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技术到标准再到产业:大唐电信集团已做好5G全面布局

 真友书屋 2015-09-25


在4G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全球已开启5G节奏。ITU 5G路线图显示,2015-2018年期间,ITU主要进行5G技术研究和需求论证,2018年开始征集标准提案,2020年正式完成5G全球标准并发布。


在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陈山枝看来,5G引领将不仅局限于技术、标准的引领,而且要解决基础工业存在的差距,实现核心芯片、关键器件、测试仪表、基础软件等的同步,以及在车联网和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行业应用的同步。


关注TMT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读者,如果想加入“TMT与移动互联网”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TMT”,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陆家嘴午餐欢迎您!


“大唐作为国内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针对5G做好了由技术到标准到产业的全面布局”,陈山枝对记者透露。


5G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3G到4G时代,移动通信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通信的问题,而到了5G,还包括物与物的连接以及工业控制与智能制造。为实现这个巨大的改变,5G需要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连接提供更快的速率、更短的时延体验。


在陈山枝看来,5G的关键技术指标体现在速率、流量密度、连接数、时延这四方面。


目前,我国针对5G技术的应用场景基本归为四类:连续广域覆盖(如高铁)、热点高容量(如体育场馆)、低时延高可靠(如车联网)和低功耗大连接(如感知与数据采集)。而能够满足以上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路线正在快速收敛,大规模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超密集组网、低时延高可靠、高频段通信、灵活频谱共享等关键技术已经成为5G的标志性技术。


“在以上技术方向中,大唐在前4个方向已经取得重要技术突破”,陈山枝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透露。



其中,大规模天线由于使用多天线技术可充分发掘空间域资源,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已经成为5G公认的关键技术方向。在此领域,大唐带领国内高校和企业成功申请了8635G一期5G无线传输课题,重点进行大规模天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验证,目前已研制出支持128通道的5GMassiveMIMO样机,标志着大唐在大规模天线上的领先地位。


此外,自2008年起,大唐率先在业界开始研究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并独立提出了PDMA图样分割多址接入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ITU写入新技术趋势报告IMT.trend中。


5G呼之欲出,“目前来看,大唐能够实现的5G关键技术指标完全超过了ITU对5G的愿景描述”,陈山枝信心满满。


据悉,依托3G、4G时代的深厚积累,大唐电信集团早在“十二五”初期就启动了5G技术预研,2013年底便率先发布了5G白皮书。近年来,大唐广泛参与国内外论坛组织和标准化组织,积极贡献思想和成果,为实现5G全面引领提供关键支撑。


大唐已做好5G技术到标准到产业的全面布局


针对5G关键技术,大唐将重点测试MassiveMIMO、PDMA、UDN等优势技术,为5G关键技术的选择提供支撑;对于系统性能测试,大唐将基于创新技术研究的成果,形成5G新空口的完整技术方案设计,全面满足5G的性能指标;在网络测试阶段,大唐将通过多基站组网环境,验证5G系统在多种组网和应用场景下的综合性能。

大唐在5G领域已做好全面布局。据了解,在技术和标准方面,大唐聚焦5G应用场景,持续投入5G标志性技术研究。产业方面,大唐正在开展验证平台的建设和对系统设备、芯片、仪器仪表等的样机研制,率先进行技术验证和演示。而在应用方面,大唐也在加速推广车联网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的示范。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的移动宽带应用场景,每平方公里流量密度超过数十Tbps,用户的峰值速率能够达到数十Gbps以上;在未来的低功耗大连接应用场景,1平方公里范围内有超过100万个设备的连接;而在未来的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场景,端到端的传输时延仅有1毫秒,可靠性达到99.9999%。这对于每个人和物来说,是信息通信技术跨时代的变化。大唐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在工信部的‘5G关键技术选美’中展现出实力,与产业界共同努力,全面完成测试安排要求,为我国提出有竞争力的5G技术方案做出贡献”,陈山枝最后对记者如是描述。(大唐电信创业孵化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