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读大学很烧钱?来看看这10个原因!

 真友书屋 2015-09-24

相较以往,大学文凭现已成为一个人找到工作、养家糊口、为将来打拼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大学教育的总花费——包括学费、杂费、食宿费和书本费——飙升速度已非一般美国家庭所能承受。研究表明,自1978年至2012年,美国高等院校学杂费涨幅为1120%,而同期医疗费用涨幅为601%,食品价格涨幅为244%。


大学费用高得如此离谱,究竟原因何在?是政府大幅削减了高等教育经费?是学校为了招揽生源修建了奢华的体育场和宿舍?还是大学费用如此之高,其实准确反映了其市场价值?


下面我们将列举读大学烧钱的10个原因,以此来揭示谜团,向大家呈现大学费用的惊人缘由。首先就是富丽堂皇的宿舍楼。



10. 学校?还是城堡?




步入当代大学校园,如同漫步在一个豪华的度假胜地,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学生宿舍。苏联式的混凝土建筑和杂物间已成为过去,如今的学生宿舍(请称之为“豪华公寓”,谢谢)建筑精美并且融合了套间设计,有公共自习室和浴室。公寓内还设有氛围轻松的公共空间和通宵营业的咖啡馆,同时实现WiFi全面覆盖。


接下来是食物。如果你是2000年之前毕业的,那时的你或许就靠常温的披萨、汉堡、软塌塌的蔬菜沙拉棒过活,幸运的话,也许还能有个自助冰酸奶机。而如今大学校园里的餐饮设施根本不像学校食堂,反而更像是时下流行的健康概念餐厅。这些餐厅购买当地的新鲜食材,提供素食(甚至是纯素食)餐品,并有可口的特色国际化饮食。在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学生们每周一晚上可以在椰汁鸡肉咖喱饭和绿豆茄汁塔吉锅中任选一个作为晚餐。(译者注:塔吉锅,tagine,由北非摩洛哥传入美国的一种食物。)


学校还有一些其他的昂贵设施,如专业级的运动健身器材——为了吸引没有瑜伽课的学生,网络设备齐全的演讲厅和拥有国家先进水平的实验室。而这一切价格高昂的设施,由谁来买单呢?可不就是你咯!



9. 行政机构臃肿




21世纪的大学教育不再仅是参加课程,然后获得学位那么简单。如今的大学是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教育服务体验,从广泛的就业指导到心理咨询,再到校园安全教育,应有尽有。这些附加教育使学生受益良多,但也意味着学校需要支付薪酬给相关员工。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雇佣更多的院长和副院长负责学生事务和教学研究,需要更多的招生人员来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外联和营销人员来塑造学校公众形象。回顾1987年,学校聘用的终身教授和管理人员数量相当,到了2008年,大部分高校聘用的管理人员数量已是全职教师的两倍。


如果高校想要减少开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削减全职教员,增加教师助理或兼职教授。虽说兼职教师确实酬劳很低——一般只有课时费,不包含医疗保险和其他福利——但一些教师和学生担心教育质量会大打折扣。可只要学生和家长希望接受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体验,那势必要有所付出,否则学费只会越来越高。



8. 大学排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 )每年公布的最新大学排名在业内享有很高的权威性。倘若一所高校在该排行榜中名次上升,那么申请该学校的人数就会大幅度上升,这就意味着学校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比如录取SAT成绩较高的学生、减少助学金投入转而改善硬件设施等等。而这些因素又会成为提高学校排名的巨大优势,使得学校在下一年的名次更上一层楼。


问题在于许多高校校长过于看中排名,甚至不惜钻空子以争取一个好的排名。如果学校增加在学生身上的投入,能获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青睐,使得排名上升,那么学校投资2亿美元建造一座获得LEED认证(审校注:LEED,美国民间绿色建筑认证奖项)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也就无可非议了。这样一来,必然要有人为此买单,学费也就只能不断增加了。虽然这可能会将一些学生拒之门外,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被学校的高排名所吸引。


为了降低传统大学排名的负面影响,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提出了另外一个评级体系,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该体系的主要衡量标准为“多少学生能获得联邦助学金、学生是否上得起大学以及毕业后收入多少”。新的体系尚未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可以预见该体系有望达到甚至超过《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权威度和公信力。



7. 声名之争




对于《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精英学校来说,其优秀水平及特有魅力已经深深印刻在美国人的心中,人们内心对这些院校充满了憧憬,这时候价格已经不再重要了。在美国大多数高中尖子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父母)看来,加入长青藤联盟所带来的荣耀远远要比所需的“额外费用”重要。事实上,这所谓的“额外费用”反而会为这份荣耀增色添彩。


除了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之外,声望高的学校往往还意味着未来能有更多的收入。一些长期研究表明,精英名校的毕业生往往比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拥有更高的收入。其中一项研究追踪调查1980年某高中毕业生的发展轨迹,发现名校毕业生比其他高校毕业生的收入高出20%。


这就形成了“成王败寇”的高校录取文化。所有人都在苦苦追寻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因而学生和家长往往会为了一张名校文凭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背负高额的债务。顶尖高校越来越富有,学生水平也越来越高,而由于没有市场压力,各大顶尖高校也不会主动让步,做出提高学校效率、减免学费等举措。真是名校既出,谁与争锋!



