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路上丝绸之路在亚洲大陆上的终点,土耳其很重视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保护与宣传,从1997年开始至2014年,土耳其陆续发行了一套七枚的丝绸之路系列纪念银币。 1997年?第一枚“中国长城”(?in Seddi)发行,发行日期没有查到,银币采用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1000000里拉,直径38.61mm,重31.47g,齿边,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最大发行量5000枚,实际发售量4273枚。 银币正面主图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方文字是“中国长城 公元前3世纪 6000km”,下方文字是“统治者秦始皇”及面值与年份。此处长城有可能是八达岭长城,具体的还需要高人来考证。 银币背面主图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下方飘带上左半段写着“秦始皇”,右半段是土耳其语和英语的“兵马俑”,在飘带右侧有设计师签名,飘带下方是造币厂的厂标。 背面图案应该是参照秦岭兵马俑1号坑进行设计的。兵马俑所在地西安,同时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以这样一枚银币开始了丝绸之路这一系列也算是实至名归。另外这枚币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币的正反面都没有“土耳其共和国”的国家铭记,这在土耳其纪念币发行史上也是仅见的一例。 第二枚币“吐鲁番-维吾尔”(Turfan-Uygur)?发行于1999年,日期也没有查到,同样采用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4000000里拉,直径38.61mm,重31.47g,齿边,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最大发行量5000枚,实际发售量1263枚。 银币正面主图是一张打开的羊皮卷,卷首是土耳其语“2000年的旅程-丝绸之路”,卷尾是英语“丝绸之路”,图卷上是欧亚大陆的版图,绘有来往的驼队、丝绸之路上各地的建筑与地名,经仔细辨认,这些地名分别是中国、西安(长安)、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喀什喀尔、撒马尔罕、布哈拉、阿什哈巴德、波斯、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恰纳卡莱、威尼斯,当然还有吐鲁番。在卷轴下部西去的驼队的右下方有设计者签名。羊皮卷外环上方是“土耳其共和国”字样,下方是面值与年份。这样的正面设计从本枚币开始基本上固定了下来,后续各枚币除了布局稍有调整外,每次只是在面值、年份和“吐鲁番”的位置发生变化。 银币背面主图是狗追兔子,人射猛兽的古代骑马狩猎的图案,上方文字为“维吾尔地区的丝绸之路”,下方文字为“维吾尔人狩猎场景”。 银币背面图案的考证很曲折,起先我以为这应该是一幅壁画的场景,但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结果,沮丧之余使用了特殊的搜索条件后这居然是一件古代织物上的图案,这件织物是1973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19号墓的唐代烟色地狩猎纹印花绢,长42cm,宽29cm,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第三枚币发行于九年后的2008年5月21日,主题为“吉尔吉斯斯坦”?(K?rg?zistan),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40新里拉,直径38.61mm,重31.47g,齿边,正面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背面设计者是Tekin GüLBASAR,最大发行量5000枚,实际发售量971枚。 银币正面与第二枚相比增加了外环,国铭、国徽及面值分布其上。原吐鲁番的位置变为了吉尔吉斯斯坦字样,设计者签名从西行驼队下方移至驼队后方,签名下增加了造币厂厂标。 银币背面主图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古代遗迹,上方文字为“丝绸之路 吉尔吉斯斯坦”,下方文字为“乌兹根的古迹与塔楼”,在建筑物右下角有设计师签名。 乌兹根是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奥什州的一座小城,公元前二世纪初见于中国汉代史书,历史上曾是黑汗王朝的首都,币面上的建筑是12世纪黑汗王朝的一座陵墓,此建筑也同样出现于吉尔吉斯斯坦50索姆纸币的背面。 2008年12月29日,第四枚币“乌兹别克斯坦”?(?zbekistan)发行,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40新里拉,直径38.61mm,重31.47g,齿边,正面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背面设计者是Tekin GüLBASAR,最大发行量5000枚,实际发售量782枚。 