阴火上僭的矛盾,元气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双方,既要甘温以益脾胃中元气,也要佐以甘寒泻阴火而安定心神。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治脾胃为本,这是东垣脾胃论立论的要点及中心思想。

       脾胃病的病因
1【原文】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2【原文】历观主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3【原文】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经曰;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4【原文】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精液,故亦从而病焉。
脾与胃的生理机能是对立的统一。饮食过度先伤胃,胃伤然后及于脾;劳倦过度先伤脾,脾伤然后即于胃。这是东垣论述脾胃病发病的一般规律。

      
1【原文】经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病从脾胃病生者之一也
语译;自然环境给人以呼吸的空气贵在清洁,顺之则安,逆之则害。卫外的阳气厌恶过度的烦扰,这是脾胃病所生的原因之一。
2【原文】经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
语译【1】;脾胃所化生的精微,和调五脏,润泽六腑,内滋血脉,外灌肌肤脏腑表里都得到充分的营养,自然身健而多寿。
语译【2】;阴精所奉,是地下精气上升于天,即春夏阳生阴长的气象;阳精所降,是天上阳气下降于地下,即秋冬阳杀阴藏的气象了。因此;气候高寒的地区,阴精上奉,阳气固密,故其人寿命较长;气候温热的地区,阳气下降,阳气常发泄,故其人寿命较短。这是脾胃病所生的原因之二

3【原文】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飱泻,肠澼,不一而起。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语译;脾气输精的作用,还要取决于少阳胆气的升浮,胆在脏腑中所取的作用,好比万物生长变化都是循着春气上升的自然规律一样。因此胆气条达,各脏腑机能自然沿着正常的生理运动和发展。

      4【原文】经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胃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为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灌。气或乘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脾胃病的主要症状 【 原文】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食入则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并有面黄,善 噫,腹胀满,泄泻,食不消。

   

       脾胃病的治疗法则


【原文1】【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原则上应用甘温之剂升其阳,补其中,佐甘寒以泻其火,借以解决火与元气之间的矛盾。


【原文2】是以检讨【素问】【难经】【皇帝真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元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症用药治之。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休故也。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维益脾胃之药为切。
抓住脾胃这一致病的主因,使其当升的阳气得升,当降的阴火能降,这是脾胃病的一般治则。
【原文3】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是心无疑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天晴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
【原文4】胃欲热饮,肠欲寒饮,虽好恶不同,春夏先治标,秋冬先治本。衣服寒无凄怆,署无出汗,热无灼灼,寒无凄凄,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此规矩法度,乃常道也,正理也,揆度也,当临事治宜,以反常合变也。
【原文5】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为身宝。治宜;滋以化源,补以甘温,泻宜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轻剂,同精导气,使复其本位。


东垣认为脾胃是心肺肝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心肺肝肾的升降浮沉的运动,多是以脾胃为枢纽,故脾胃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的病理状态。火与元气不两立,一升则一负,这是东垣立论的要点。在治则上,提出了要解决升阳与泻火的矛盾,首先以益元气为主的见解,元气旺,自然阳气升而阴火降,故创造甘温除热法,这是脾胃论全书内容的主要精神和治疗法则。
         
      脾胃病的预防
【 原文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 原文2】若夫顺四时之气,起居有时,以避寒署。饮食有节,及不暴喜怒以颐神志,常与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伤脾胃,真气下溜,或下泻而久不能生,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也。于此求之,则知履端之义矣。
【原文3】此说人之不避大寒伤形,大热伤气,四时节候变更之异气,及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生好恶,皆令元气不行,气化为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
           脾胃病的阴火是什么和产生的原因
【原文1】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原文2】 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烦而乱,病名曰悗。
语译;脾胃既已虚弱,脾胃中的阳气不足,不能生发输布营气与脏腑内外,营养周身。相反地,下焦离位的阴火侵侮脾胃,伤害脾胃生发的阳气,更是营气伏郁于下焦,不能供给各经的需要,以致血脉中的营气大亏,营气越亏,阴火越炽,阴火煎熬营血,导致营血和营气又日减亏少。况且心包络和心脏都是主血的,营血减少了,造成心脏缺乏血养,表现心中烦躁,焦虑不安,并名叫悗。脾胃论所指的阴火,系;由于饮食,劳倦失于调节致伤脾胃,脾胃中阳气下陷所导致肝肾的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干扰心包,所以为之阴火;手足厥阴经脉上下相连,故又称为包络之火。
【原文3】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之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智者也。如阴气附于上,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大凡脾胃不足,都是阴血受病,因为,中焦之所伤,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上出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脾胃是阴血的源泉。如果脾胃阳气不足而下陷,阴火便有余而上侵,所以九窍不通利,这是阴血失营的缘故。因为,阳气附于阴血之中,阴火旺,不但灼伤阴血,而且阳气失去阴血的依存。阳气不足,谷气下流,阴血更伤脾胃,上焦心肺的阳气不足,脾精不能充分输布,四肢百脉得不到营养,缺乏生发升腾的活动力。【重点部分】

