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息痢中医特效最牛方---------中药+针灸

 神医图书馆318 2015-09-27

休息痢中医特效最牛方---------中药+针灸

1 拼音

xiū xī lì

2 英文参考

recurrent dysente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休息痢为病症名。指痢疾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之症[1]

见《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症因脉治》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内伤休息痢之别。因治疗失宜,或气血虚弱,脾肾不足,以致正虚邪恋,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

发作时,治以清热化湿为主,或兼补气血,或兼补脾肾,选用香连丸驻车丸、倪氏补理煎方等。

缓解期,可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等症,治以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为主,选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方;肾亏者用四神丸

本病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及局限性肠炎等疾患。

参见痢疾:

痢疾为病症名。为一种以腹痛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及痢下赤白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多为饮食生冷不洁或感受暑湿疫毒,致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感染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及某些肠道疾患有关。

临床上,依病因、症状的不同,痢疾分有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湿热痢寒湿痢疫毒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湿热痢者,下痢赤白相杂、腹痛后重肛门灼热,或兼寒热心烦口渴、尿赤等;

寒湿痢者,下痢黏滞白冻、喜暖畏寒、口淡不渴;

疫毒痢者,病情急重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痢下脓血多而粪便少,常伴高热神昏,剧烈腹痛;噤口痢者,多由湿热痢或疫毒痢演变而来,下痢赤白而呕恶不能食,症情较重;

休息痢者,病程日久,时发时止,时重时轻,便次较少。[2]

针灸治疗

天枢上巨虚等穴为主。

湿热痢加曲池内庭

寒湿痢加中脘气海

疫毒痢加大椎十宣;噤口痢加中脘、内关

休息痢加灸脾俞胃俞关元肾俞

此外,呕恶加内关;

里急后重加中膂俞长强

发热加曲池;脱肛百会、长强。

耳针

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下脚端神门、脾、肾等穴,酌情选用3~5穴。

急性痢疾用强刺激,每日治疗1~2次;

慢性痢疾用轻刺激,隔日1次。

水针

用5%葡萄糖液20毫升,分注两侧天枢穴,每日1次。[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