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最需要关注的文化现象费健男前言:??中国的文化现象历来十分丰富:茶文化、酒文化、船文化、“三寸金莲”文化、精英文化、粗俗 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分门别类不一而足,真是多姿多态。近来甚至还有所谓的“超女”文化、“双胞胎”文化、同性恋文化……形形式式 五花八门。喜欢热闹的人,都对这林林总总的各种现象倾注了不少热情,而笔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想大声呼吁的是:汉字书写才是目前最需要我 们国人关注的文化现象!一,啼笑皆非,浏览目前汉字书写之怪现状“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中国 娃》中的这句歌词曾风靡一时。可现在很多人却惊讶发现,不少中国娃写不好方块字了。现在学生的字“一届比一届差”是老师们的共同感受。随便 翻开一些学生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照理说,书写工整是对学生写字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电脑的普及,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在学生 当中开始形成了这么一种思想:“手写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根本没必要练字。”于是,不少小学生就字迹潦草,只想交电子作业,不愿认真抄写 汉字。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外,在一切需要规范汉字书写时,从形式到内容,出现了空前的颠覆。一位母亲谈到上初中 儿子的书写状况,她在信中说:“不久前我偶然看到了儿子写的一篇网络日记,看了半天都没看懂,等到弄明白了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儿子这样写 道:‘今天天气灰常好,偶和几个F去打篮球。本来玩的挺Hai的,可是有个GG非要在他GF前秀一下他的球技,9酱紫弄的大家都不爽。其实 他打的巨恶,那个MM还很BT的叫好,装出一幅很可耐的样子……’”其实这名中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今天天气很好,我和几个朋友去打篮球。 本来我们玩得挺高兴,可有个哥哥非要在他女朋友面前展现一下球技,就这样子弄得大家都没玩好。其实他打得不好,可他的女朋友还是很变态地叫 好,装出一副很可爱的样子……对于这位不太熟悉网络语言的母亲来说,儿子的如此日记的确令她费解。中学生王XX很自然地把一堆网上聊天中的 常用语移植到周记和作文中:“200”(公园)、“GG”(哥哥)、“GF”(女朋友)、“PMP”(拍马屁)、“酱紫”(这样子)、“偶 (我)”、“KPM”(肯德基、披萨饼、麦当劳)……这些让家长和老师一头雾水的词汇,对于王XX和他的同学来说,却显得“活泼可爱,不死 板”。曾经听到一些老师反映,要求学生上交课堂笔记,于是就有学生用电脑打印了笔记内容,再复印全班人手一份上交。甚至有一些学生开始用电 脑“作文克星”软件书写作文或日记。“无法想象,某一天我竟然会连笔都不会用……”大四学生黄XX,自幼爱好文学。读大二时,他买了电脑, 很快便习惯用键盘“写字”:?“老帅(师),本人因为考驾照,故不能到课孚(学)习,何(向)老帅(师)请假一节,请老帅(师)批准。”课 堂上,华中科大武昌分校郑传洋老师,展示了这样一份请假条。???“30余字的请假条,居然写错了5个字,这种请假条令人难以接受。”郑老 师无奈地摇头苦笑。另一名大学生讲述了他因写字难看而经历的难堪。他说:“自己从小到大就没认真练过字,以前在上小学和中学时并没有人指责 他的字不好看。可上了大学后,有人拿他的字开玩笑,甚至说看完他写的字“浑身发抖”,他觉得很没面子,所以现在能用电脑打印的东西他就绝不 用笔写。”越是因为字写得难看而不愿写字,字当然就越是惨不忍睹,而且也更容易造成提笔忘字。这真是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于是,大学生答试卷 拼音趋多,有些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字不漂亮,甚至连寄家信也用电脑打印信封地址姓名和家信内容……社会上更有人在感慨:如今最时髦的大学生, 就是不会写字的学生。“想想也不奇怪,有的同学一支圆珠笔芯一年没用完,你说他一年能写几个字?”理工大学的李同学说,如今每个宿舍里都有 几台电脑,写作业、做论文、查资料都用电脑,上自习都有人带着笔记簿电脑,马上要实现“无纸化”学习了。他认为,现在有些大学生也仅在签名 和考试的时候才提笔写字,“再加上有的同学懒,连笔记都不记”,长此以往,离汉字越来越疏远,虽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除了大、中、 小学生和家长,以及?“新新人类”们的尴尬难堪外,?用人单位也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某公司的郑先生在给一家报社的信中写道:“最近有一件 事弄得我们很尴尬,也使我非常忧虑:“不久前,我们公司接收了8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我们在安排他们进行个人简历登记时,给每个人发了一份登 记表,可收上来的时候,好几个人的名字让人认不准,写出的句子似是而非,着实让我们猜了好一阵子。他们都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本科毕业生, 理论知识有了,电脑和网络知识更是一个比一个强。可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汉字书写功夫差得简直让人无法相信那是出自本科毕业生之手。我认为 ,这不仅是在我市存在的现象,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郑先生说“……不能要求让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至少中国大学生写出的中国字总 得让中国人认识,表达的意思总应让中国人明白……”下面是网易的一份网上调查:【您平时手写的时候提笔忘字的情况多么?】?共有?152 5?人参加了投票???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45.2%=============?689票???还好,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 ?41.2%===========?628票??基本上没有?13.6%====208票??