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顷含翠 瓣型 水银红壳梅瓣 历史 194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简称万顷。 特征 外三瓣紧边、大圆头,细收根,色翠肉厚,分窠,蚕蛾捧兜,如意舌。 26.赓泉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于1930年由江苏武进何赓泉选出,当时命名为赓泉梅;于1941年复由苏州谢瑞山先生种植后复花,因其花形、容姿属罕见品种,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后兰坛亦曾以'滴翠'称呼(与清朝末年断种'滴翠'是同名异物)。 特征 三瓣圆头、略有紧边带尖锋、收根,软兜蚕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细挺。为近代蕙兰中稀珍品种之一。作者于1934年以来,曾培植过多盆。 27.瑾梅 瓣型 水银红壳绿花梅瓣 历史 1948年由无锡蒋瑾怀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大头、紧边,收根细,蚕蛾捧,小圆舌。花色翠绿,花容端秀。 28.叶梅 瓣型 水银红壳绿花梅瓣 历史 1946年由绍兴兰贩王九,带去苏州,兜售予叶祖元、叶寄深先生。 特征 五瓣分窠,短脚圆头、紧边,瓣肉厚,软蚕蛾捧,肩平,色绿,大如意卷舌。叶阔、半垂。 29.定阳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五瓣分窠,头圆、紧边、收根,蜈蚣钳捧兜,圆舌。 30.东山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苏州洞庭东山艺兰者选出。 特征 五瓣分窠,瓣肉厚,圆头、紧边、收根,软蚕蛾捧,刘海舌,花色俏糯,形姿秀丽,为近代蕙兰中难得珍种,流传很少。 31.泮绿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乾隆时由宜兴潘姓选出。 特征 外三瓣头稍圆、略带尖锋,有时开连肩合背、有时开呈分头合背;三瓣微皱,尖如意舌(大多紧缩在捧内或与捧瓣连成一块)。叶呈半垂。惰花性,花期晚。如在春盛多晒阳光,生发花蕾可能性较多。花形较差,由于当时细花上品者较少,所以亦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一。 32.大一品 瓣型 绿壳类大荷花形水仙瓣 历史 按《兰言述略》载,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选出;另据《兰蕙同心录》载,为嘉庆初年由胡少梅选出。 特征 五瓣分窠,色翠绿,瓣挺质糯,大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为蕙兰中荷花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首位。 33.荡字 瓣型 绿壳类小荷花形竹瓣水仙型 历史 清道光时由苏州至荡口花船上选出。一名小荡、小塘。 特征 三瓣头圆细狭、紧边,分窠蚕蛾捧,如意舌,一字肩,花葶细挺。健花性,繁殖快。为蕙兰中典型小荷瓣水仙名种,被列入传统寒兰老八种之一。 34.培仙 瓣型 绿壳类官种水仙瓣 历史 清朝光绪甲申年由上海孙培先选出。 特征 三瓣大头、荷形,轻蚕蛾兜,大刘海舌,花期较耐久。 35.冠群 瓣型 赤壳类梅形水仙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头圆、罄口式,收根,瓣肉厚质感,半硬捧,大铺舌。 36. 大陈字 瓣型 赤壳类大荷花官种水仙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兴陈砚耕选出。一名砚字或赤砚字。 特征 三瓣平边长阔,呈荷瓣形式,落肩,软浅兜捧心,大柿子舌,赤绿花,花葶细长。如叶束瘦弱可能开出无兜滑口水仙瓣式。 37.瑞华 瓣型 赤壳类绿花水仙瓣 历史 193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浅软观音兜捧心,大铺舌。