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城孔庙状元桥老照片 承载半个世纪青春记忆(剑川)

 丰城往事 2015-09-25
 
 ---甘济湘老先生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徐焘

 

 

近日,笔者为了搜访孔庙状元桥资料,专程采访了回乡省亲的原文化馆党支部书记甘济湘老先生。甘老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群青年站立在丰城孔庙状元桥上合影的情景,这是讫今为止笔者唯一见到的孔庙状元桥原貌照片。此桥纵跨泮池,单孔,跨度不是很大,两侧均有护栏,桥头似为明代“兴贤”、“育才”坊之一,双冲天柱,单门。桥北侧即大成殿露台,桥西侧为孔庙围墙“万仞宫墙”及“礼门”、“义路”。那么,这张老照片后面又有什么故事呢?为此,甘老先生深情地述说起半个世纪前的难忘一幕。

1957年2月,我国推出了教育改革,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不再由县政府分配工作。国家提出了“一颗红心,两种打算”的口号,鼓励初高中毕业生升学或自谋职业。

当时的江西省和南昌市政府(当时丰城还归南昌专区管辖,次年划归宜春专区)都非常重视,省委书记刘俊秀亲自率省宣传部部长到丰中作报告,宣传教育改革政策,丰城县委书记陆明及南昌专区宣传部部长也作了相关报告。刘俊秀书记还的讲诉了他的亲身经历革命故事,来激励同学们勇于破除旧有思想,打开一个全新的人生局面。为了平稳落实政策,安定临毕业学生情绪,县里于6月份由宣传部联合教育部门组成工作组,在丰城中学蹲点,工作组主要任务是通过党、团组织做好教师、学生思想工作,防止学生产生不稳定情绪。

当时丰中教学质量在附近县市声誉很高,高三年级一、二两个毕业班共108名学生,除本地生源外,还有南昌、清江(樟树)、铜鼓和万载等地的学生。通过小组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考生情绪稳定,认真准备迎考。在高考之前,工作组和校方希望两个班级中的党团员能起带头作用,并于6月16日组织即将毕业的应届考生中的团干在丰中状元桥上合影,鼓励同学们要继承丰城优良传统,勇于面对现实,积极应考,把丰城文化发扬光大,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当年高考果传捷报,108名毕业生共有54人被录取,一半学生“金榜题名”,成就了一段“状元桥上状元游”的佳话。

 

附:甘老从照片上能回忆出的人有:校长亚南,原姓刘,解放前参加学潮并成为地下党员,后任宜春专区教育局局长。曾德生,曾获省运动会标枪冠军,退伍后曾任地委办主任。史适米,时为党员,后为江西机械厂高级工程师。戴金泉,后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范任涛,抗日名将淘沙范荩之子。涂兰芳:一班团委书记。吴舒康、胡治中,去向不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