[投票起止时间:06月20日-07月27 日]??网上被调查的人员大多是年轻人,这也足可看出现在年轻人对母语汉字的生疏程度。近年来,有些人除了签名以外,几乎都不用笔写字,手 写功能的退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大都喜欢通过发E-mail或上网聊天的形式与亲人、朋友联络,很少用 笔写信。无纸化办公的逐渐普及,不常写字而常依赖电脑的情况也让更多的人忽视了书写。老师常用电脑打印教案,加上多媒体教学的增多,教人识 字的老师也越来越少写字了。不少青年教师写不好粉笔字,甚至还出现公开课青年老师板书时“书写失忆”,手挂在黑板上几分钟,到底还是没有把 字写出来。而现在“书写失忆”还不是难得的个案,估计坐大办公室的人,常会听到“哎,这个字怎么写”之类的话。勿需讳言,常用电脑的白领, 汉字“失写”已经是普遍现象。上述种种怪象的流行,肯定对规范进行汉字书写十分有害,对汉语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这与“代表着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肯定是背离的,与我们目前倡导的和谐社会,也很难说是合上了时代节拍。而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与热爱祖国是不可分开的,这已 经是全世界公认的真理。这种种汉字书写的怪象,每一个热爱汉语关注汉字的人,都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深深的不安,作为传承文化的教育工作者, 心中的那份忧虑与惶恐,怎一个急字了得?二,云遮雾障,追寻“如此现状”的某些成因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怪状呢?原因应该很多,大致可以追 溯到如下几种:1,电脑与网络的影响----电脑与网络的广泛应用已让我们使用笔和纸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的普及,越 来越多的人都依赖电脑键盘输入汉字,很多人都被电脑惯出了“会读不会写、提笔就忘字”的毛病。再加上现在很多学校都取消了书法课,这更使孩 子少了一个学写汉字的机会,写一手好字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汉字书写面临危机,“电脑失写症”正普遍。长此以往,“中国人在二三十年之后 ,除了自已的签名,写不好其他汉字”,这样的担心,估计也不一定是杞人忧天。2,“英语热”的冲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出 现了一股“双语教育”的热潮。其中以英语为主导。双语教学的年龄段从初中“前进”到了幼儿园。现在不少地区和学校只强调英语,不重视汉语, 而如此强化英语又花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时间。假如没能过英语四级、六级,则连继续深造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而且以后的人生路,势必比过了过英 语四、六级的少了些机会。近年来,更有不少名人家长把孩子送出国,留学生越来越趋低龄化。此种情况,极易引起人们反感,以致有人惊呼:汉语 在中国咋成了第二阶级语言?而另一方面,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多万,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 汉语课程,汉语进入美英日韩等国的中小学课堂,累计37万多人次参加国内外近200个考点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国内对英语的顶礼膜拜与汉语 高调向世界扩张现象相比,确实令人困惑:这种古老而优雅的语言,是否会在她那古老的故乡消沉?3,考试内容的导向----学生课业重、升学 的压力大,使得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超重,而且,现在考试又不考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好多学生,包括老师和家长,也唯考分是瞻,认为花大精 力在认真练字上简直得不偿失,甚至觉得书写太认真,答题速度会慢,会来不及解答完本来可以答完的题目而影响考试成绩。不容置疑,现阶段,考 试无疑还是根指挥棒,你既然不考汉字书写规则等知识,那些本就忙得不亦乐乎的学生,怎么肯下大功夫练习汉字书写?4,时代大潮多元观念的冲 撞-----尽管上文提到的网络热、英语热、留学低龄化、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汉字书写的常态前进,但是,真正导致汉字 书写危机的根源,还在于我们的观念以及产生观念的时代。当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时期,各种观点与思潮正在激烈的冲撞,包括上文提 到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重视键盘与重视汉语书法之争;强化汉语教育与强化现行的英语教育之争……好象争论的任一方都理由十足,但是也 好象任一方都没能够说服对方,而且,看起来短时期内也不一定就能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就以电脑网络和外语来说,网络和外语的普及与发展虽对人 们传统的书写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深远的影响,但人们汉字书写能力的下降不应完全归咎于此。特别是网络语言的迅速普及具有深广的时代背景 ,它将何去何从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的得失利弊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绝不能片面地一概否定。但是,在这样的社会大潮下,汉字书写会受到 冲击,是一点也不难理解的。三,上下求索,对策总比障碍多首先,政府决策,措施得力。2006年11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叶希平的文章— —《职称考试与集团利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评职称要考试,而且主要考外语,这是我国实行了20年的老规矩,人们早已习以为 常。但是,《行政许可法》颁行以来,人们发现,职称外语考试竟然有违反该法之嫌。将外语考试与职称挂钩的依据是有关部门的规章文件,而《行 政许可法》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重要的突破,就是取消部委局的行政许可设定权。”