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诗词世界》2011年第三期 卷首语

 田牧 2015-09-27

《诗词世界》2011年第三期 卷首语
郭云

 

浅谈诗内功夫与诗外功夫的辩证统一关系。
  诗内功与诗外功在我国古典诗词发展史上一度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尤其在宋代几乎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以致影响到宋以后的各个朝代。
所谓诗内功,即炫耀书本知识,以文为诗。如同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里批评的:“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主要代表人黄庭坚讲到:“老杜作诗……无一字无来处。”“古人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重说理,轻抒情,重死法,“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重用典等便是诗内功的主要表现。
所谓诗外功夫,陆游在总结他的创作经验时讲:“诗材满路无人取”,“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杨万里也有不少论述:“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哦诗只道更无题,物物秋来总是诗”。(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这些论述都强调了诗材的来源和感物兴情。严羽更是旗帜鲜明独树一帜,在他的《沧浪诗话》中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主张理在诗中反对用诗来纯粹论理。
这就是说,诗要做到“动天地,感鬼神”,“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境界,不是靠书本能获得的。这显然是指自然之景物,人类的社会活动,诗人的生活实践是诗之素材渊源不断的源泉。
姑且不多谈古人之论,今人作诗一方面如何正确吸取古人的经验,更重要的要站在时代的峰巅上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从艺述角度看还是从哲学角度看以及从创作经验看,两者都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作用,互为影响,互为推动。我们应积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依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读死书,把书本知识作为教条,固守陈规,词有出处,炫耀文才,议论法理等不仅违背了做诗的审美规律,也背离了读书的宗旨。我们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与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诗属于想象艺术,是通过诗人的语言艺术对生活、社会、自然的景物,用比兴等艺术上的加工,把诗人的感情融汇其中,塑造出一个新的意境(境界)还原于读者,感染读者,打动人们的心灵,这便是诗的功效,是“感物吟志”、“吟咏情性”、“诗言志”的本质特征。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讲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慝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诗内功与诗外功的有机联系,坚持形象思维创造出如同陶公《饮酒》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毛主席《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佳句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