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云豹

 爱幻想的云 2015-09-24

台湾云豹,属于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也是台湾岛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而身体两侧的深色的云纹正是很好的伪装。因此,它们在丛林里生活,很不容易被人发现。

台湾云豹 简介

     台湾云豹

尽管自80年代中期起,便无人再亲眼看到野生台湾云豹的踪迹,然而,它一直被视为是最珍贵的野生动物,甚至属于台湾原住民之一支的鲁凯族好茶部落,还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台湾云豹变来的。台湾云豹原为栖息在中低海拔阔叶林间的大型猫科动物,在土地被大量开发之后,台湾云豹被迫迁往高山,最后的栖息地是玉山和大武山。

台湾云豹又叫乌云豹、荷叶豹、龟纹豹。虽名为云豹,但和真正的豹并没有关系,习性介于老虎和猫之间。 台湾云豹的体格大小介于豹和较小型的猫科动物之间,从头部到臀部仅仅90多厘米,尾巴长75厘米左右;体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过30公斤。它的个儿比金钱豹和雪豹都要小。
  

台湾云豹 起源研究

    

考古学者在距今3000多年的台湾卑南遗址当中,曾经发现过3件陪葬用的人兽形玦。在全世界的考古发掘中,这种人兽形玦只有在台湾出现过。而在人兽形玦上面,正可以找到类似云豹的图腾。

台湾云豹台湾云豹第一次被列入科学文献的记载中是在1862年,是由第一个踏上台湾的西方国家官员史温侯(Robert Swinhoe,当时在英国驻打狗领事馆工作)所记载下来的。在那一年,史温侯于英国的《伦敦动物学会集刊(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简写为PZS)》上,发表了〈福尔摩沙岛上的哺乳动物(On the Mammal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台湾猕猴、台湾黑熊、台湾石虎、台湾云豹等哺乳动物,这也是这些动物第一次见诸于正式科学文献的纪录(Hall 1999)。


披云豹皮的原住民青年,可能是鲁凯族(1900年左右)然而,从1862年到现在的140几年来,虽然台湾的原住民陆续一直有人宣称看到云豹,却从来没有研究者真正看过台湾云豹的活体、甚至是活体照片,因此也无法确定原住 民所看到的,就是台湾云豹(钟丽华 2004)。以台湾的动物园所豢养的云豹而言,目前有纪录可查的虽然有15只,但都不是台湾云豹,而是从别的国家进口的“苏门达腊亚种”或其他亚种(台北市立动物园 2004;台湾原图集邮世界 nd)。

台湾云豹目前台湾唯一能见到的台湾云豹,是收藏于国立台湾博物馆内的一只标本,这是日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国立台湾博物馆 2003;台湾原图集邮世界 nd)。而台湾最后一笔野外云豹的资料,则是出现在1983年。当时东海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的研究员张万福,在一个原住民猎人的陷阱中发现了一只已死亡的幼豹(钟丽华 2004)。1987年2月,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请美国猫科专家罗宾维兹博士亲临台湾的大武山察视。罗宾维兹的结论是台湾尚有几处环境尚属完整、而和泰国云豹出没地区之栖息环境相似的地方,有可能还存在著云豹(彭明敏文教基金会 1998)。

从2001年开始,为了对台湾云豹做更准确的纪录,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和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开始分别在南部的大武山和中部的山区,在600个以上的观察点装设了自动照相机,想要对台湾云豹进行观察记录。该计划延续了将近3年,却始终不见台湾云豹的踪影。学者认为,台湾云豹可能已经绝种,即便没有绝种,恐怕也难以繁衍下去了(钟丽华 2004)。

台湾云豹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云豹属

台湾云豹 外型特征

     台湾云豹云豹

身长60-100厘米;尾长50-90厘米,几与头胭等长,与豹尾长度相差无几;重量16-23公斤。全身黄褐色;额头至肩部有数条黑色纵带,颈侧及体侧具有大块云黑斑。身上斑点每只各异,颈部斑点细长,腹部两侧大斑向后,围轮廓深厚而向前者淡细,中间部面积大,并杂以粽黄及少许黑毛,远望如朵云故名云豹。四腿处斑点往下逐渐缩小,尾部上下均有斑点。

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而身体两侧的深色的云纹正是很好的伪装。因此,它们在丛林里生活,很不容易被人发现。清代《福建通志》描述台湾云豹为“色黄而间以黑色”。

台湾云豹 捕猎食物

    

肉食性动物,会捕食树上的猴子、松鼠及鸟类等中小动物,亦会潜伏于树上,俟羌、鹿等猎物自下面经过时飞扑而下咬其颈部致死而食。由于它的攀附技术非同寻常,常以一种优雅又惊险的动作捕食动物,比如它能以后腿攀住树木像荡秋千般摇晃,偷袭由地面走的鹿和野猪。它的手爪宽厚、有力,拍打猎物异常管用,而犬齿特别长,用来撕碎到口的食物。[1]

台湾云豹 分布范围

    

云豹属大型猫科动物,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南,经缅甸以至中国大陆秦岭以南、广东、福建地区。[1]曾经分布在台湾东部和南部山区,近年来只有玉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及玉山国家公园的梓仙溪地区,分别在1990年及1996年有发现疑似云豹足迹的纪录。 

台湾云豹 生活习性

    

云豹是晨昏活动频繁而偏夜行性的动物,常单独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或断崖的岩石下面,到夜晚才现身伏击行径上的动物。但它并非完全是树栖性,也常在地上行走或是扑追动物。可能的栖地为原始或次生阔叶林、混合林或针叶林。

台湾云豹 灭绝原因

     台湾云豹在1940年以前尚有几千只左右,但由于台湾地区的人自私地发现云豹的毛皮美观大方,毛质柔软并富有光泽,是制作皮衣的上等原料,当时欧美的一些人也非常喜欢用云豹的皮毛做的皮衣。云豹的骨头也被人当做中药材。台湾云豹因此遭到了灭顶之灾,被大量捕杀,此时正是台湾现代工业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森林被大量砍伐,云豹失去了家园,终日食不果腹,许多最终被饿死了,有些饥不择食的云豹是被一些放有毒药的家禽毒死的。

由于大量捕杀等原因,台湾云豹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尽管台湾地区政府在很早以前就对云豹加以保护,但仍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屡屡盗捕云豹。到了60年代后期,有专家统计台湾野生云豹不足十只了。可是那些不法分子仍继续捕杀云豹。1972年最后一个台湾云豹倒在了不法分子黑洞洞的枪口之下。遗憾的是,从此人们只能在图片中欣赏美丽的台湾云豹了,台湾云豹永远离开了我们。

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