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救救诚信
2015-09-25 | 阅:  转:  |  分享 
  
“救救诚信”---------给一位年轻亲戚的回信表妹你好:你来信说,去实习单位走访,与单位的分管领导交流,他们都诉说:职校实习生说话多不算
数,明明请假一天,往往第二天也不上班,甚至不请假就旷工……你又说你们市教育局最近对当地近一百家企业的调查结果:“诚实守信和有工作责
任心”是绝大部分单位对于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你还提到这些企业对职校实习生的不诚信现象也都“颇有怨言”。无论是实习单位的反馈,
还是教育局的调查结果,都反映了实习生诚信度低。对此你觉得奇怪,你问我:现在职校生的诚信度怎么这样差!我们不是一直在辛辛苦苦抓诚信教
育吗?你说得对,我们确实一直在辛苦地抓诚信教育,最近还在抓和谐校园,不过,也许是我比你早走上教育岗位,也许是我世故了,我真的觉得职
校生走出校门的欠诚信表现其实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事。其实,几千年前的荀子已经意识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所渐者然也”。他认为与自然物同样的道理,人的品行形成也要受到环境的习染。而教育科班出身的你,当然更明白职校生品行的形成,与当
前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必然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就让我们正视当前职校生诚信养成的种种环境吧:你一定听到过某些办事机构及干部假造政绩
,律师受贿作伪证;看到过职业会计师证、职业医师证、职业律师证都可以用人民币卖到;看见社会上购物缺斤短两、以假充真,商品买卖中的尔虞
我诈、欠债不还,甚至制造假药危害人命,甚至那些本来应该最阳光下的也会作了假,包括最近南京“十运会”,不是出了好些不诚信的事?你一出
家门可能就深深体会到人际关系的互不信任,你看,连堂堂大国总理给会计学校的题词竟然是苦涩的四个字:“不做假帐”……其实,除了社会的大
环境,你再仔细一点审视一下职校生成长的家庭、学校等其他一切环境,你就不会觉得我们实习生诚信度差是“奇怪”的了。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
歪”啊!在这封短短的回信中,我们不可能全面分析细致求证职校生不诚信现象的所有原因,那么,暂撇开社会、家庭的影响,从我俩都是教育工作
者的角度,让我们谈谈作为学校、作为教育者的这个“上梁”,目前在诚信方面到底“正不正”。你看到学校的不诚信了吗?比如学校要评比、学校
要升级、学校要成为什么什么单位了,再如学校的安全检查、消防检查、甚至卫生检查等,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我们这些学
校曾做了多少小动作?造了多少假“台帐”?或许你一个普通老师还真不是很清楚,但凡是参与其中者,没有一个不心知肚明。你一定看到我们教育
者的不诚信了。比如为了上职称为了评先进而必须上交的论文,甚至是“用实习行动向XXX学习”的体会文章,不也常常就是用“一把剪刀一瓶胶
水”造就的大作?刊物上堂而皇之发表的论文,具的是自己的赫赫大名,而登载的却是人家的文章,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新鲜;再如,学校领导在大会
上指出:这次“学先进见行动”,不少老师上交的感想文章,除了具名不同,其他一切相同,你们的行动真是“英雄所见雷同”!因为领导深知“罪
不罚众”,所以说的人严肃不起来,听得人当然便只是相视一笑……这样的新闻、这样的笑话每天在不同的地点不断演绎,并且似乎人们也越来越熟
视无睹了。你是教学第一线的人,必定更清楚教育者直面学生的公然的种种不诚信:辟如评职称评教坛新秀评学科带头人等,教师开公开课是经常的
事,于是,同一内容在同一个班级里,操练彩排多次,什么题目谁上黑板做,什么段落什么人读,什么问题谁回答,大大小小桩桩件件无不仔细落实
。甚至“举右手”表示学生懂老师会提问,“举左手”表示学生不懂老师不会提问……真正是天衣无缝炉火纯青万无一失啊!你想想,这些课堂表演
给学生造成的影响与伤害,比上面提到的其他各种影响是否会更直接更巨大?职校生心目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丰碑还能巍然耸立吗?他们对究
竟什么是诚信怎样去诚信会不会更加的迷茫困惑无所适从?长此以往离“双面人”和人格分裂究竟还有多远?我们知道,职校生时期正当可塑性最强
的时段,当前又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样大大小小的“上梁不正”环境中,“下梁”歪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时,你一定也看到了有些职校生在学校时
就反映出来的的种种不诚信言行:为逃避晨跑而私刻印章,在晨跑记录卡上盖假章;为了享受半价车票而更换学生证上的照片;平时作业抄袭、考试
时设法作弊;他们会涂改成绩单骗家长,以学校要求为借口,讲假话骗取家里钱物,用于上网吧,吃零食;他们会冒充家长在各种汇报单上签署家长
姓名,欺骗师长,还会假造家庭事故,骗取老师批准请假,逃学玩乐;更有甚者,他们犯了错误,为了逃避学校和家长双方的批评和惩罚,颇有创意
地把假家长堂而皇之领到了校长室……够了,我不想多举例了,想着这些写着这些,满纸的沉重一行行都是痛!我想,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你们那