既然一直来全国各级人事部门规定职称评比需要考英语是违 法的,是利益驱动的产物,那行政部门执法部门就应该快速作出相应的决断,对过分的“英语热”?降降温,这势必有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有助于 汉字书写地位的恢复和巩固。又据报载:教育部将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进行分级考核:??“想知道自己的汉字应用水平有多高,http://w ww.01e.com.cn/01eGB/zong_he/2006-9/20/092008430692008434693737.ht ml明年2月就可以通过国家级测试得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研制的语言文字规范http://www.01e.com. cn/01eGB/jiao_yu_yao_wen/2006-9/19/091907420691907420343956.html《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近日发布,并将从2007年2月1日起试行。教育部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 ,今后要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打分。”这真是件令人兴奋的好事!其实,我们教育部门也应该立即把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和技能,恢复到学生 的考试内容中去,让考试的指挥棒,促使广大师生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写重视。其次,社会关注,齐抓共管。笔者从电视中看到,最近上海的一些大公 司在招聘大学生时,决定不接受打印的自荐书、简历,而要求大学生亲笔书写。而远在美国,华人学校招聘华文教师,应聘者呈送一幅汉字书法作品 是必不可少的。这真是个聪明的方式:一个人的汉字书写得如何,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他的个性特征,基本素质和整体文化水平。??其实,提高 国人汉字书写的能力,关键还在于唤起所有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在于提高对母语对汉字以及汉字书写的深刻认识。如果社会的各个部 门各个阶层各个管理者,都能意识到汉字书写目前的窘境,意识到“汉字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全社会关注汉字书写,齐抓共管,从自身做起,从 小处管起,从娃娃抓起,那么,目前汉字书写令人啼笑皆非的种种窘况,是一定能够得到改观的。再次,重视汉字书法,拿起键盘不丢弃笔。家长、 老师和学校必须要肩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重任。规范的书写汉字,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识记和掌握汉字母语,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良 好的书写习惯,书写姿势。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姿势的养成又对视力、脊椎等身体发育大有好处,并能使学生养成细致耐心的好品质。汉字书写 还是一门艺术,无论是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体现着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汉族可能要算是世界上最重视书写的民族了。古代凡是有条 件学习的家庭,无不重视孩子的写字启蒙教育。武者刀枪,文者笔墨,都是中国人的终生随身之物。文者或许不谙刀枪之术,但武者十有七八也兼沾 染笔墨(张飞、岳飞等皆是有名书家),足见汉字书写对于中国人之重要。“文治”高于“武功”,这是华夏价值观中一个不可更移的原则。汉字书 写让中国人痴迷的另一原因,是因为练字可以修身养性。从写字笔迹完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修养。因此,培养学生书写好汉字,是培养学生良好 道德修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对提高民族自尊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当然,上述几点肯定仅仅是挂一漏万。有效的对策措施必定多的多,只要 我们认真去关注,深入去思考,总能发现。结语:综观古今中外千科百类的知识,都是以文字为载体储存承传的,掌握了文字工具就可能学到一切所 需要的知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有了良好的文字修养,不但可以记录语言,还可以经过文字推敲,进一步规范和净化语言,使语言更精炼、更 完整、更优美。文字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就可以通过书写方式,顺利进行生活交往、工作交往和学术思想交流。文字是辅助思维发展的工具,尤其是“以形写意”的汉字,更具有独特的便捷表情达意的功能,根据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第二种语言能像汉字那样活跃思维,引发各种思想和想象。确实,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最丰富的文字。数千年来,我们依靠她倾诉,运用她思想,通过她记载,借助她承传,凭借她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汉字是我们民族精神之魂,中国人的情趣、信念、音乐、逻辑,就藏匿在汉字中。她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世所公认。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忽视了源远流长的汉字那优雅魅力。?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为使我们的汉字书写更规范,为使我们的千秋万代子孙能永远以汉字为豪,我们在热衷于各种文化现象的同时,要时刻告诫自己,千千万万别忘了:????汉字的书写才是我们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文化现象!此文发表在2006年《嘉兴教育》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