        元气与相火
【原文】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注解;脾胃阳气衰弱,元气不足,那么心火独盛无制。这种火,不是自身中的心阳,而是下焦离位的相火,这种火,起于下焦足少阴肾经,上行至胸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下焦离位的阴火上干成为包络之火,是贼害元气的,火与元气不两立,阴火盛则元气消弱,元气消弱则脾胃亏虚,水谷生化的清气下陷于肾,清气下陷,更是阴火得以上冲侵害脾胃。 火与元气不两立,此火不是温养脾胃生长元气的【少火】。少火发源于命门,又名肾阳或【元阳,】这种火与元气是互相滋生的。至于肝肾离位的【阴火】即是生气的【少火】,变为【食气】的【壮火】,既助心火上盛,又损脾胃元气。阴火越升,元气越陷,谷气下流,这是产生脾胃病的主要原因。
【阳气依附于阴血之中,阴火旺,不但灼伤阴血,而且阳气失去阴血的依存。元气不足,谷气下流,阴火更伤脾胃,上焦心肺的阳道不行,脾精不能充分输布,四肢百脉得不到营养,缺乏生发升腾的活力。】
      以脏腑立论,也就脾胃论,流传最广了,补中益气汤这些药方,也确实很好。
张元素对他影响至深,李东桓的书,让我们知道了,应该怎么使用风药。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所以,无论轻疾重病,气机失常才能病,调升降出入是最基本的。
而化而变,变化相搏,风之来也。
用风药调整气机,升降出入,方向就不会错了。内、难、伤寒,都支持这一点。
肝,脾,胃,同居中焦,中焦为升降出入之枢,这个枢机,跟脾的关系不大。

中焦升降,主要靠肝,其次是胃,最后才轮到脾。

木曰敷合,木曰曲直。肝为将军之官。
升降主要在肝,风木将军全概括了,几乎不用多说。
胃为水谷之海,在中焦对气机升降有贡献,
从藏象,源自虚里,这个胃之大络,宗气所在,宗气上行息道,下注气街。
从经络,阳明胃经,里上表下,形成循环,当然能升降。
脾乃营之居。在中焦,如何体现升降?
从藏象看,从经络看,唯有它络胃,又是营之居,才有点点的升降之性。
那补中益气汤,补的中焦,益的是气,气之本在肺,所以,它的升的是肝。
         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可能源自内经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为水谷之海,胃之大络在虚里,胃与心直接相连,胃本身就是独立于脾的一个腑。
这句话,跟脾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关系。
明末李中梓根据这些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基本是一歪再歪。
一没分清楚脾胃,二没搞清楚气血。
写到这里,我就在想,
人可以七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刻不呼吸吧。这后天之本怎么能轮到脾呢。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临床应用意义 【原文1】夫饮食入胃, 阳气上升,精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盖土生于火,兼于脾为中泻火,主生化之源。假如是在长夏之令立此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主治】脾胃元气不足,阳气下陷,阴火上乘所值的,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脉迟缓,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组方】柴胡一两五钱,炙草,苍术,黄芪,羌活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各八钱,黄连五钱,石膏少许。
【方解】本方以柴胡为主,分量独重,以升阳气下陷;辅以人参,黄芪,苍术,炙草补脾胃;佐以石膏,黄连,黄芩泻阴火;唯恐柴胡一味升阳之力不足,加羌活,升麻以为辅。
【 原文2】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易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上出于阴分,未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语译】现在所订立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方剂中,有辛甘性温药的,不是单独用辛甘温药,又有甘苦大寒药;也不是单独用甘苦大寒药的。黄芩,黄连二药要用酒炒,制其过于苦寒,引药性上行于脑,又下行至于肝肾。运用辛甘升浮,甘苦沉降的用药法则,从阴的耦方到阳的奇方,从阳的奇方到阴的耦方,寓泻阴火于升发阳气之中;同时注重用风药如升,柴升俘,促使肝胆郁抑之气得到条达,像严冬之后必有阳春万木欣欣向荣一样,最后用甘温于升浮药内,使大发散于阳分,而运行气血,通利九窍。
     
【临床应用体会及注意事项】
【1】服药后禁忌;原文;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服;服药后,宜减食,以美食,忌话一二时及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宜忌冷水及凉水,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升也。宜温食及簿滋味以助阳气。
注;服药后,应保持心情舒畅,少吃生冷,酸,辣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清淡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2】根据五脏兼症加减用药;【兼症】如脉兼洪大,心热而烦,肌肤灼热,而如火燎,是心之脾胃病;
脉兼浮涩,精神少,短气,或气高而喘,咳嗽,皮肤不任风寒,是肺之脾胃病;
兼见玄脉,往来寒热,四肢满闷,胸胁痛,口苦舌干,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是肝之脾胃病;
脉兼沉细,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立地,骨乏无力,睾丸冷,哈欠,多尿,腰脊痛,是肾之脾胃病。
【3】根据时令季节加减用药;如长夏季节湿热重宜加重苍术,白术,茯苓,薏米仁,滑石等;秋燥,宜加养阴润燥之剂,如沙参,麦冬,生地等;冬季寒冷应减清热药物,加一些温阳散寒,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4】黄连,黄芩应酒制,【原文】甘苦大寒之剂,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使也,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
注;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黄连,黄芩二药大多苦寒燥湿,易伤脾胃,所以用药的关键在于酒制,治其过于苦寒,借酒气上升,引药性上行至于脑,又下行至于肝肾。因此疗效好坏,黄连,黄芩两种药物的炮制至关重要。
【5】剂量比例的掌握;【原文】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毫厘之失,则在害立生。
注;药物的剂量比例对疗效至关重要。经曰;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小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原方剂量比例在临证之中,应灵活掌握,原方中的柴胡升阳为主药,剂量达一两五钱,本人在临床试验用原方剂量治疗,结果有大部分患者反应服后牙痛,【以前无此症状】以后经过参考其他方剂剂量,经过探索,剂量改变如下;黄芪50克,人参6克,白术克20克,茯苓30克,苍术20克,升麻6克,柴胡10克,黄连8克,黄芩6克,羌活15克,炙草6克,石膏大多不用。根据症状,季节,病情轻重,体质强弱,随证加减变化,疗效大多数都比较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