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医的拨筋原理(转帖)

 邓超越梦想 2015-09-28


 一个治疗方法如果只是懂得去操作而不明其机理就好比自己只是一个工匠。而我内心深处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设计师而非一个只知道操作而不明理的工匠。近日在拨筋上有一些新的感悟,记录于此。
拨筋医理肇阴阳,
对称平衡是总纲,
阳温阴濡筋柔韧,
阳弱阴聚则结生,
诸痛在脏皆属心,
火弱失温寒湿生。
疼者冬也寒气收,
湿亦阳弱现筋急。
筋之结成皆寒聚,
阳不温通疼痛生,
拨筋之机在通阳,
阳通阴霾散无踪。
人体是一个对称平衡体,其生物力学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出现疼痛等症状。以前一直认为拨筋拨的就是肌肉韧带,而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在病人身上的摸索、感悟和思考,进一步体会到拨筋拨的是中医经络中的筋经,而这种筋平时隐而不显,调整掌控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只有在病态下才会表现出来。并非肌肉和韧带可以比拟的。在我们中医骨伤常常会提到一句话“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当然这是《黄帝内经》当中的一句话,学习中医的都应该知道这句话,只是骨伤提到这句话最多而已。“筋柔”气血才会正常流通,如果气血不能够正常流通了那么筋一定会失去正常的柔韧性,局部也会出现反应点--筋结,这个筋结点也就是导致气血不能正常流通的痹阻点。这个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看见杀鲤鱼的挑筋的就会明白,这个筋就像鲤鱼那个筋一样,像一根白色的细线。在我最近的感悟中,拨筋时在筋结的深层都会触及一条细长的筋,拨动这根筋的效果远远大于拨动肌肉和韧带。有很多疾病都会立杆见影,特别是一些急性的疼痛证,如腹痛,头痛等,只要点选准了立马可以收到显著地效果。

我认为筋是运行人体气血的,也要靠气血的温眴与濡养,人出现疼痛的原因就是阳气不足,或者它的疏布出现障碍,筋失去正常的温眴,则收引痉挛而产生疼痛。拨筋的目的就是让人体的阳气能够正常疏布于人体。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由软变硬的过程,人刚生下来时柔软无比,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逐渐僵硬,到死后完全是硬邦邦的僵尸一具。这也就是中医说的人的形体属阴,如果这个形体没有阳气的敷布就是一团死阴,僵硬的。当人体有了阳气后身体也就柔软而有了活力。少儿的身体为何柔软,就是由于他们是稚阳之体,阳气充沛之故。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阳气逐渐衰败,身体也就逐渐的开始僵硬起来。中医认为人的衰老与阳气有关,当然这个阳气也就是人体的精气(真气、气血),《灵枢。刺节真邪》中提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而这些精气就是濡养筋骨的。筋柔骨健,而这些精气又需要筋来输送到全身。正所谓“真元之气,散于筋膜者,凡人病筋挛者,皆失真元所致。”。只有筋柔软才会正常输送这些精气(人体的气血),如果筋缺乏了柔韧性,那么气血就会痹阻,痹阻就会产生疼痛。而人体一旦出现疼痛,其局部都是僵硬的,这都是由于筋不能正常敷布阳气的原因,这又应了中医的另一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了。痹阻日久则这个痹阻点就会形成筋结。临床治疗的关键亦是解决这个筋结,这个影响气血流通的障碍点,也可以称其为气阻点,筋恢复其柔则气血才会正常流通,人也才会健康长寿。治疗通阳则为首务,而拨筋就是为了通阳。
穴位配的对,止痛翻倍 
 

1、合谷——太冲: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2、内关——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3、中脘——足三里: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4、外关——后溪: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5、太溪——太冲: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6、足三里——三阴交: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