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外婆的若干个记忆碎片

 昵称535749 2015-09-25

2015-09-24 20:01 | 豆瓣:Zitsunari

1

外婆属猪,脾气却像牛。一倔到底,谁也拉不回。

2

这样的性格,在同事中间是不讨好的,哪怕对领导也照样顶撞。据说当年文革时学校里开大会,她嘴上认错,从来都是怒目而视。人家说,刘老师,你真当是牛脾气!

3

到后来,甚至很多人弄错了外婆的姓,管她叫牛老师。

4

那些事情我当然没有亲眼见过。从我认识外婆起,她就是个老太太了,没有工作,尽管别人都叫她老师。

你以前教什么课?我一边拿玩具手枪瞄准积木,一边问她。

语文喽,其它课么有时候也教的,数学,体育这种。外婆在看电视里放的越剧。

音乐教不教?简谱你会不会的?

音乐倒是不大教,我五音不全啊。

哦。我按下扳机,积木应声溃散。

5

有个小青年,名字叫来发,到一家纺织厂做学徒工。一天老板喊他:来发来发,棉纱线拿来。啥棉纱线拿来?蓝棉纱线拿来。啥蓝棉纱线拿来?细蓝棉纱线拿来。不拿,不拿!

那天后来,外婆给我讲了这个她年轻时听过的故事。

这故事,得用方言唱出来:2424,35712。535712?235712。5235712?7235712。41,41!

还没唱到最后,外婆自己大笑不止,差点从方凳上摔下来。

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她这样开怀地笑。我想,她大概有很多年没有跟人讲起这个故事了。

6

那时候旧城改造,外婆外公的教师宿舍拆迁,于是在我家住了六年。我的童年里大部分日子都是跟他们一起度过的。但是很奇怪,能回忆起来的事情并不多。对那时的我来说,他们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7

他们自己住在一个单独的房间。我有时候会走过去,可是对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来说,那个房间里没有什么可玩的。我最多是蹲在方凳上,翻一翻他们的写字台抽屉。

里面是各种报纸,信件,通讯录,校史,县志……

县志是什么?

就是介绍外公外婆老家的。

老家是什么?

老家就是,我同你外公都生在那里,长在那里,我们是后来才从那个地方来到杭州的。老家虽然是乡下,但很好的,现在那里还有很多亲戚,对我们很热情,每次过年过节都寄茶叶来,还有香菇。你想不想去看看?要是想去的话,下次我们回老家带你一起?

不想,我说。

8

外婆对我一般是说杭州话的。只是她的杭州话有点怪,和别人的不一样。

她和外公彼此之间会说一种奇怪的语言。嘀嘀嘟嘟,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妈妈也不懂。

妈妈说,这就是外公外婆老家的话。

9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去过他们的老家。

10

外婆长期过着一种节制的生活,永远衣衫整洁,作息规律。每天的安排井井有条,买菜,做饭,散步,看报,午休,看电视,做操……

11

她做的不是第几套人民广播体操,而是五禽戏。

这个叫五禽戏哎,大名鼎鼎,华佗发明的。

华佗是谁?

华佗么,原先的一个医生,可以说是神医,不管什么毛病他都能给你治好。

这么厉害!五禽戏是他教你的?

12

我记得外婆有一本五禽戏图解,上面画着穿中山装的男人,模仿动物的样子来健身。外婆就照式照样,一节一节操做下去。每次我看着这个老太太化身觅食的饿虎,或者展翅的仙鹤,心里都想这五禽戏也太好笑了吧华佗你是演小品的吗!!

13

除了每天的固定节目,她当然也有一些灵活机动的安排。比如打电话给亲朋好友,接待来家看望她的学生,参加退休教师的聚会。

以及,打麻将。

14

有时候她午睡起来,不声不响地就把麻将牌拿出来,摆上客厅的餐桌,然后到我房间招呼我:

你有没有事情?陪外婆打几副。

15

我不知道这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民教师为什么会如此热爱打麻将。

16

外婆说,这又不要紧的,我们自己家里小搞搞,娱乐娱乐,又不去外面赌钞票。你外公喏,后来是当老师,当校长,年轻的时候还不是个赌鬼,给他家人看毛病的钞票全部输光!你问他,是不是有这件事?

外公在旁边不说话,笑嘻嘻地点着头,像个无心之下做了坏事的好学生。

17

外婆打麻将动作极慢,从摸牌到出牌,平均速度十二秒。每次和她打牌,我都哈欠连天,半睡半醒。

我怀疑她是故意用这种战术让我输牌的。

18

六万,我说。

这个过去叫落难公子。

九筒,我说。

麻子。

红中,我说。

红中么就是中风,你不要中风,我也不要中风。

三筒,我说。

三筒就是你爸爸,生东,生东吃麦冬。

她得意洋洋,我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

19

有个男人,当年写情书给妈妈,虽然错字不少,倒是一片真心真意。妈妈把那信纸塞在枕头下,谁知出了趟门回来,信纸上早已画了几个大红的圆圈,的地得一一拨乱反正。

其中一处原文:我想和你接婚。

外婆特别用红字在旁边怒批:

婚是结的,不是接的!

