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金石--被现代人遗忘的珠宝“贵族”

 知者众乐乐 2015-09-26

更多文玩,藏传佛珠,请关注我们。 我们一心一意只为传承一份对藏传文化的热爱

*订阅 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并选择关注。

*够买 需要珠子的请联系微信:putixin222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东的法老,还是华夏的“天子”,无不用青金石来祭祀上天,祈祷上苍,即便死后也用青金石来随葬,因为这些古老的民族都迷信青金石,“以其色青,此以达升天之路”。

青金石(又称“青金”),颜色深蓝,或者青绿,宛如湛蓝的天空,深沉而神秘;有的遍身点缀点点“金屑”,显得金光灿烂;有的间夹白色细脉,显得活泼祥和。因为青金石色青或者碧蓝,非常类似于蓝天的颜色,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中东的法老,还是华夏的“天子”,无不用青金石来祭祀上天,祈祷上苍,即便死后也用青金石来随葬,因为这些古老的民族都迷信青金石,“以其色青,此以达升天之路”。

然而,这一辉煌了数千年的宝玉石界“贵族”今天似乎已经被现代人遗忘,更不要说受人追捧了。下面,我们就结合近现代地质学奠基人章鸿钊等学者的研究,回顾一下青金悠久的历史和昔日的辉煌,以期对青金文化的回归尽绵薄之力。

“屑金翡翠”被证明为青金石

章老先生对“翡翠屑金”所抱的迷惑和怀疑,一如千年前的大学者欧阳修对于“翡翠屑金”的迷惑一样。这一迷惑,直到90年后才由另一位著名的玉学者完成,他就是中国科学院王春云博士。

“博雅”版上期已经介绍,古代这种以“翡翠”羽毛翠蓝颜色命名的神奇国宝,竟然就是“青金”,而且是产地明确、来自遥远西域大漠外的阿富汗巴达克山。正是从那里,青金越过喀喇昆仑,跨过崇山峻岭,趟过戈壁沙漠,万里迢迢来到大唐首都长安、北宋京都汴梁(开封)、南宋首府杭州……

与借用“翡翠”翠蓝羽毛颜色形容器物异曲同工的是五代时期和两宋时期的神奇国宝“鸂鶒”、“鹦鹉”和“翡翠鹦鹉”。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翡翠笔床”,最早实现了“翡翠”由鸟指玉的词义转换。这个只有其名而无具体描述文字的文房宝贝,其材质如何?是否是缅甸玉石?千百年来,学者们一直都在饶有兴致地探究,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尽管有不少学者望文生义地认为:其材质就是来自缅甸的绿色玉石。

按照王博士的研究,明代以前的“翡翠笔床”、“翡翠盘”、“鸂鶒卮”、“翡翠瓶”、“翡翠爵”、“翡翠盏”、“翡翠玉婴”、“鹦鹉杯”、“翡翠杯”、“翡翠鹦鹉杯”和“翡翠砚”等,其材质特征等同于“翡翠屑金”,或者“屑金翡翠”,实际都是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这些神奇宝贝都与缅甸的翡翠玉石没有任何关联,其不同的命名实际都来自人类源远流长的取象比类思维方式。

我们因此可以接续章鸿钊所研究的青金具有悠久历史这一话题,重塑青金在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时作为来自西域外邦的贡品的历史,并不禁感叹:青金的历史原来如此源远流长,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博大精深。

内容来自网络


更多文玩,藏传佛珠,请关注我们。 我们一心一意只为传承一份对藏传文化的热爱

*订阅 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并选择关注。

*够买 需要珠子的请联系微信:putixin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