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旧联书经眼录(续 之十六)

 江山携手 2015-09-27
                                古旧联书经眼录(续     之十六)
31、《楹语享帚》,郑丰稔著,油印本,32开小册子,有自序、武夷(某氏)衷幹序、武夷(蓂阶)彭赞尧跋,无油印时间。为郑丰稔的自作联拾遗汇编,因处兵荒马乱年代,其作品多毁于战火,这点属于幸存品。分庆贺、哀挽、寺院三类,末附“藏晖室诸友(丘复等8人)题句”。其挽孙中山、黄兴、陈其美联较有价值与独特。
关于汇编时间(序、跋末亦未落时间),据彭赞尧跋文依稀可知,约编印于1941年。彭赞尧跋云:“郑先生出手册一本,联语数十对……今敝邑修志,与先生同事编辑之缘,先将杰作付之梨枣,以惠后学”。
彭赞尧字蓂阶,跋末署武夷蓂阶彭赞尧。据查,彭赞尧是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故其署武夷)人,清末秀才,先为教,后从政,1922年春曾创办本县五夫镇高等小学,曾为崇安县府科长,四十年代为邵武县代理县长。其77岁做寿,诗约闽北政界与学界贤达众望,编有诗集《式荆堂寿诗约选》。郑丰稔纂成《崇安县新志》是1942年初,因此彭赞尧跋说他与郑同修崇安志时,拟将郑的联稿付印,时间应该约为1941年。
         作者简介
郑丰稔(1873____1953-1),字笔山,乳名兴照,福建龙岩龙门赤水村人。年青时从学廖心一、连襄臣等岩中名师。24岁考取岩学第二名, 25岁乡试中第。次年暂停科举赴福州进全闽师范学校,毕业后充任龙岩中学监学兼经学教员,并被选为教育学会会长、去毒社社长、谘议局首届候补委员。26岁以后,任直隶州州判、江西高等审判厅民庭推事、福建临时省议会议员、副议长、福建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主持省宪并召开省宪临时会议组建制宪筹备处,一度任代处长,临时参政院参政、代行议长。1932年,离开政界,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38年开始从事地方志编纂与研究,历时十年总纂《泰宁县志》《南靖县志》等闽省八邑志书。
-

32、《楹联类聚》,手抄本,萨嘉曦编,藏福建省图书馆。有自序、同里吴曾褆序。据萨嘉曦自序知,是萨氏于甲子年(1924)元旦,重新整理他1894年前后随父宦游齐鲁(父承钰1875年举人,受到李鸿章器重,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1892至1894年,任山东邹平、武城知县等)、以及自己任官与游幕河南20多年间,收录的见闻、阅读手稿。分名胜、园林、祠庙、刹宇、庆贺、哀挽、廨宇、学校、会馆、戏台、杂题、格言、投赠、集字、谐谑15类,全为收录的前人之作。让儿子们抄写一通,收藏于家塾俾以检阅。
据吴曾褆(字育庭,近代福建闽侯人,《福建乡土教科书》的鉴定者)序知,此《楹联类聚》手稿是他于6年后庚午(1930)冬至抄录(全部笔迹一样,应为吴氏手抄)。此抄录稿全为清代名人的挽联,如林则徐、杨仲恂、杨浚、徐宗干、曾国藩、左宗棠、金武祥等等之作。萨氏原稿是15大类内容,而抄录稿仅此一类,但吴氏序中也未说是摘录或选抄。因此,有可能是福建省图书馆收藏此稿仅此一部分,其它各类均佚失。但可惜的,萨嘉曦原稿15大类,内容应该多至几千乃至上万副作品,而今却不知去向了。
       编者简介
萨嘉曦(1874—1959),字多禧,号寄农,又号寄庐居士,福州人(民国海军总长萨镇冰堂弟)。为国学生,光绪末年任河南候补知县,钦加同知衔,赏戴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河南巡抚幕府。后辞官归里,不问世事,勤于研读,肆力于文章。与弟嘉榘承父志,家刻木板古籍近20种,以“敦孝堂丛刻”或“一砚斋”名之,所刊刻多先人著述。所著有《寄庐文稿》、《白华楼诗抄附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