20

那个男人,后来成了我爸爸。

21

外婆其实是个标准的外貌协会会员。妈妈找对象,外婆也要亲自过问。察颜,观色。当年追妈妈的男人可以排满整条新华路,爸爸长相不算出挑,写个情书还错字连篇,到底怎么是入得了丈母娘刘老师法眼的?

这是个历史悬案,至今无解。

22

别的不说,外公就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年轻时的外公眉目如画,人称民国第五大帅哥。我从没见过他们闹脾气,最多也就是彼此念叨一下。

但据说,妈妈小的时候,外公外婆是经常吵架的。外公胸怀一颗文艺心,喜欢看电影,迷恋女明星,同时又特别敬业,当了校长之后就经常住校,家里的重担统统丢给外婆。所以退休之前,外婆的脾气是很暴躁的,一碰就炸,到老了,担子轻了,才渐渐变温和。

23

外婆和外公,小时候算同乡,读书时是校友,后来工作了是同行,都是小学老师。这样的夫妻,一辈子如影随形,就算再怎么磕磕绊绊,也总是让人羡慕的。

24

但外婆更在乎的是子女们的成就。

大儿子恢复高考那年考上大学,后来一辈子当医生,受人敬重。

小儿子高二就参加高考,最后全省第二,读完中科大在浙大教数学,九十年代又去美国读博士后,从此定居海外。

大女儿安安心心做个幼儿园老师,也算继承了父母的衣钵。

小女儿,也就是我妈妈,事业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绩,好在冰雪聪明,侠肝义胆,貌美如花。妈妈陪外婆出门,人家说,哦哟,刘老师福气好,孙女这么孝顺啊?外婆就很开心。

当然妈妈更开心。

25

至于第三代都是学霸,这也就不细说了。

26

小舅舅去美国的第二年,外公外婆从我们家搬出,住进新造好的回迁房。

是三楼,离他们住了四十多年的老墙门只有几步路。

整条新华路焕然一新,我童年记忆中那些平房,墙门,煤炉,老井,厂房,女工,写着严禁倒小便或者大大的拆字的院墙,全都看不到了。

27

然而现在再去新华路,当时造的那些新小区看起来也已经一脏二旧了。

28

世纪末,外公经常便血。一查,癌症晚期。

家人给他办了一次八十大寿,把一辈子要好的同学、同事、学生、远房亲戚,全都请来杭州。虽然是寿宴,大家心里却知道,这可能是外公和那些故交的最后一次见面。

那一天,没有人流露出悲伤,大家一直在欢笑。

外公自己笑得最灿烂。

29

几天之后,全家去西湖边的公园里看梅花,顺便拍一张合照。本来大家是想让外公开心,结果经过一片小土坡时,外婆不小心滑倒,腿骨折了。

好事变坏事。救护车直接开进公园,把外婆接走,外公和大舅舅他们陪着。

我们一家打车赶去医院会合。在医院的走廊上,我们找到了外公。他眼睛红红的,指指里面。

你们都不放心我,我是不放心她以后一个人。

30

外公走了,外婆神情委顿。

她嘴上还是说,不要紧,我想得蛮开的,年纪大起来么,总有那么一天,活着的时候开开心心就好。你们放心,我没有事情的。我尽量乐观,争取长命百岁,不生毛病,你们也就没有负担。

31

做完五七,外婆的老同学夫妇把她接去,在他们郊区的家里住了一阵子。

梅香,你来我们这里,郊区空气好,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听妈妈说,他们从十几岁开始就是好朋友了,好了一辈子。

32

可是,再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外婆从来不是一个细心的人。骨裂,骨折,两年一小次,三年一大次。

妈妈说,你不要每天去公园了,年纪这么大,跌一跤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好了。

哦,我晓得的,会当心的。

刚说完,第二天又在公园里摔倒了。

33

妈妈说,我是晓得你的,敬老院你绝对不肯去的。

外婆说,那当然!

所以你跟我们住吧,或者我们几家轮流。

哦哟,不要不要,做啥啦,你们自己日子不要过了?

那大家出钱给你请个保姆。

请啥保姆?我自己能烧能洗,请个保姆来,她照顾我还是我照顾她?

34

读中学的时候,我就不太去外婆家里。虽然从我家打车过去只要十多分钟,但是每个月就只有四个周末,我一个青春少年,总得有点自己的私人安排吧?不可能有事没事就过去吧?

后来去外地读了大学,见面就更少了。偶尔回杭州,抽空和爸妈去看她,饭后她总是从房间里拿出麻将盒子,脸上还有点不好意思。

今天难得你们都来了,陪我玩几盘。

35

后来,我们一般是吃完饭就走。看得出来,外婆有点小失落,她也不再主动提打麻将的事了。

有几次,我主动问她,今天还早,要不要陪你打几副?

