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漫话中秋节

 育则维善余言 2015-09-27

 


  今天是中秋佳节。中秋节是我国四大节日之一,流传十分久远。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有关中秋节的点点滴滴。祝大家月圆人圆,永远幸福美满!

▲中秋节因何而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国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老照片里的中秋节


▲中秋风俗: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拜月、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就十分流行,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从而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大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古代还有祭拜月神的风俗,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明清时期,月神形象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拜月


▲中秋风俗: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传说朱元璋要领导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既是传说,就未必是真的,但这说明当时月饼已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祭祀完月神之后,月饼就成为一种美味的食品。后来,月饼成为了不依赖于祭祀的节令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老照片里的中秋节


▲中秋风俗: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爷,是旧时人们对高贵人的尊称,进而引申到对神的尊称。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城中秋节时多用泥抟成兔形,穿着衣服戴着帽子好像人一样地蹲坐着,儿女们对他祭拜。”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骑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剃头师父,或是缝鞋的、卖馄饨的、卖茶汤的,不一而足。


  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得极为热闹。



△供兔儿爷


▲中秋风俗: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在广东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据传这种习俗亦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汉人反抗元朝的暴虐统治,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如烽火台点火。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在《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中记载,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烧瓦子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