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否借手机给流浪汉,拷问的不只是善良

 HaiheLibrary 2015-09-28

“你是否愿意把手机借给流浪汉,让他在节日里给家人道声平安?”


最近,在腾讯网上看到有视频节目“挑”起这样一个话题。街头采访时,多数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当然愿意”。如果节目到此为止,只能算是个差强人意的“节日鸡汤”,让人对社会还普遍存在的善意感到些许温暖。



但耐人寻味的是,节目继续在街头验证大家的善良承诺。当两个“流浪汉”真的在街头徘徊,焦急地找人借手机的时候,此前普遍存在的善良秒变“善良的谎言”。多数被请求的人,甚至有些慌不择路地躲开。


前后悬殊的差异有些黑色幽默,却颇为耐人寻味。那些说“当然愿意”的人都去哪了?他们的善良难道只是虚伪地表白?设身处地地想想,也不尽然。面对采访提问的“当然愿意”,和面对现实流浪汉的“当然不愿意”,我相信都是路人的真诚反应,甚至可说是当下普通人的精准自画像。




面对举着话筒的提问,说出“当然愿意”并非虚伪,而是潜意识已经默认了一个前提:一个确实有困难的人来求助,相信没几个人会拒绝这种举手之劳的善良。面对现实流浪汉的“当然不愿意”,通常和善良不善良无关,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路人无法判断求助的对方,是真的单纯遇到难处的普通人,还是以此做幌子的、别有企图的歹人。


这视频对当下的世道人心,有着某种寓言般的揭示。善良像是一座座富矿,一直储藏在人们心里,只是似乎日趋恶劣的环境,让善良的发掘越来越难。对于张口借电话的流浪汉,我们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动作。正如我们不知道面对一个摔倒的老人,能不能放心大胆地去扶;正如我们不知道面对招手的路人,能不能将车辆减速摇下车窗……


社会信任为什么越来越难?因为有太多的风险提示、刻板成见,让我们甚至越来越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见惯了“扶人被讹”的新闻,无论现实有没有摔倒老人再去讹清白的路人,在一种刻板成见形成之后,路人面对类似事件时,第一反应可能都会是先躲开,然后视情况决定下一步的选择。人皆有自保自利的本能,苛责不借电话、不扶老人的个体,意义都不大,重要的是反思、减少普遍存在的刻板成见。


媒体的报道,对于普通人刻板成见的形成,有着不容回避的作用。在传统媒体为王的时代,传播学领域就有“拟态环境”的研究,指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作为一种有特定倾向的“象征性环境”,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而人们被影响过的认知和行为,又会对客观世界产生新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过去既强调媒体的责任,也强调受众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移动媒体,离不开虚拟的信息环境,但同时所面对的信息环境更为复杂。传统媒体之外,自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来源。一条微博、微信,一个朋友圈转发,都有可能被当成事实,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对某件事的认知和判断。但这些信息,如果未经核实,或者说只表达了真实的一个“切面”,信息接受者就可能被引入歧途。


所以,在一个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抵达事实到底变得更难还是更容易,并非很容易回答。多元的信息渠道,如果能让人更接近真相,能够客观、多维度地还原事实,会增进社会信任,能让生活更美好;但如果在偏见和嘈杂中相互影响,也可能撕裂共识、加剧猜疑,让生活更糟糕。有鉴于此,在这样一个时代,做一个坚定的“事实派”,殊为难能可贵。


当然,“事实派”不仅是对媒体的要求,也是普通人生活于信息时代必须培养的媒介素养。在万千信息中,找到靠谱的渠道、靠谱的信息,进行独立、理性的判断,是一种宝贵能力。若凑巧成为新闻当事人,能够有意识客观讲述、去伪存真,更是一种宝贵能力。时时锤炼这样的能力,不仅是更好地帮助别人,也是更好地实现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