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额制为法官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司法责任制为法官划定了依法正当履职的界限,职业保障制度将提升法官职业的尊荣感和吸引力。 丹桂飘香的九月,在法官群体中激荡了将近两年的司法改革,除了员额制,最重要的另外两只靴子已经落地。一个是《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方案》《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另一个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员额制、司法责任制、职业保障制三驾马车如今并驾齐驱,充分体现了责任权利相适应的原则,今后必将对我国的司法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已成定势的司法改革,相信每一个法官心中都有一把法槌,敲打着自己的灵魂,考问着自己的选择。北京辞职法官张伟一句离职感言“我没有另一个青春洋溢的十年用来试水”,在法官群体中卷起阵阵风浪。如今仔细研读有关司法改革的所有文件,笔者认为,应该对司法改革充满信心,对法官职业充满信心,对依法治国充满信心。 一、员额制为法官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 从外部矛盾来讲,一些影响司法公信力和法院形象的瑕疵案、关系案、人情案甚至冤假错案时有发生,让绝大多数能依法公平公正审理案件的法官为极少数害群之马背上黑锅和骂名。而员额制就是针对司法公信力不高而开出的一剂猛药。中央政法专项编制数的39%,这是按照司法规律配置司法人员测算出的合理比例,目的在于从现有法官群体中选拔出最优秀、最专业、最忠诚的人员来办案,打造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实现“以法官为中心,以审判为重心”的法院人员配置模式,借此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唯公信力提高,司法才能被尊重,法治才能被信仰,虽此路漫漫,但非走不可。 从内部矛盾来讲,法院行政化管理模式弊端很大,优秀的法官只能通过行政职级的提升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优厚的待遇。而一部分拥有法官资格但在非审判业务部门工作的干警,工作压力远低于一线法官,却又占据着更好的行政资源。还有实行阳光工资后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形成了趋利的不良风气。员额制就是剑指此弊,要在法院内部形成人员分类管理模式,与之相配套的“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则是为专业素养高的法官另辟一条职业发展晋升之路。今后,法官之间比拼的是办案数量、质量以及专业素养,简而言之就是吃专业饭,拼真本事。 二、司法责任制为法官划定了依法正当履职的界限 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意见》之前,法官疑虑甚多,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追究让众多一线法官后背发凉。终身负责到底是个怎样的责任承担模式,会有怎样的边界,将由一批怎样的人来对案件质量进行评判,这些曾经的未知数如今均已明确:七种违法审判情形必须追责,八种情形不得作为错案进行责任追究,并配之以科学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明晰的审判组织权限和审判人员职责、有效的审判管理和监督制度等。 怎么追责?违法审判追责的程序是:一般由院长、审判监督部门或者审判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确有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情形的,先由法院监察部门启动追责程序,进行调查,查证属实的报请院长决定,并报送省(区、市)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议。 怕背黑锅?法官依法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组织和个人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过问和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应当分别按照《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予以记录、通报和追究责任。 不敢记录?法官受领导干部干预导致裁判错误的,且法官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应当排除干预而没有排除的,承担违法审判责任。这给广大法官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法官敢于对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过问和插手具体案件的人说不。你敢打招呼,我就敢记录,身为法官,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就是不得违法审判。守住了职业底线,也就等于守住了司法良知,守住了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职业保障制度将提升法官职业的尊荣感和吸引力 “法官也要养家糊口”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法官离职的理由。作为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年均办案超过300件的法官确实疲惫不堪。大量诉讼案件涌入法院,法官微薄的薪水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明显不成正比,法官职业吸引力大打折扣。而职业保障不外乎三个层面:一是工资收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通过了《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要对法官给予特殊政策,要建立与工作职责、实绩和贡献紧密联系的工资分配机制,要加大对一线办案人员的工资政策倾斜力度。二是职业发展前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通过了《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方案》,要建立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单独职务序列,建立与法官单独职务序列设置办法相衔接、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工资制度和单独职务序列相辅相成,目的在于鼓励法官办好案、多办案,鼓励优秀人员向一线办案岗位流动。三是职业尊荣感,这关乎法官的精神追求和法治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保障。《意见》专门就此作出明确规定,将加强法官履职保障,对恐吓骚扰法官等行为依法惩治,并将研究完善配套制度,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 司法改革的靴子已经落地,身为一名基层法官,虽然也历经了很长时间的困惑,但坚守的过程中始终难忘初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法官更像法官,通过提高司法公信力来维护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正是坚守岗位的法官群体所期待的。如果说离职法官认为“我没有另一个青春洋溢的十年用来试水”,那么希望更多的法官能用“十年的热血青春投身于司法改革大潮中”,勇挑重担,决不退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