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闺怨四首

 王春法 2015-09-26

绝句*送夫国外务工

别家难定几年长,夫妇肩头哭一场。

儿小不知其中味,匆忙解劝拉衣裳。

绝句*春怨

村中少妇美娇娘,辜负春光懒起妆。

一句阿哥知失口,悔催夫婿远家乡。


七律*留守怨

近送娇儿远送郎,青春独自守爹娘。

爱人异地谋生苦,孩子家中作业忙。

闲看鸳鸯屏戏水,静依床帐感凄凉。

手机更唤身心累,梦里肩头哭一场。

七律*留守妇女

开春五谷不青黄,妻守家门念远乡。

怜子城中添衣暖,思郎电话道情长。

事忙无暇观新月,闲静真心哭孟姜。

寂寞夜深生悔意,天明又寄用时裳。

  


2025.1.10赏析

七绝 送夫国外务工

别家难定几年长,夫妇肩头哭一场。

儿小不知其中味,匆忙解劝拉衣裳。



**海外离愁:一曲送别绝句的深情演绎**
在那片古老而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诗词犹如情感海洋中最精致的贝壳,以寥寥数语,细腻地雕琢出人生的斑斓画卷,悲欢离合的交织乐章。此刻,让我们携手步入一首由当代诗人王春法精心雕琢的绝句殿堂,以此为舟,深入探寻一段关于依依惜别、家庭温情以及生活与梦想相互交织的动人叙事。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温馨而质朴的家庭画卷,那是一对青春洋溢的年轻夫妇,宛若初升的朝阳,洋溢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仿佛一叶扁舟,虽摇曳于波涛之间,却心怀家国,志在四方。
为了让家人的笑靥如花般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了让那扇被岁月轻抚、略显斑驳的老旧木门后,藏匿的小院能重焕生机,绽放出春天般的绿意与希望,他,这位怀揣梦想的勇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远行的征途。
此情此景,恰似一首深情隽永的绝句,缓缓铺陈开一个普通家庭悲欢离合的细腻纹理,让人在字里行间,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情感。正如诗中所言:“别家难定几年长,夫妇肩头哭一场。儿小不知其中味,匆忙解劝拉衣裳。”别家归期难卜度,年岁几何惹心伤。夫妇肩头泪滂沱,似细雨绵绵织成行。稚子懵懂无知,误以为爹娘争执相向,于浑然不觉间,稚手牵扯衣襟,懵懂劝慰双亲莫再逞强。”它以一种淡雅之笔触,轻轻勾勒出一幕妻子泪眼婆娑,依依不舍送别夫君远赴重洋、勤工异邦的凄美图景。字里行间,那离愁别绪犹如滚滚江水,奔腾不息,滔滔不绝,缠绕心间,挥之不去。这一幕,既是对生活无奈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家庭深情厚谊的深刻颂扬。不仅仅是对一次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百态的一次深刻剖析,一次灵魂深处的触动。
这首诗,虽篇幅简短犹若精金美玉,却恍如深邃夜幕里熠熠闪耀的璀璨星辰,意蕴深远,绵延不绝。

  



七律*留守怨

近送娇儿远送郎,青春独自守爹娘。

爱人异地谋生苦,孩子家中作业忙。

闲看鸳鸯屏戏水,静依床帐感凄凉。

手机更唤身心累,梦里肩头哭一场。

《七律·留守怨》是一首深刻描绘留守妇女内心情感与生活状态的古典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亲人远离、孤独守候中的复杂心境。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首联“近送娇儿远送郎,青春独自守爹娘”,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留守。诗人以“近送”与“远送”两个动作,勾勒出了一幅依依惜别的画面,既表现了主人公对儿子和丈夫深深的不舍,又暗含了生活的无奈与辛酸。青春年华,本该是享受爱情、家庭温馨的时光,而主人公却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这份孤独与牺牲,让人不禁为之动容。颔联“爱人异地谋生苦,孩子家中作业忙”,进一步展开了留守生活的艰辛。爱人因生计所迫,远赴他乡,其间的辛苦与思念,只能化作夜深人静时的无尽叹息。而孩子,虽然年幼,却也懂得父母的辛劳,在家中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作为对远方父母的慰藉。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主人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颈联“闲看鸳鸯屏戏水,静依床帐感凄凉”,转而描绘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愁。鸳鸯戏水,本是幸福美满的象征,但在主人公眼中,却成了触景生情的催泪剂,提醒着她自己孤独的处境。静依床帐,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凄凉与寂寞更是如潮水般涌来,难以排遣。这里的“闲看”与“静依”,既是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其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尾联“手机更唤身心累,梦里肩头哭一场”,则将笔触深入到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信息时代,手机成为了连接远方亲人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负担。每当夜深人静,思念如潮,主人公总会拿起手机,试图通过视频通话来缓解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但往往换来的却是更多的疲惫与无奈。梦中,她仿佛又回到了与亲人团聚的时光,但醒来后,却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这一联,既是对主人公生活现状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其内心痛苦与挣扎的深刻揭示。整首诗,以留守妇女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亲人远离、孤独守候中的复杂心境。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有对主人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既有对内心孤寂与哀愁的深刻揭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如“鸳鸯戏水”与“独自守爹娘”的对比,既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又暗示了其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又如“手机更唤身心累”一句,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情感的碰撞,展现了主人公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挣扎。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将留守妇女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感受主人公痛苦与挣扎的同时,也思考着社会的现实与人生的意义。综上所述,《七律·留守怨》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古典诗词。它以留守妇女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亲人远离、孤独守候中的复杂心境。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有对主人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既有对内心孤寂与哀愁的深刻揭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留守妇女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更是对人性、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