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卦】唐诗里哪些植物最有故事

 青梅煮茶 2015-09-26

还记得潘富俊老师吗?对,就是那位读了唐诗、认植物的植物达人。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翻到上期“一卦”《他读了53000首唐诗,数出379种植物给你看》,来重温一下。今天潘老师又来了,详细说说唐诗里的那些个植物究竟有哪些门道。



台湾植物学家,前台北植物园园长

著有《诗经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

《草木情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等


唐代植物达人排名表


唐代有哪些诗人?相信小学生都能报出一大串,可是如果接着问:哪几位唐代诗人最热爱植物?相信小学生都傻眼了——这个知识点太冷了!于是潘富俊教授列出一张排名表:


第一名:白居易,208种

第二名:杜甫,166种

第三名:韩愈,129种

第四名:柳宗元,105种


好熟悉的名字,都是诗人里的战斗机有木有!值得提醒的是,柳宗元之所以没跻身三甲,吃亏就吃在留下的诗太少,仅158首,数量落了下风。可如果按植物的出现频率算,他是当之无愧的冠军。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能只追求GDP的数量,更要强调质量(好励志)!


那么,唐代诗人最爱描写哪些植物呢?


泽兰


兰,一直是古代文人的最爱,潘教授说,从先秦至南北朝,它是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植物,总计465次。到唐代,文人一如既往地爱兰、种兰。


然而注意了:诗人笔下的兰很可能并不是兰花,而是泽兰!



泽兰和兰花


泽兰,顾名思义,生长在水泽、沼泽旁。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兰花,属兰亚科。根本不是亲兄弟啊原来!


说起泽兰的俗称,大家很熟悉:香草。自从屈原在《楚辞》里用香草来比喻好人,古人就认为它是高尚的植物,只有君子才有资格佩戴。大名鼎鼎的“兰亭序”的那个兰,指泽兰。而兰亭,就是君子们聚会的场所!


唐诗里经常提到泽兰,如:


蓝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张九龄《感遇》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李白《鹦鹉洲》


桃花


唐朝人爱桃花(没有其他含义),是有目共睹的,什么“桃李开花日”“仙桃正发花”“两岸桃花夹古津”……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这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潘教授告诉我们,桃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属蔷薇科,栽种三年即可开花、结果,而且花朵娇美养眼。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桃树和桃花当作观赏植物。




不过,诗歌里的桃花并不都是那么美好的。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任用刘禹锡、柳宗元等开启“永贞革新”。不久革新失败,刘禹锡等遭贬,流放到偏远地区。过了十年,刘禹锡才奉召回长安。一般人遭受这番波折,就老实过日子呗,可刘先生偏!不!刚回来他就写了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不就看了桃花表达下心情吗,这跟今天小清新玩自拍没区别啊。图样图森破!刘先生其实话里有话:玄都观里上千株桃树,都是我去后栽种的(翻译:你瞧瞧,朝廷上那么多混日子的,都是我被贬后提拔上来的啊。)


那可是唐朝,谁都会写几句诗,还读不出刘禹锡啥意思?于是朝廷做了一个一点也不艰难的决定——继续贬!又过去了好些年,刘先生,哦不,刘老先生才又被召回来。



刘禹锡:命犯桃花,怪我咯?


然而并没有完。一回来,刘老先生故地重游,又去了玄都观,而且,又赏桃花了,而而且,又写了首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此时此刻,桃花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不过潘富俊老师很淡定的。他淡淡地推测,桃树种下十年后开始衰败,所以,从刘禹锡第二次被贬到重回长安发现桃园已荒废,差不多也相隔十年。


松树


在古人眼里,松具有强韧的品质,孔子就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都曰过的事,不写进诗,像话吗?所以唐诗里经常提到松。据潘教授统计,《唐诗三百首》里松出现了25次,完胜其他植物。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

——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由于松种类繁多,原产地在中国的,就多达22种,再加上10个变种,要分清谁是谁还真不容易。不过潘教授认为,安史之乱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诗人也大多生活在北方,因此,唐诗中的松可能是油松、白皮松或赤松。



著名的黄山松


到宋代,南方崛起,江南地区才子辈出,他们笔下的松,更可能是在南方广泛分布的马尾松。


韭菜


有没有搞错,蔬菜也能写进诗里?是的!潘教授告诉我们,韭菜是我国传统食用植物,最晚从周代已开始种植。每到春季,古人还用韭菜祭祀呢!《诗经》中就有相关记录。


唐诗中最著名的和韭菜有关的诗,出自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水嫩嫩的韭菜,要不要吃


读到这里我们有疑惑了:“剪春韭”是什么鬼?潘老师说,那是一种烹制韭菜的方法,即手持韭菜末端,将另一端放进盐水里煮,再剪掉末端,投入冷水中。这样做出来的韭菜,清脆可口。你要不要试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