五瓣分窠。花形大,为飘门水仙瓣中佳种。 38.厉志 瓣型 绿壳类水仙瓣 历史 1934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狭长,蚕蛾捧,小如意舌。 39.文华仙 瓣型 赤壳类荷形水仙瓣 历史 1936年无锡蒋瑾怀先生在上海选出。 特征 三瓣平边,收根放角,舒瓣后平整,瓣肉厚糯,微飘,浅兜,五瓣分窠,如意舌。为近代小型水仙瓣中俊俏品种。 40.楼梅 瓣型 绿壳类荷形水仙瓣 历史 清朝光绪中年由绍兴楼姓者选出,故命名为楼梅。据另一传说,谓当时主人宴客于兰厅,宴罢送客至门口,适有一盆兰花绽蕊舒瓣,于是主人挽客人入室欣赏,取名'留梅',后又改为'楼梅'. 特征 三瓣大头细收根,分窠蚕蛾捧,大铺舌(开足后,前端后卷),色绿肩平,花葶细长,足可与大一品媲美。 41.华字 瓣型 荷瓣绿花 历史 清咸丰时由塘口华姓选出。 特征 外三瓣放角收根,剪刀捧,大卷舌,宀字肩,盛放后捧瓣撑开呈'开天窗'形式。 42.团子荷 瓣型 赤花类荷瓣 历史 清同治戊辰年由上海宝山团子村艺兰爱好者选出。一名赤团子、团子大荷。 特征 三瓣短阔、收根放角,肩平,剪刀捧,大卷舌,唇瓣苔色绒绿,缀上均匀散布而密集的殷红朱点、块,与花容秀姿相映成趣。 43.胜利大荷 瓣型 赤壳类绿花荷瓣 历史 原系1924年由无锡曹子瑜、荣文卿选出,当时命名曹荣大荷。1938年荣文卿将仅存小草二筒归作者沈渊如先生培植,历经二十年精心养护,日渐恢复茁壮,于1946年抗战胜利时得见一蕊,春盛开放,正适逢其会,作者为欢庆祖国重见光明,特汇集艺兰同好在无锡公园同庚厅举办兰展,当场改名为'胜利大荷',以志爱国之心。 特征 五瓣短阔横大,色绿,大卷舌。叶阔而肥,呈弓形。为近代赤蕙荷瓣中杰品。 44.丁小荷 瓣型 绿壳类荷瓣 历史 清咸丰时由丁姓选出。 特征 三瓣戟行(瓣头尖,紧边,细收根),小荷花式剪刀捧,色绿中泛黄,肩平,拖舌,花形挺拔,为飘门水仙中杰出名种。 45.绿冠荷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抗战前由无锡陆心栽选出。一称大绿花。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色翠绿,剪刀捧,大卷舌。花色翠绿,花形特大,为近代绿荷瓣中杰出'瓣子花'(即近似荷瓣,却没有荷瓣那么厚实)。 46.绿魁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解放初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剪刀捧,大铺舌。 47.绿蕙荷鼎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1937年由绍兴兰贩从南京携去上海,经俞致祥先生鉴定。 特征 三瓣厚阔、圆大,剪刀捧,花色翠绿且糯,大铺舌。为近代绿蕙中佼佼者。 48.秦淮绿荷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1946年由蒋瑾怀在南京秦淮河畔绍兴兰贩钱章德设置花篓中选出。 特征 三瓣匀阔,瓣厚质糯,色浓绿如翠,剪刀捧,大铺舌。 49.泰素(金奥素) 瓣型 绿壳绿花荷形竹瓣素。 历史 清朝道光时在余姚金岙山发现,为诸神元所得,后转让泰号酒店,定命为泰素(近代艺兰界普遍以此称呼),亦有金岙素之称。 特征 荷形竹瓣,蚌壳捧,大卷舌。花色翠绿,瓣肉晶莹,唇瓣苔色全绿,绒气重。花葶细长,花期长,至十多天,三瓣依旧舒挺不后倾,捧瓣不开'天窗'.叶束斜直性,叶尖尖锐,很易辨识。繁殖快,健花性。为近代蕙兰素瓣中流传较多品种,亦为名种之一。 50.梁溪素 瓣型 尖狭瓣素唇瓣 历史 1948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尖狭,色极翠嫩,大卷舌,唇瓣纯绿。 51.大魁素 瓣型 绿壳绿花阔瓣荷形素 历史 清光绪丙子二年由许霁楼选出,因花瓣短阔,全绿苔唇瓣,为当时素唇瓣中罕见短阔珍奇之品,故命名为大魁荷素。后由汪可敬以佛番六百尊向许霁楼分出,转让给苏州顾翔霄。光绪壬寅秋,顾氏全部兰蕙品种皆归吴恩元所有,培植二十一年中,凡所开各盆兰花都与原名相符,而发现大魁素三瓣虽尚属短阔,惟舌大而卷,却与《同心录》书中所载似有出入。