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昵称535749 2015-09-26

2015-09-25 15:00 | 豆瓣: 

好莱坞主流娱乐片不同,科恩兄弟(乔尔·科恩伊桑·科恩)的影片带着魔幻色彩和黑色风格,其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法、夸张变形的人物塑造以及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营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科式”影响世界。

通过对科恩兄弟的作品进行分析思考,透过影片外在的喜剧以及离奇怪诞的故事架构可以发现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即与同时期其他电影作品比具有明显的作者主义风格。两兄弟特别偏爱有罪之人,影片中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男性,同时都有一些小偷小摸等不良嗜好,甚至有的影片(如冰血暴, 1996)是以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漫画人物性格,描摹离奇故事等方式使得科恩兄弟的影片总是带有童话般的间离效果和戏剧风格。尽管看似童话并不时引人发笑,但其作品并不肤浅。兄弟俩在讲述离奇怪异故事的同时也不忘通过幽默和嘲弄来隐喻社会百态。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电影冰血暴

科恩兄弟被称为电影界的“漫画家”,这一点从他们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便可得到证明。他们的影片中无论是小市民还是大富翁,性格的某一面都会被放大并突显出来。科恩兄弟从普通人身上抽离出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进行艺术加工,使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一个小配角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他们近似漫画般的性格充分体现了“科式”风格,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普通人形象能产生无穷能量”。通过小人物真是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借助或喜剧或黑色的表现手法,在幽默和讽刺中、在轻快的笑声与冷静的思考中完成形象的塑造。科恩影片中的主角都是普通人,甚至是边缘人,一些被社会遗弃或忽视的人群。他们或是越狱而出,或是一心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没有显赫的头衔和社会地位,更没有耀眼的业绩,整天为最基本的生活忙碌。通过刻画这些平头小人物,观众从片中的人物发现了生活的乐趣。即使他们有着某方面的缺陷甚至罪过,但仍然可以唤起观众的同情和喜爱。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

这里我想以《影子大亨》为例,因为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科恩兄弟最无厘头的作品,每个人物都新颖、玄幻、完全具有娱乐效果。这部影片区别于科恩兄弟的其他任何一部电影,他们其他的作品更像是为观者建立一座迷宫,让观者的思想跑在前面,去拿着手电筒找路。而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像魔鬼似的经历充沛。不可思议的科恩兄弟在视觉从头至尾具有迷人、强烈的吸引力。这让我想到了作者电影的几个重要元素:不用摄影棚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成眠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的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拍摄、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而这部电影看似应该是科恩兄弟为数不多的大制作了(至少从场景和美工的设计上,投资一定不少),他不仅建立一个新的世界观,延续上周的发表,男性角色,仍然都是神经质。没有正常的。

首先来说主人公,用屁股想也知道,一定是小人物,衰到不行的小人物。他发明了呼啦圈。然后我查了资料:

美国玩具业大亨、呼啦圈之父阿瑟·梅林。因患早老性痴呆症于2002年6月29日与世长辞,享年77岁,但是他的名字如同他给人们带来的飞盘和呼啦圈等玩具一样,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梅林和他儿时的伙伴理查德·克奈尔于1948年创建了Wham-O玩具公司,他们以弹弓起家,因此把公司命名为Wham-O,意即弹弓弹出子弹后发出的声响。Wham-O后来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从弹弓、飞镖到其它各种体育用品应有尽有,成为知名的玩具公司。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Wham-O公司创始人 阿瑟·梅林

原来这个小人物是有原型的。这里不深挖了。我想说说那个“圆圈”有时候一个在纸上的圆圈所代表的不仅仅就是我们能在纸上看到的一个圆圈那么简单,它有可能是让世人所震惊的东西,是并不局限于任何纸张的介质。这个圈也代表了世界,时间就是金钱,金钱控制经济,而金钱控制世界的圆圈里。谁可以逃出去?主人公?他的对手?女记者?显然他们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在我看来,有两个人逃出去了,一个前任董事长,另一个而是维护钟表的工人。前任董事长白手起家,爬到巅峰,纵然一月超脱自由,而钟表工人不问便知天下事,隐藏于人群中,无欲无求,只是维护时间的精准,而这二人以及那群看似白痴的股支持了整家公司。科恩兄弟善于制造黑色,不管是黑色幽默,还是讽刺,只要他们接触过的,一律蒙上一层黑色的面纱。电影中充满了由各种精美细节所组成的讽刺,精致的打字机再次出现,变成了报社的武器。一支铅笔旁边不再是厚厚尘土,而是空无一物的桌子抽屉,巨大的钟表不是为了行人的需要,而是代表着“Hudsucker Time”,记者股票涨跌的仪器外层玻璃罩永远闪耀着光芒,它永远被放在画面中黄金点的位置。想到这,我突然想到了王家卫,他的作品也经常会出现电话、钟表、电视机、还有数字。看来大师级的作家导演,都希望通过这些小细节来表达一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科恩兄弟的作品讲究构图,讲究布景,讲究道具,讲究细节。看招聘启事的人不可能按照高矮胖瘦排成三角形,蓝色信件的信使也不会再画面中线寻找下一个信使。所有的细节都体现在犹太人的考究,科恩兄弟是美国社会中的上层人物,但他们永远立足小人物,考究的黑色幽默和讽刺,同样掏出圆圈的还有科恩兄弟。他们的作品一直在被模仿,从没被超越~

回到圆圈,看完整部电影,给我最深感受的就是我们怎么去看眼前的失败和成功、失意和得意。我们每个人都非一帆风顺,我们每个人都层试图努力改变自己,都有过理想和抱负。每个人长大都渴望成功、名利双收,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或多或少被金钱和权力冲昏头脑,我们每个人都是功利的。上帝不也是在最求高高在上么。谁要挑战他的权威就会被灭族,想想巴别塔。但这一切就是一个轮回。一个圈,没有终点,没有起点。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个没有答案的永久哲学问题。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影片中的key word:圆圈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影片中频繁出现的各种符号与考究的空间设计

无疑影片中的副总和维修工他们是邪恶的化身,看看副总站在破碎窗户的那个画面,俯视一切,头上一团罪恶的火焰,熊熊燃烧。充满欲望的眼神,告诉了我们一切。修理工看似和主人公无冤无仇,或许是仇富?但是欲望如果不能控制,就是更悲惨的下场。

电梯工,一直喋喋不休,他不想就此虚度一生,渴望成名,这样的人有着巨大的投机心理,很会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社会中很多人不就是这样的么

守钟楼的黑人老伯,无疑是这部影片的先知,他默默无闻,却说出了世界真理:时间就是金钱、金钱推动经济、经济转动这地球!


逆流而上的科恩兄弟

请注意图中破碎玻璃的形状:一团燃烧的火焰

最后我向科恩兄弟致敬,因为我终于知道看过现代很多经典作品的画面究竟是在向谁致敬了。这些无疑是对科恩兄弟最大的肯定。不管别人对我们自认为很“明智”的想法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依然有那股冲劲想要去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对的。尽管结果不一定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至少我们尝试过。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