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插花记 | 浮生

 汉青的马甲 2015-09-24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5:51 插花记 来自拾文化


草木女孩与花草的缘份深远,一般人不及。无论在哪里,总有草木花朵陪伴,至少心中有一块花草的专属领地,接触插花似乎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



我以为自己是草木女孩,记忆始就充满花香鸟鸣。我第一次插花是在六岁,那是刚刚读书记忆开始深刻的年纪。



放学回家的路上,见花开正艳的芍药花瓣,肥硕香气逼人,花粉黄得诱人,柱头水红水红。那是花开艳惊乡野的花朵,我本能地动了凡心,踏遍开花的土地,找寻属于自己的花朵。那是肥硕的花骨朵。那时就有天然的智慧,知道骨朵的花期更长一些,越肥花越大,当然也没有忘记搭配半开的花苞。




有了她们,隔天甚至当天就能见到花朵,闻到花香。拿回家,并不用水缸的水,而是取新鲜的井水。用长长的玻璃瓶插起,保留绿叶,放在书桌旁,一日能来看好多次。看看开合程度,数数花瓣,闻闻花香……直到花瓣彻底剥落,还不忍心清理残枝。她们与那些花开四野的植物一起,带着浓浓的乡野气息开败在我的记忆里。



那种温暖的记忆让我养成一个习惯,但凡落脚处,总见花草木。除了自己养的,就是遇见的。



草木如人,有性情风格气质。很多时候,我被她们吸引,沉醉不知归路,就忍痛弄几枝来,让她们一直陪着我。但凡此类花朵树叶,我定精心准备花器,心怀虔诚地请她们进入我为她们设定的空间。我以为这样的隆重可以消解自己采摘她们的罪过。也因此并不轻易摘花,只取真正走进我心里的花枝树叶。这类充满仪式感的花草,就相对弱化了插花的规则,只凭花材与我碰撞的灵感来完成作品。



我一般不使用市售的花朵枝叶,只选取日常,可以信手拈来的材料作为我的插花素材。比如路边的鲜花、枯枝,新鲜的小葱、水芹,发芽的洋葱,大蒜,生姜,土豆……就让她们的芽苗生长,放在粗陶,瓷器或者木器里,都是一款别致的小景致。



还有那些野地里的麦穗,青的黄的都好,只需一个简单的容器,也许是牛奶瓶,也许是喝完桂花酒的竹筒。稍微修剪出层次,就能呈现出最原始的乡野气息的美感。



若人有幸生活在深山,乡野,插花可以毫无必要,也可以走向殿堂。因为满眼皆花景枝叶,遍地是花枝树叶,均是插花素材,花材极为丰盛,丰盛的极致便是匮乏。



除了对花材的生活化,我对花器也有此要求。花器可以是小磨香油带有长颈的瓶子,饲喂鸡鸭的圆形陶皿,喝完酒的别致酒瓶,盛酒醋用的漂亮执形壶,或者一个瓷盘,一片老瓦……日常见到的很多器皿都可用来客串花器,只要你有发现她们的眼睛与审美,品味这东西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另外的一种属于带有鲜明个人记忆的插花。我珍惜别人送的礼物,尤其花朵树木。像前年在四川一偏远小镇收到的一把栀子花,从成都到云南又到河南,辗转几千里,我还是把她带回来了。如今她正摆我的案台,每每看到,都能想到那些渐渐远去的好时光……


插花的意义永远不在插的本身,也不在花材的选取,而是我们与花材器物的交流。正是这样的交流促成了插花这样的艺术。她可以高雅,也可以日常。她是可以因时因景因人因物变化的,这也是她持久的魅力之源,她的本质是人类和万物交流呈现出的一个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