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不重不静终究难成大器

 tnj660630 2015-09-26

众所周知,“无为”既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也是老子一切治术的基础。同时,实现“无为”原则上又是一个“损之又损”,不断去除个人的主观目的,个人私欲的过程。

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通过“无为”使人能够与大道合而为一,进而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与客观规律相统一,就是明道执一以为王。

但是,如何开启和延续这一过程呢?或者说为什么有的人善于,或者至少可以“损之又损”,而另一些人却做不到呢?我认为这其中有一个性格特征的问题,这种性格特征有先天的因素,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进行后天的塑造。

概括的说,这种性格特征就是持重有静。

老子,在他下面的这段话中,集中阐释了“重”与“静”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的重要性: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中国的哲学概念是建立在直觉,即直接领悟的基础上。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简单的说重在下轻在上,静为主躁为辅,这其实就是地球重力作用,给人造成的直接感受。换句话说,就是客观规律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国先秦的哲学家们,常常以此作为客观规律,也就是天道的代表,作为其立论的基础,来说明与之相应的人的行为合理性。即所谓以天道论人事。

在这里也是这样,“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代表的就是天道,就是事物存在与发展必然。接下来,就是人事,就是人的行为,一正一反。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官,燕处则昭若。”是正面的内容,即合于大道的行为。

古时行人乘坐马拉的轻车,而“辎重”——生活物资等则由牛拉的重车承载。轻车快而重车慢,但是“辎重”又为生存之本,因此明理持重的君子,不因轻车之快,而远离“辎重”。表面上虽损轻车之快,但实际上却得了辎重之益。这是取法于“重为轻根”的表现。

“环官”指有环卫森严——绝对安全的宫室,“昭若”之“昭”是清醒明慎的意思。“虽有环官,燕处则昭若”即虽然身处安全闲逸之所,仍旧保持清醒明慎,而不轻浮躁动,是虽得“环官”之益,而自损其轻躁,以求免于因为不“静”所致之损。这是取法于“静为躁君”的表现。

“万乘之王,以身轻于天下”是反面的内容,是有悖于大道的表现。其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其中的“以”字。“以”字的运用,突显了主动的意味,即君王之所以轻于天下,并非是外力所致,而是其自轻的结果,而不是“王”原本就应当轻于民。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就是一个“王”者,一个管理者“以身轻于天下”的后果,简单的说就是,失去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根本,以及相应的对局势的掌控能力。

韩非子在他的《喻老》篇中,曾经引用了赵武灵王的故事,来解读这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我们今天也不妨借助这个故事,来理解一下“持重有静以无为”,对于一个管理者的重要性。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赵、韩、魏三国都从周威烈王那里得到了侯爵的封号,因此都是侯国。 赵武灵王赵雍是赵国中后期的一位重要的君主,也是赵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王。

赵武灵王的前半生是无比辉煌的,他的父亲赵肃侯在位时,赵国在与周边魏、楚、秦、燕、齐等国的征战中不落下风,俨然成为北方的霸主,但是英年早逝,赵武灵王15岁登基,这五个国家派出精锐部队前来吊唁,其实就是想伺机灭掉赵国。15岁的赵雍沉着应对,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化解了危机。

之后他又将战略重心从中原争霸,转向了对长期困扰赵国发展的匈奴,山戎等游牧民族上,进而开始了著名胡服骑射,创立中国历史第一支骑兵部队,并依靠它,在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所向披靡,连战连捷。不仅开辟了广大的疆土,也进一步确立了赵国在北方的霸主地位。可以说,他是一位典型的大有为的君主。

但是,他的后半生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赵武灵王的原配夫人是韩国的公主,而且两人育有一子,按说这是嫡长子,应当就是未来的太子和国王。可是后来这位韩国公主早死,赵武灵王在他30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位叫吴娃的女孩,也给他生了个儿子,同样这个吴娃后来也早早的去世了,吴娃在生前可谓一无所求,只是临死请求赵武灵王让她的儿子做太子。这个武灵王居然就答应了。后来又在自己正值壮年之际,也就是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他42岁的时候,将王位禅让给了这个新太子,自称“主父”做起了太上皇。因为他不仅一生酷爱征战,而且还构想了一个伟大的计划,那就是通过扫荡北方的匈奴,从当时尚且不算强大的秦国的侧后方发起攻击,一举灭掉秦国,然后在合秦赵两国之力,去灭掉其他的诸侯国。

在他扫荡了胡虏之后,回来看到朝堂之上,弟弟高高在上地朝南坐着,而并没有任何过错的哥哥——旧太子,在下面恭恭敬敬地朝北站着,又觉得既对不住死去的王后,也对不住眼前的旧太子,于是就又想跟已经做了赵王的小儿子商量,能够不能把赵国一分为二,封他的哥哥老太子为代王,兄弟二人分而治之。

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了,一是就有了“沙丘宫变”,一代英主竟然被自己的儿子饿死在宫中。死的时候才45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武灵王的死,是其一连串的错误造成的,首先是轻易的废立太子,这是对规则的破坏,属于不能持重的范围;其次又在自己的壮年,轻易的放弃王位,更是“轻”的表现;之后又要随意的调整国家的政治结构,更是典型的既轻又躁的行为。如此连续的调整政策,显然是躁而不静,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又都是出自他自己的一己私愿,与对大道的顺应,没有丝毫的关系,是完全的有为而不是无为。

所以,他必然要会失去作为一个君主的根本,以及相应的对局势的控御能力,当然他失去的更多了一点,还有自己的生命,以及他那个伟大的统一中国的梦想。

透过武灵王的悲剧,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王者,或者一个管理者,所持之重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让人不敢或者说无法违逆的道义之重,真理之重。比如,在当时被广泛认同的嫡长子继承制;比如,在他的权威帮助下,在其幼子与老太子之间,已经重新构建起来的尊卑秩序等等。这些就是圣人所执的那个“一”,可惜赵武灵王只是个战士,不是个圣人,所以虽然大有为,但终究不能成就其梦想。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赵武灵王的性格的话,我想应当就是“张扬”,而这恰恰是一个领军者性格中的大忌。


推荐热读《原易》,《周易》解读力作,读易必备工具书

推荐朱东老师国学微课堂《三字经精读深解100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国粹美尚微店查看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