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军(5)

 鸽子飞吧 2015-09-24
湘军(5)
1851年,咸丰元年 

 

5

     1847年,江忠源奉派来到浙江。秀水县正遭天灾,赈灾的任务,落到了他的头上,于是他担负起了治理一县的重任。

    江忠源很快就发现,饥荒严重地威胁着秀水的百姓。为了挽救这场灾难,他只能伸手向豪富要钱,拿银子来周济灾民。但他是个朝廷命官,不能干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勾当。他只能冠冕堂皇地宣称自己要拜祭城隍神,邀集所有的豪绅募捐救灾。捐了钱的,发一块“乐善好施”匾,以示表彰。不捐钱的,发一块“为富不仁”匾,规定要挂在宅门上,不许摘下,还责成地保巡视。

    富豪们害怕家门口挂上必被千夫所指的匾额,几天里,纷纷认捐,县衙收到了十万两银子的捐款。江忠源亲自查核饥民户口,分发银两。规定下属五天汇报一次,严加核查,以防贫污。他的举措,受到百姓的拥戴。

    赈灾告一段落,江忠源又小试武功,抓捕了十多名巨盗,社会治安稳定下来。巡抚吴文镕是个江苏人,但他把这个湖南来的小官看作国士,加以礼遇,并将他补授丽水知县,派他去治理连年决口的海塘。

    文宗即位以后,曾国藩应诏推荐人才,江忠源的名字,就在推荐名单之列。朝廷决定,将这个干才送部引见。

    但是,江忠源的父亲正在这时去世,江忠源不得不回到新宁的杨溪村,为父亲守丧。

    1849年11月的一个夜晚,长沙下河街码头,停泊着许多渔船,上面灯火闪烁。渔船中夹着一艘官船,载着从水路赶往家乡的江忠源。

    江忠源听到有人叫他,抬头一看,发现少年时代的同乡挚友刘长佑,身着青衫,头戴席帽,站在他的跟前。

    刘长佑比江忠源年幼六岁,十一年来,一直在岳麓书院求学,师从丁善庆。他的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名叫刘坤一。这个十九岁的小伙子辈份很高,是刘长佑的族叔。

    江忠源对于这叔侄二人的突然出现,颇为惊讶。询问之下,才知道刘坤一昼夜兼程,在今天赶到长沙,带来刘长佑父亲逝世的噩耗。同时,他还告诉刘长佑,李沅发的起义军在攻打新宁县城。

    刘长佑固然感到了丧父之痛,但李沅发攻打新宁县城一事,也令他耿耿于怀。他立刻领着刘坤一,来找密友江忠源。这三个老乡在长沙聚首,纯属偶然。有谁会想到,此刻在长沙下河街码头碰头的这三个新宁人,都将成为大名鼎鼎的湘军大帅?

    三个新宁人商议一阵,连夜弃船骑马,奔赴家乡。

    他们商议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回家奔丧,第二件就是招募乡勇去打仗。

    宝庆这个地方,素有尚武的传统,因此,就连这里的书生,也是颇有胆识,文武兼备。

    刘长佑是大商人的儿子,他的父亲靠经营本地的木材和其他土产发家,富甲一方。刘长佑生长在这样一个富裕温馨的家庭里,在时事动乱时,却仍然愿意投笔从戎。

    三个新宁人到家之后,招募了二千多名乡勇,向李沅发的起义军发起攻击。李沅发的起义部队,不久就被镇压下去。

    江忠源此后一直呆在新宁老家。因此,1851年太平军起义时,江忠源所在的位置,就在距离洪秀全起义军不远的新宁。

    江忠源当时的处境,决定了他能够很方便地把湖南的乡勇带出省界,带到战火纷飞的广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