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传·贤明》
关键词:进往遇害,不若身安 提要:于陵子终,有飞黄腾达的机会,有高车驷马,食于方丈之前的条件,但是他的妻子认为“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生于乱世,我们靠织履为生,左琴右书,日子过的非常快乐,何必去做官呢?后来于陵子饿死了,但是他“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淮南子·汜论训》)的高风亮节,受到世人称赞。
楚于陵子终之妻也。(这里说的是, 於陵子终妻子的故事。於陵子终即陈仲子。陈仲子名陈定,字子终,原先陈国人,后逃齐,改陈为田,又叫田仲。)楚王闻于陵子终贤,(德行之高即为贤。于陵子的兄长“禄万钟”,他以为得来不义,所以哥哥的饭他不吃,哥哥家的房子他不住,这就是所谓高洁。)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镒,往聘迎之。(高新聘请,古人亦如此。)于陵子终曰:“仆有箕帚之妾,请入与计之。”(自己不置可否,要回去与妻子商量商量。箕帚之妾的说法不是轻视妇女,而是当着他人之面,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你看人家拿着厚礼,来聘请我了,今天应聘,明天就有高车驷马可乘,吃饭时,前面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你看好不好呀?)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你靠编制麻鞋为生,不是劳动所得,我们不要。)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过着弹琴读书的生活,不是十分快乐吗!)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你去做官,乘坐高车驷马,其实不过只需要能够容得下膝盖大小的地方;你前面放着那么多的食物,其实只需要一块肉而已。)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你为了容膝之安,一块肉,而去替楚国忧愁,值得吗?况且眼前是乱世,你在这时候出来,恐怕生命难保了。)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谢绝了使者,没有答应,就逃走了,替人浇菜园子去了。“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1]传说“陈仲子……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2],后来就饿死了。陶渊明说:“至矣於陵,养气浩然。蔑彼结驷,甘此灌园。”[3]) 君子谓于陵妻为有德行。诗云:“愔愔良人,秩秩德音。”此之谓也。(这首诗见于《诗经.秦风.小戎》。“愔愔”和悦安舒的样子。良人,古人夫妻相称。“秩秩”聪明智慧。“德音”,指善言。意思是说,聪明人能听得进善言,于是两口子过着和悦安舒的生活。) 颂曰:于陵处楚,王使聘焉。入与妻谋,惧世乱烦,进往遇害,不若身安,左琴右书,为人灌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