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流拍卖公司拍出高价后,磁州窑剔刻花纹瓷器就成了危险品种,仿制品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好在我们这件瓷器买进的时间,嘉德、瀚海等公司还在靠港商捧场,保利、匡时等还没有成立。从实践情况看,这类瓷器完整器很难找到,我们买进时就是断了脖子的。
 当磁州窑系的剔刻花纹瓷器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该壶的主题纹饰是莲花鱼乐图,一条鱼用嘴拱着莲花的腰,莲花怕痒似的往一边躲,一片快乐景象。八大山人有一幅莲花鱼乐图,陈叔通写了跋文,诠注怎样欣赏莲花鱼乐图。莲花鱼乐图属于庄老道家思想体系,崇尚“自然无为”。
 另一面的主题纹饰是莲花图,三支莲花左顾右盼,挠首弄姿,争奇斗艳,就像一群少女。崇尚“自然无为”是这类纹饰的作画思路,凡刻意为之者,应该怀疑其为赝品。

磁州窑白地剔花:在坯体上施白色化妆土,用工具划出花纹轮廓,再将轮廓之外的化妆土剔掉,露出胎地,施透明釉烧成。

有三个细节值得注意。第一,用工具划出的线条,以刀代笔,有入有出,自然流畅。很多人把这种刀法解释为技艺娴熟。我们认为还不止这些,应该还包括庄老道家思想的“自然无为”。
 第二个细节是按鉴定界惯例,灰胎中有黑点者为真品,无黑点者为新仿。磁州窑系的瓷器用的是大青土,这些细黑点也许是大青土的特征。另外一种鉴定界观点是,看剔花的边缘,有剥离者为真品,极光滑者为新仿。剔花时,剔刀走向有三种可能:(1)顺着轮廓线走刀;(2)垂直轮廓线向花纹处走刀;(3)垂直轮廓线向空白处走刀。只有第二种走刀方向(即垂直轮廓线向花纹处走刀)才容易产生将花纹误剔、产生剥离的情况。这个鉴定点需要进一步考察。
 第三个细节是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缩釉及缩化妆土情况。有化妆土及釉处,烧出来的是白色,缩釉及缩化妆土处,烧出来的是黄色,于是作品就有一种斑斑驳驳的古画效果。我们认为,这可能与素胎表面含有油性物质有关,这种草率工艺也许与年代有关,也许与窑口有关。
 这类瓷器通常是出土瓷器,土咬比较明显,较难清理。涂釉工艺是浸釉工艺,圈足有五指抓痕,可以模拟复位手指位置。这件瓷器是右手抓捏。
参考资料:
一、八大山人莲花鱼乐图

该画有陈叔通跋文,很好地诠注了怎样欣赏莲花鱼乐图:
庄子与惠子观鱼濠上。曰:鱼乐乎?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必有知鱼之乐者,而後可以画鱼。张舜宾执顾恺之论画第,未视禽鱼不知曹不兴误墨成蝇,已为孙权所弹,顾画鱼不若误墨耳。稽古独未闻至唐末袁峨者,画鱼穷其变态,得噞喁逰泳之状,非砧几所撰者,赵宋则籍甚矣。然名家钱舜举所选者三人,范癞子其一也。今观八大此图,其泛泳在石丛下,出入向背,殊形无依,宛然见诸水渚中,虽水空逰摇可手摘,盖真知鱼之乐者!六法谓气运生动,八大山人既得之鱼矣。羁史言有贾画於韩熙载,其邻得之鬻诸釜,云浪勃发,恍惚有二物穿屋飞去,验之则吴淮所画龙也。试以是图效之,必跳跃出釜矣。何则物画神鱼龙类也。未上龙门路,聊戏莲花池。独浪莲香动,乘叶影披,相忘自有东,庄惠岂能知。陈叔通识。
我们觉得陈叔通的解释反了,八大山人画的正解应该是“莲花鱼不乐图”。画中的几支莲花,支支活力四射;而那条鱼死气沉沉、迟迟缓缓地游往池底;莲花非常快乐,而鱼非常不快乐,形成强烈对比。典故来自庄子,但是八大山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管怎么说,陈叔通乃饱读诗书之人,能够由画想到庄子之典故,已经是高人。
二、拍卖公司的磁州窑剔刻花瓷器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香港2013春季拍卖会,著录:Sotheby’s,London,10th Nov.2004,Lot 520。估价:HKD 200,000-300,000;成交价 HKD 1,035,000(RMB 830,070)。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9秋季拍卖会。估价:RMB 650,000-850,000;成交价RMB 728,000。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2013年春季拍卖会。估价:HKD 1,200,000-2,200,000,成交价:HKD 1,380,000(RMB1,106,760)。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2013年香港秋季拍卖会。估价:HKD 1,000,000-2,000,000,流拍。保利香港把这种菱形开光的装饰技法,定为北宋。这个断代可能有些提前了,还是判断为元代更为妥当。顺便说一句,主流拍卖公司上拍的磁州窑系白地剔花瓷器数量不多,其中还存在现代仿品。一旦真品出现,往往价格高于清三代官窑普品。我们猜测,这可能是藏家的眼力要好于拍卖公司的眼力。
三、磁州窑出土瓷片
 从几大古玩论坛情况看,玩瓷片的眼力要好于玩整器的。有人在论坛上感叹,磁州窑瓷片难求,整器易得啊!
 这是邯郸出土的瓷片,照片来自某著名古玩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