然而,凡除梅瓣外,剥视小蕊,舌短者居多,普通不具瓣型的'行花瓣'亦如此。当年吴恩元唯恐顾翔霄转让时或有遗疏而谬误,故以'顾氏大魁素'命名之。作者曾栽培多年。 52.金华绿蕙新素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素 历史 解放前由杭州蒋仲谋选出。 特征 荷瓣,花形类似泰素,只是唇瓣尤长阔,三瓣内弧度大。 53.巨州素 瓣型 绿壳绿花柳叶瓣素 历史 抗战前由巨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花形与温州素近似,惟捧瓣尤狭长,刚开放时即呈开天窗式。叶中心幅宽约1厘米,长达40多厘米,斜垂或折形。 54.雪鸥 瓣型 绿壳绿花仙素 历史 1958年由沈白涛选出。 特征 呈荷形水仙瓣;三瓣头圆阔、放角,收根细,剪刀捧,大铺舌,肩平。为近代自大魁素以后最杰出的荷形水仙素。 55. 温州素 瓣型 柳叶水仙式素荷瓣 历史 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长大,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 55.温州素 瓣型 柳叶水仙式素荷瓣 历史 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长大,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 56.彩蝶(翠蝶) 瓣型 绿壳绿花荷形蝴蝶瓣 历史 193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厚阔、每瓣横向下半幅呈唇瓣化,并上缀鲜细朱点,剪刀捧,大铺舌。花瓣翠绿,杂以浓艳朱点,红绿相映,宛如翠蝶飞舞,故以命名。自兰蕙分列各种花型以来,虽时有蝴蝶形蕙兰选出,但全属尖狭瓣'草蝴蝶',唯至'翠蝶'选出后,方填补了蕙兰蝴蝶瓣中荷形蝶瓣的空白,亦可说是自古至今空前佳品。叶呈直立性,叶尖尖锐。 57.彩虹 瓣型 绿壳绿花草蝴蝶瓣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尖狭,副瓣横向下幅?外呈白绿色唇瓣化,上缀稀疏朱点,大落肩,捧瓣向上撑开着生,大铺舌。属'草蝴蝶瓣'但亦为近百年中蕙兰蝴蝶瓣中难得品种。 58.海鸥 瓣型 绿蕙扭瓣形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刚绽蕊舒瓣时,二片副瓣即呈扭曲状,浅软兜,刘海舌。为兰蕙瓣型中新颖奇种。 59.蛾蜂梅 瓣型 赤绿花波瓣形 历史 1934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呈波浪状捧瓣头圆、轻兜,瓣尖端似猫耳般向上翻竖,小如意舌。为蕙兰中罕见花形。 60.朵云 瓣型 绿壳绿花波瓣形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呈波状;捧瓣圆阔犹似猫耳状般向上翻皱着生,每片捧瓣内向中心处有一细圆淡黄色突出痕,周围有黄、白、绿晕色,大刘海舌。为皱角梅瓣形中别具风格的新奇品种,亦为我国兰蕙奇瓣型中增加了一种波瓣凸捧格式。 61.蕙莲 瓣型 赤转绿花莲花形 历史 194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葶上几朵花序联缀成一朵,变成多瓣、多唇形。 62.双舌梅 瓣型 绿花梅瓣,唇瓣尖有倒'V'形深缺状。 历史 抗战前由宜兴朱竞南选出。 特征 梅瓣形花。大圆舌,舌尖端有倒'V'形缺痕状,宛如并联缀双舌。这种深陷倒'V'形缺舌为蕙兰唇瓣型中又增加了一种新奇形式。 63.杂样锦 瓣型 赤壳赤花杂样花形瓣式 历史 抗战前常熟张企贤选出。 特征 一葶多花中开有梅瓣、水仙瓣、尖狭瓣等形式。 64.赤蜂巧 瓣型 赤壳赤花梅瓣 历史 清末由杭州邵芝岩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而长,瓣肉厚。捧瓣尖有厚兜、上翻似猫耳捧,分窠,小如意舌。为赤蕙中奇品。由于花形近似绿蕙'蜂巧',故命名为赤蜂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