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善恶之中生活。善,如同种子,要使之繁盛必广为播种,悉心呵护;恶,如同洪水,一夜之间便可泛滥成灾,必须高筑堤坝严防之。善者,心胸则像海洋般宽广,眼里识得破,肚里忍得过,任你击来的是暗箭还是巨石,都能让它永没于海底,而我依然波光荡漾。恶者,心胞窄得没有蚕丝般的细缝,透不过阳光,容不得沙粒,终日在阴暗角落里,煽阴风、点鬼火,闹的社会不得安宁,非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人之初,性本善。”人从呱呱坠地,懵懵懂懂,长大成家,做点事情,直到寿终正寝,转眼就是百年。在这期间,人生就像画面上傍着丛丛芦苇的岸边的一叶小舟,船上的人被名利牵,岸上的人牵名利船。于是,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而邪恶则穿行于充满欲望的路程,引导许多人跟着他走,善人恶人也随之纷纷登场。其间,嫉妒就象一个幽灵,在善恶之间徘徊,时刻视天察地,寻找缝隙,干着许许多多损人利己的事情,企图把高于自己的人打下去。
嫉妒是一种邪恶,一种见不得阳光的极其阴暗的心理。嫉妒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容不得任何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一旦发现别人在某一点比自己强,就会耿耿于怀,气得咬牙切齿,故而产生同性相嫉,角逐异性;同行相嫉,争夺利益;官场相嫉,争权夺位;情场相嫉,男争女斗;商场相嫉,相互倾轧。把一池清水变成了一团浑水。
嫉妒的动机也许不比虚伪更加卑劣,然而,嫉妒常常孕育着虚伪;嫉妒的行为可能不比奸诈更加无耻,然而,嫉妒往往纵容了奸诈。嫉妒引起的争斗总是使双方受害。有人说,就折磨人的程度而言,嫉妒心为最,占有欲次之,匮乏反而最小。因而它是罪恶的土壤,幸福的死敌,它与恶只有一步之遥。
那么,我们遇到了嫉妒怎么办呢?这里不妨开两剂药方:一剂送给嫉妒者;一剂送给被嫉妒者。 给嫉妒者开的药方是:奉劝嫉妒者要加强修炼,使自己拥有“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境,有一种安祥、散淡、从容的心理。对人对事要与人为善,不要四处树敌,如果你老是嫉妒四周,你便易生仇恨,易生杂病,易生无聊,易慌易乱,易恶易毒。无嫉是一种境界,愿你心中无嫉妒,灿灿烂烂。
给被嫉妒者开的药方是四个字、两句话,即“豁达、宽容”。何为豁达?就是拒绝悲哀,远离烦恼。何为宽容?就是胸怀博大,能容能忍。古语说:“将军额头跑战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圣经上也说:“忍耐体现聪慧,宽厚才是光荣”,随缘穿衣吃饭,切实做事为人,不与“小人”争高低。名人赵忠祥说得好:“对一件人为造成的不愉快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象挨了一鞭子的马,一个劲地向前跑”。“至于小丑一样的恶人恶事,相信他自会有报应。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类啊,让我们远离恶,多行善;远离嫉妒,多些宽容,让生活充满阳光,让社会更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