相比上一枚币,银币正面仅将“吉尔吉斯斯坦”改为了“乌兹别克斯坦”。 银币背面同样是选用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古代建筑,币面文字为“丝绸之路 乌兹别克斯坦 四塔清真寺”。 银币背面这座有四个塔楼的清真寺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布哈拉市,布哈拉是丝绸之路上一座古老的城市,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亚最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都统治过这座城市,它是中亚伊斯兰教学术重镇,城内留存有大量古代伊斯兰风格的建筑,1993年布哈拉被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有四个蓝顶塔楼的清真寺是布哈拉大量古建中并不起眼的一座,之所以被土耳其设计师选中,大概是因为它是一座苏菲派的宗教建筑吧。 第五枚?发行于2012年10月23日,主题为“土库曼斯坦”(Türkmenistan),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50土耳其里拉,直径38.61mm,重31.10g,齿边,正面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背面设计者是Tekin GüLBASAR,最大发行量2000枚,实际发售量548枚。 银币正面较上一枚的变化除了“乌兹别克斯坦”变为了“土库曼斯坦”,外环的“土耳其共和国”也从单一土耳其语变为了土英双语,星月国徽移至顶端。 背面为土库曼斯坦的古建筑,上方文字为“丝绸之路 土库曼斯坦”,下方文字为“苏丹桑贾尔陵”。 苏丹桑贾尔陵位于土库曼斯坦东南部马雷州的梅尔夫古城,东汉班超平定西域时既有对此城的记载,史称木鹿,是丝绸之路上连接撒马尔罕与巴格达的要冲城市。公元12世纪起为突厥人的塞尔柱帝国所统治,1221年为托雷所率之蒙古大军攻破,破城后遭蒙古大军屠城,城墙被夷平,从此没落。1999年梅尔夫古城成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艾哈迈德-桑贾尔是12世纪上半段的塞尔柱帝国苏丹,武力征服了土库曼斯坦的土地,死后葬于梅尔夫,苏丹桑贾尔陵在苏联时期被漠视,逐渐颓败。因土耳其源出于塞尔柱帝国,故而在苏联解体后土耳其协助将该陵墓被修复并被加以保护。 第六枚银币发行于2013年11月8日,主题“伊朗”?(?ran),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50土耳其里拉,直径38.61mm,重31.10g,齿边,正面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背面设计者不详,最大发行量2000枚,目前仍在销售期中。 正面的“土库曼斯坦”变成了“伊朗”。 背面是伊朗的巴姆古城,上方文字为“丝绸之路 伊朗 巴姆城堡”。 巴姆古城遗址位于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的巴姆郡,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筑群,这个坐落在丝绸之路上的巨大城堡大约兴建于公元前500年,并一直使用到1850年。整个巴姆古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要塞城市,但由于其核心部分是看上去像一个城堡且这个部分又最为出名,因此巴姆古城也被叫做巴姆城堡。2003年12月26日,巴姆城堡连同古城其他的大部分建筑在巴姆大地震中被完全摧毁。2004年巴姆城堡成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 继续向西到达终点土耳其,2014年7月31日,第七枚银币“土耳其苏丹汗驿站”(Türkiye Sultan Han Kayseri)?发行。925银氧化工艺制造,面值20土耳其里拉,直径38.61mm,重31.10g,齿边,正面设计者是Hakk? Baha ?AVU?G?L,背面设计者不详,最大发行量2000枚,目前仍在销售期中。 正面面值由50里拉变成了20里拉,“伊朗”变成了“土耳其”。 背面是苏丹汗驿站的内景,下方文字为“丝绸之路 土耳其 苏丹汗驿站”。 安纳托利亚高原过去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地点,在土耳其境内现在仍保留有40多座古商旅驿站,苏丹汗驿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苏丹汗驿站位于阿克萨赖省,是科尼亚到卡帕多奇亚路径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始建于1229年。驿站坚固的外墙和宽大的大门让其看起来极像一座堡垒。驿站的庭院是露天的,庭院四周有很多供商人及其牲畜和货物休息、存放的房间和畜栏,由于当时大部分交通工具都是骆驼,所以土耳其至今管这些驿站叫做“骆驼宫”。在院子的正中间,有一座2层楼的建筑,是个小型的清真寺。两侧的开放式回廊以前是供往来的客商在此摆摊,也方便往来驼队补给。边角有楼梯可以上到驿站城墙顶部,探测敌情进行防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