里的状况也不会与我们这里相差太远吧。可是你想想,作出这些不诚信言行的教育者们,哪个不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哪个不把“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挂在嘴上?在教师必须“继续教育”盛行的今天,诚信教育要“重情感体验”,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
传递正向价值”,要“润物无声”“潜风入夜”……借鉴西方经验继承古代结晶领会上级指示学习理论指导,林林总总形形式式我们哪个又不记上几
笔记本?但是在诚信方面,身为学生表率的我们做得究竟怎样呢?我们在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是在亵渎传统?我们在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还是在自毁
教育?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你想,作为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的教育者,我们的一言一行能说明我们的本身够硬吗?尤
其是我们职校,职校生技术学得不精,到工作时至多会多出些次品;而不讲诚信人品丧失的职校生,走上社会也许就是危险品!你也是在职校工作的
,你说我这样比方有些道理吗?有人也许会说,我们目前的暂时不诚信是因为它的收益远远高于说谎的成本,那么,请你想一下,这样的收益与成本
不对称现象可能长久存在吗?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学校风气是社会大环境的折射,教师也是社会的动物,也会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那么请你回忆一下
,我国自古有没有“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人?其实你我都明白,好多事,骗得了一时,但终究瞒不了长久;有些事,骗得了别人,但终
究骗不过自己。教育可是潜在的生产力啊,而人正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我们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各种不诚信开脱,我真不敢想象,
长此以往,我们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来?而信守承诺诚实做人只不过是作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基本区别,也是作为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而已,如今,
我们教育者到底能不能守住这条底线呢?曾有人说:“当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的时候,教育也就没有了尊严,也就必须走向落后”。学校是
个神圣的地方,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表妹,自从我们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该与高尚为伍,我们就应该力争“不跪着教书”!记得北
京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王英杰在一次诚信教育谈论会扪心一问,引来在场20多位校长的热烈掌声。他说“大学中学,都要对教育学生做
人给予更多关注,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这些做过校长、领导的应扪心自问,有没有骗过学生?”最近巴金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各界
悼念他,说他是“作家的楷模人民的良心”,说他是“20世纪的良知符号”。我也曾看过巴老的许多作品,包括他的早期作品,但最难忘的是他的
晚年写的《随想录》,他在书的序言中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今天,我们在送别巴老时,是否也应该扪着良心自问:
作为一直教育学生要诚信的我们,自己究竟有没有做到诚信?面对实习单位和各企业对我们职校学生诚信度的反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能心安理
得?鲁迅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呼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化用一下:“救救诚信”!恕我不着边际地写了许多,你如有不同看法,我们下封信再讨论好吗。至于怎样让我们职校的诚信教育早日走上正轨,我们怎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想,聪明的你,应该明白的。顺祝教祺?闻川于05年金秋??此文发表在2005年福建省的《职业与成人教育》上;
献花(0)
+1
(本文系天一角45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