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及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天文学:
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农学:(强调应用)
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四大发明: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几次危害巨大的侵略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在遭到中国严禁后,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是借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之后又与法美相继签订《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自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目的: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发动国:英法联军。 (3)结果: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通商口岸变化的特点),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战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及导火线:日本侵华预谋已久。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线。起义平息后,日本以“改革朝鲜案”为借口与清政府纠缠。1894年7月,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战争。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了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马关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陆,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 (3)影响: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危机,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面对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名,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侵华。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六)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强国御侮的抗争与探索 1.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的的农民运动,先后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掌握两者的特点和局限性)为纲领。其中《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坚持斗争14年后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1898年提出“扶清灭洋”(局限性)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00年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2.地主官僚阶层: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官僚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推动清王朝中兴的一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的惨败标志这场运动的破产,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2)清政府“新政”(20世纪初):迫于内外压力,决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906年发布“预备仿行立宪”谕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宣布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史称“皇族内阁”。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