6. 政府资助减少




除开助学金和奖学金,各州政府会给公立学校提供补贴,以保障更多的公民负担得起学费。但随着经济大衰退的到来,这些教育补贴也逐渐减少。在全国50个州中,48个州为了控制预算赤字减少了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从2007年到2012年,其中15个州提供给全日制大学生的政府补贴减少了30%。例如,2012年,华盛顿州的大学教育资金投入只占35%,而2008年为66%。


当教育资金枯竭,学校就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通过削减教师人数、减少招生名额或者淘汰一些学生喜爱的公共设施来降低成本,或者是提高学费来弥补差额。回顾1987年,美国大学的收入当中只有23%来自学费,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至少翻了一倍。



5. 科研经费高昂




教授课题研究是提升学校威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可以成为国家甚至国际头条新闻,吸引潜在学生和家长的注意。虽然大部分科研经费来自公共部门补贴,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国家卫生研究院,但是高校仍然需要用钱来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科研人员。


事实上,一项优质研究的成本是一把双刃甚至三刃剑(专利未决)。首先,学院需要支付奖金来吸引和留住顶尖研究人员。其次,研究工作通常需要设备升级或者购买昂贵的设备,而这些不一定包含在补助资金当中。最后,专注科研的教师,实际花费在本科生教育中的时间还不足三分之一。这就让家长有了疑问:孩子的学费当中,有多少用来补贴了与孩子教育无关的科学研究?



4. 教育行业无效率提升




1984年,苹果麦金塔电脑(Apple Macintosh)售价为2495美元, 相当于2014年的5000多美元。而现在,一台更强大、更美观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售价仅为999美元。这见证了过去的30年间,科技发展大大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高校教学效率的提升。1984年,一名大学生选5门课,需要5位教授、2位教学助理及少数几个行政辅助人员。而在2014年,同一位学生在同一所大学依然需要5位教授及2位助教,但需要配备更多的行政工作人员。教学仍然是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唯一改变的就是教职员工的工资。


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成本病”(cost disease)。这一术语由经济学家威廉·鲍默尔(William Baumol)提出,用来解释为何与其它物品和服务相比,教育成本增长得更快。具体原理如下:


  •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率提升,公司赚得钱更多,促使工人的工资增加。

  • 而教育等部门是“停滞的”,即在生产率上没有任何的提升。

  • 但是整个经济体的薪酬增加之后,大学也需要提高教职员工的薪酬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

  • 因此,大学支付给教职员工的薪酬增加,但生产率并未提高。

  • 这就意味着相比其它生产率持续提高的部门,教育的价格增长得更快。



3. 技术升级费用昂贵




此原因与上述第4点相同:即使大学在技术设施方面投入了很多,学校的生产率基本上还是保持不变。


举个例子,将大学生培养成高科技人才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学生需要在学校接触到最新的科技: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采用先进算法的工作站、与全球学生及教师交流的视频会议组件等等。这些技术不仅需要昂贵的设备,还需要电脑技术人员来进行安装和维护。


虽然这些投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但仍然没有提高教学的效率。相较以往,教育同样的学生,学校反而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低成本的网络教学得以兴起,尤其是慕课(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出现,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可以免费获取所有的大学教学视频。



2. 管理失调




高等院校通常设有若干分校,下设许多院系,还有投资数百万美元建造的体育项目、学生服务处、研究部门等。你能想象如何管理一座如此庞大的现代化学府吗?


美国高校一般采用共同管理模式,各院系都有各自的院长和系主任,与学校的教务长、校长和董事会相互协作,共同管理。但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不同,董事会可能想叫停一个昂贵的项目,但教师和教务长认为该项目对科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吸引资金;教师可能想减少昂贵的体育项目开支,但校长却指望着那些钟情足球队的校友能够为母校捐款,结果什么都没有削减。


当提及学费危机,那些负责人却若无其事。据一份2012年美国高等院校管理董事会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报告显示,大多数董事会成员(55%)承认,大学费用越来越昂贵,但62%的董事会成员认为,他们自己的院校价格还算合理。噢!真讽刺!



1. 大学费用没有你所想的高昂




信不信由你,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高等教育不存在可负担能力危机。首先,让我们来定义“可负担能力”这个词,严格来说,如果你付完学杂费,所剩的钱足以支付其他开支,那么大学费用是负担得起的。


让我们看下学费净价,即扣除奖学金、助学金和学费优惠后学生实际支付的金额,这实际上比大学网页上的学费标价要低很多。如果你观察一下一间四年制公立大学分别在1990-1992年和2003-2005年这两个时期内一年的学费净价,你会发现这期间学费上涨了37%。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金额很小:仅仅从1529美元涨到了2089美元,涨幅很温和。


现在让我们看看同期家庭收入的增长。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收入高于四成美国家庭),收入从41072美元上升到44834美元,仅增长了9%。如此看来,像是发生了“可负担能力危机”:大学费用增长37%,远远超过家庭收入增长的9%。但如果你用可负担能力公式计算,会得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


在1990-1992年间,一个家庭支付大学费用后,能有39543美元的剩余。而2003-2005年间,他们有42754美元的剩余。按可负担能力的标准,收入的“小幅增长”远远超过大学费用看似急剧的增长。


好吧,但哪有学费净价只有每年2000美元的大学呢?令人惊讶的是,2011-2012年间公立大学平均净价真得仅为2490美元,不含食宿。(私立学校平均净价为13000美元)这样说来,其实大学也许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作者:戴夫·鲁斯(Dave Roo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