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补润肺,温护脾胃——秋分节气养生提要

 qlxzwx 2015-09-23

秋分,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人把秋分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时节,地面上下的热气处于平衡状态;秋分过后,金气敛降、压力增加,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树叶渐黄,北半球白昼一天短过一天,黑夜一夜长过一夜。

此节气后重在养“收”、养阴。所有与升阳、散阳有关的情绪、运动、饮食、穿衣都应有所收敛、节制。要注意保暖,勿过食辛辣,当收敛神气,早卧晚起。秋分养阴,可适度平补

平补,就是吃一些性质平和,不寒不热,滋润养阴又不滋腻碍胃的食物,如藕、莲子、红枣、山药、银耳、枸杞、黑芝麻、核桃等。或者也可以在养阴的食物中加入温性的食材,中和滋阴食材的寒凉,以达到中正平和,既补阴津,又避免脾胃受寒凉损伤。

秋天,动物们都在增加皮下脂肪含量,为冬天御寒做准备。民间有立秋这天“贴秋膘”的习俗。为什么前几个节气中,我们都没有强调这件事情,主要是现代人饮食习惯和前人大不相同。夏天脾胃饱受寒湿之苦,况且整个夏天都在养长,阳气耗散在外,立秋时节,脾阳未复,中焦虚弱,消化功能差,根本经不起滋补的考验,所以之前的节气养生中,我们只是建议清补,喝点粥,吃些五谷、青菜就是最好的。

秋分节气过后,寒意渐浓,此时单纯依靠清补,我们的身体不足以抵御深秋的寒冷,加之经过前几个节气,金气不断敛降,把阳气潜伏入地下,人体的阳气也逐渐回归脏腑,脾胃渐觉充实,似乎又激活了吃货模式。

{平补首选老鸭汤}“秋风起,鸭子肥”,鸭子以雄者为良,老者为佳。鸭肉味甘咸,具滋阴养胃清肺补血之效,补虚而不燥热,适于治疗血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等症。老鸭同猪蹄煮食,能补气肥体;同糯米煮粥吃,有养胃补血生津之效。

{枸杞山药粥}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益肺生津,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品,亦是食品。并山药性平,不温不燥,不寒不热,而且纯补无泄,直接当食物吃身体一点不适的反应都没有,食枸杞山药粥,滋阴潜阳。

{平补阴阳吃枸杞}枸杞可补肾生精、养肝明目、消除疲劳、美白肌肤。入肝经,能补血,入肾经,能滋阴,是平补阴阳的好东西。30岁以下的人,多少岁每天就吃多少粒,年龄大的每次吃三四十粒即可。年轻人火力壮,最好用水煮,可让枸杞药性有沉降之力,能补到肝肾里,既补得踏实又不会上火。保暖or秋冻

这个时节,需要保暖,早晚添衣御寒,睡觉闭窗,盖好胸腹。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能提醒肌体开始收敛阳气,对于冬之收藏阳气有利,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经得起冻。

3个部位冻不得:

腰部不能冻,腰部着凉容易导致寒邪侵犯腰腹部,导致腰腹部的疼痛;

腹部不能冻,腹部属阴,脾为至阴,最不能受凉,受凉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日久脾胃受损;

后背部不能冻,后背受凉最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肺部,引起感冒、发热。

哪些人不宜秋冻?

(1)体质虚寒者最好不要秋冻;

(2)像体质较弱的儿童、容易感冒哮喘、慢体质偏寒的孩子都不适合“秋冻”;

(3)患病期间也不要秋冻;

(4)天气忽冷忽热的时候不宜秋冻。

所以该如何保暖,也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保护好腰腹部和后背,适时添置披肩和围巾,护好风池、风府和风门三大易受风寒侵袭的穴位,保护好肺气。

{秋凉腰痛简便保护法}

1,热敷腰部及大椎穴,委中穴,承山穴。最简单的用个暖水袋就行,每次十分钟;

2,黄酒温热后,涂于腰部及痛点,然后用暖水袋热敷;

3,艾灸,腰部酸沉无力,可先灸神阙穴,后灸腰部,每次时间20分钟。

润肺不忘温脾胃

秋分之后,天气燥盛。人体感伤燥气,易伤津液,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胸闷咳嗽诸症,此时需要生津润燥,但是不能忘记,同时还需温护脾胃。

苹果、梨子、松仁、甘蔗等养阴清火润肺之物及百合、蜂蜜、白木耳、广柑、白果、红枣、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皆可适时多吃。再者,可吃些白萝卜,生熟皆可,最有润肺清火利咽祛燥之功,且属当令食物。

我们都知道水也好、果汁也罢,首先需要胃来把液体温暖到与人体体温一致时,才能开展运化吸收,转化成人体的津液以润肺燥;润燥之品,如麦冬、百合、川贝、梨、石榴等,多偏凉性,久久服用,恐伤脾胃阳气,所以在畅饮秋梨汁、石榴汁、麦冬饮等甘润的饮品润燥时,不要忘记对脾胃的温暖照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饮品中加入姜汁,生姜温肺化饮,温脾胃的作用非常强。况且,深秋寒意不可小觑,需要生姜散寒气。

还可以采用外治的方法,温暖脾胃:

{食盐炒热温脾法}白露节气将至,秋凉渐浓,整个夏天,贪凉造成寒积脾胃,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g,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也可用肉桂粉,荜拨粉,高良姜粉各10g,装入纱布袋内,夜间置于脐上,能起到温脾胃,止吐泻之功。

{艾灸肚脐温补脾胃}很多脾胃虚寒的人腹部总是怕凉,一吃凉的东西就腹泻,而且总是消化不良。神阙穴,即肚脐,用艾条灸可以温补中焦脾胃,促进脾胃运化,改善腹部怕凉的症状。每日上午9-11时,艾灸15-20分钟。

怎样判断是否脾胃虚寒?饮食寒凉会出现胃部绞痛,或者用双手碰触腹部,温度偏凉,按上去发硬者,属于脾胃虚寒。收敛神气助失眠

收敛神气是为了避免燥热内生。晚睡熬夜、思虑过重、过食滋腻食物等都会导致燥热内生,从而产生一系列伤津的干燥症状。这与外感燥气的症状相同,如咽喉疼痛、口干舌燥、肺热咳嗽等,不同的此“上火”症状是内因影响导致的。所以在秋季,要尤其注重保持心情平和,以助睡眠。

{柏子安神粥}柏子仁半两洗净沥干,放入杵臼内捣为细泥备用,粳米二两洗净,入沙锅内,大火熬开,放入柏子仁,文火熬制一刻钟,少加盐,可食。功效:养心神,润肺燥,安魂魄,通肠腑。

{静神调息养心法}这是调养心脏的保健功。端坐位,挺胸收腹,下颌内收,将右手放于左胸的心前区,闭合双目,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慢慢地调节呼吸,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然后右手根据呼吸的速度顺时针地轻摩心脏,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按摩一圈,按摩36圈。有运行气血、养心安神的作用。

{百合水泡脚}睡前热水泡脚,极有敛阳之效。百合水泡脚治疗神经衰弱,取鲜百合100g,酸枣仁20g,远志15g。将鲜百合浸泡一夜,与酸枣仁,远志加水2000毫升煮沸,取汁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天睡前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可安神宁心,益气补中,对神经衰弱型失眠,多梦很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