她马上眉开眼笑:好的喽!

36

和她打麻将,我总是越打越困。她有时候取笑我:你又闷声不响了,人家说闷声大发财,说的就是你。

她每次这么说,我都恼羞成怒,又不好发作,只能全程黑面。明明是她打得慢让我犯困,她倒嫌我不爱讲话,陪她打牌还要被羞辱,真是气死我了!

当然那时候我不知道,闷声发大财这句名言出自另一位长者。否则我可能会一笑了之。

37

外婆年纪越来越大,性格却越来越宽容,只有在不肯让人照顾这件事上,始终是牛脾气。

38

八十八岁的寿宴过后,我们打车送她回家。

敬老院?不去不去!外婆的嗓门大得离谱。

司机从后视镜偷偷看了一眼。

我们是为你好。妈妈搬出了几个月前外婆再次在厕所滑倒,右肩骨裂的事情。你想想,年纪越来越大,再一个人住下去我们怎么放心?真不想去的话就来跟我们住。

哪里都不要去,你爸爸走了许多年,我都这么过来,一个人习惯了。

39

上楼。是三楼。

掏钥匙,开门。

开灯。

客厅墙上正中是外公的遗像。

保森啊,我回来了。外婆漫不经心地说,把钥匙放在桌子上。

桌上几份报纸,老年报,益寿文摘,叠得整整齐齐。玻璃板底下压着一张纸,上面印着楷体大字: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下

40

电话响了。

是妈妈打的,让她记得锁门。

锁啦锁啦,放心。

41

接完电话,外婆换了一身衣服,从卧室里出来,对着墙上问:保森,明天吃啥?我早上去买。

那么,虾仁蒸蛋好了。外公说,眼睛看着她。

42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大概很难想象一个老人过了九十岁还天天穿过半个城市去公园锻炼,隔三岔五去子女家里吃饭,打麻将,或者不吃饭也不打麻将,只为了见上一面。

晓得你们忙,没空来我这里,那我就自己来。

43

那一年我在北京工作太忙,身体出了点问题,回杭州做了个手术,术后二十四小时不能下床。

可是外婆居然来看我了。

她看起来容光焕发。但毕竟是高龄老人了,这样自己不打招呼就跑来看我,我有点过意不去。

我自己坐公交车来的喽!外婆得意洋洋。她有个独家秘技,全城大大小小的公交线路,哪个站哪个站,她记得一清二楚,分毫不差。

44

几个月后,我辞了职,彻底回杭州。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一听就是情绪不太高。

你好不好?外婆最近不太好,毛病生了一个多礼拜,一直低烧,咳嗽,你大舅舅说,我恐怕是癌症。

不会的不会的还没有检查过外婆你不要担心乱说什么啊肯定不会的。

45

那天我很自责。为什么既然在同一个城市,我却很少看她,我到底都在忙什么?

我立刻赶过去,陪她在楼下的店里吃了一顿饭。

我明天就住院,大舅舅给我安排好了,所以今天我多吃一点。她说。

我强颜欢笑,岔开话题。外婆,为啥他们以前叫你牛老师?

46

住院,各种检查,化验,拍片,最后说是肺炎。

一个多星期后,外婆又满血出院了。

47

外婆自己从来都算不上美女,但她越老越爱美。

每次我们去探望,妈妈都要拉她拍照,她却不太配合,扭扭捏捏。

你笑一笑么,等会我用手机发网上,亲戚朋友都看得到,刘老师精神蛮好。

哎呀,不想拍。外婆闷闷不乐。

为啥不想?

拍来拍去,现在总归是老太婆样子了,还有啥好看?

言下之意,以前自己不要太好看哦。

拍一张,我给你发上去,松安在美国也看得到。他一看你这么好,他在外面也放心,是吧。

外婆笑了,她终于答应。

人老了真的和小孩一样,是要哄的。

48

转眼外婆九十三岁了,身体大不如前。

最后,她还是同意请了保姆在家照顾她。

49

我啊,真当是老了。没有办法,生老病死,这个是客观规律。人总归要老的,最后见马克思也好,见阎罗王也好,都有那么一天,你们也不要为我难过。

50

今年,因为非常偶然的机缘,我得以从外婆口中了解到她的过去,那些在我出生之前的故事。它们是刘梅香的另外一面,当外婆还不是外婆的时候,竟然有过那样特别的经历。我把它们写成了一本书,书名是《梅子青时》。

我希望拿这本书来和同样喜欢听旧事儿的你分享。我常常在想,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区别只在于是否被书写下来,很幸运的是,我替外婆做了这件事情。也许你的父母,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有过百味杂陈的人生,希望我的选择可以启发你,并且坚定你记录下它们的决心。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