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像爱吃糖果那样爱上读书

 JWMBABY 2015-09-28

  

  这是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爱上读书的文章,奶爸看了后感觉真的非常棒,完全可以借鉴的实际操作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更多的粑粑麻麻们有帮助。

  引子

  “写写关于孩子读书的那点事儿”——这是幼儿园老师给家长留的作业。

  老师留作业的时候,家里一片忙乱,小希爸爸做手术住院,我陪床照顾已经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回家。

  别说每天固定陪伴小希的亲子阅读,就连孩子日常的起居规律都被打乱。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孩子会怎样啊?

  晚上,小希打来电话,这几天,她自己把以前读过的关于生病住院的书又拿出来读了一遍,鼓励爸爸要勇敢,叮嘱妈妈要像医生一样专业地照顾爸爸。听完电话,心疼,感动。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

  即使独处,也能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读书中获得安静的力量,一个五岁半的孩子做到了。

  在医院陪床的几天里,我用手机的记事本功能,回忆记录了小希的阅读点滴——《让孩子像爱吃糖果那样爱上读书》。

  孩子都爱吃糖果,孩子也能这样爱上读书,只要父母多些耐心,再多些用心,读书会成为孩子最大的乐趣。

  

  一、读书需要诱惑

  孩子为什么爱吃糖呢?因为孩子吃过之后,尝到了甜滋滋的味道,还想吃。孩子怎么爱上读书呢?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孩子自然还想读书。

  读书也是需要诱惑的。

  小希在一岁多的时候,除了每天我陪伴她的阅读,其他的时间,我和小希爸爸会抽空看自己喜欢的书,读到开心的时候,我们会交流阅读的感受,并当着小希的面表达对书的喜欢,对有意思的情节会有重复的朗读,就像品尝了美味,赞叹味道醇香,这些都是对小希的阅读诱惑。

  一次,我和小希爸爸聊到金庸的小说,聊到我最喜欢的《天龙八部》,聊到对萧远山的描写,小希听的入神,非要闹腾着让给她读《天龙八部》,我和她约定,等她上了小学,认识了更多的字,自己来读,小家伙甚是神往,这也是一种诱惑吧。

  为了让小希觉得读书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在她一岁的时候,我们和她的爷爷奶奶达成默契,每天尽量有一会儿时间,两个老人读一张报纸,哪怕是十分钟也可以。

  这样慢慢的,孩子会觉得阅读文字是人人都喜欢的啊。孩子天生就会模仿,一天两天,几年时间,阅读也形成了习惯。

  

  二、远离电视

  我和小希爸爸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视,可自从小希出生,在家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没有看过电视,家里的电视机也仅仅是个摆设而已。这也是我们的约定,在有了孩子之后,不再看电视,这个习惯一直坚持至今。

  最近,我们双方商量好,等孩子上了小学,家里安上电视,我们相信,孩子读书习惯已经养成,也相信孩子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为什么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不看电视了呢?不仅仅是因为电视内容适合幼儿的太少了,更重要的是,看电视实在太占据时间,大把的时间在电视剧中匆匆溜走,每天下班之后的时间都给电视绑架了。

  而有了孩子之后,一家人还在聚精会神看电视,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电视必不可少,自然而然孩子也会依赖电视,而读书的时间,家人一起交流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更何况,适合孩子的电视节目又有多少呢?

  五年多来,不看电视,不安装有线电视,并没有让我们和这个社会隔绝,大段大段的亲子阅读时间,孩子安静的绘画时间,聊天的时间,我们度过的简单充实快乐。

  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父母就先做到。很多家长坐在电视机前被电视剧的情节吸引,孩子跑过来看,却被赶跑,孩子的心理会是什么样的呢?大人每天依赖电视肥皂剧,孩子怎么会不“模仿”呢?

  当然,不看电视,这也仅仅使我们小家庭尝试的一种方式,每家有每家的情况,只要父母愿意陪伴,总有一种方式适合孩子。

  

  三、少听电子读物 爸爸妈妈读

  再棒的有声读物,讲故事APP软件,也比不了爸爸妈妈的朗读。试想,捧着一本书,搂着宝贝在温暖的灯光下,娓娓的读上一本书,这是怎样的一幕。孩子感受到的有书的温度,还有爸爸妈妈的温度,这是在读一本书,也是彼此心灵交流的一段时光。五年多的陪伴阅读时间,是我和孩子最享受的时刻,也是我放下一天所有的忙碌,最纯净的洗涤。

  许多事儿,或许以压力为借口都可以忽略,但是还有什么比读书建立起和孩子之间的连接更重要呢?所以,别嫌麻烦,多点耐心,多点用心,珍惜亲子阅读的时刻吧。多想,孩子永远不会长大,能一直依偎在我们怀里,倾听父母朗读故事啊。

  

  四、书可以“乱七八糟”摆放

  对于孩子的童书,要多“折腾”,最好要反复收拾和摆放,但这个摆放不是说越整齐越好。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大人可以到书架里任意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可是孩子不太方便。

  一是要为孩子的童书定做专门的童书架,适合孩子的身高,能够让孩子看得到这些书目,能够得着,方便找。

  另外,在孩子的小床旁边放上几本书,在沙发上也要放上几本,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尽量都放上两三本,不要嫌这些书摆放散乱,孩子随手能够拿起来阅读才是最好的。

  再有,这些书要反复更换,要让书架上的书循环起来,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对自己喜欢的书多读多看。

  其实,和孩子一起整理书的过程,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交流很多对书的感受,聊聊书里有趣儿的人物。

  

  五、读些“无用”的书

  “认真用心做一些无用的事儿,读一些无用的书。决定你人生的往往是那些无用的事儿”。孩子读书也是如此。

  读书就是读书,仅此而已。读书本身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儿,它没有任何用途,也不需要给孩子赋予任何意义。

  试想想,给孩子读一本书,读到一半,告诉孩子要勇敢;又读到一半,告诉孩子要坚强;再读,告诉孩子要谦让。要是你,估计你也不想读了,谁读书是去找说教、去找意义呢?

  读书,享受即可。读书仅仅是读书本身,它本身就“无意义”。

  

  六、读诗

  大概是两岁半的时候,开始给小希读一些现代诗歌,有徐志摩的《花牛歌》、顾城的《安慰》、胡适的《湖上》等等。小希是从五岁开始读古诗,现在也仅仅会背诵20多首古诗。孩子读诗不在多少,关键看有没有乐趣。

  最初的时候,小希只是简单的朗读,慢慢多了,她便能感受诗词语言的韵律美感,有时还会篡改诗仙的诗句。李白的《夜宿山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被小希改成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神” 。

  我问,为啥啊?小希说,天上住着的,不是人,是神仙,所以啊,应该是“恐惊天上神”。哈哈,还有点押韵呢。

  孩子的爱好都应该得到鼓励。光头王凯是小希的偶像,不但故事讲得好,还精通古诗词。因为听《凯叔讲故事》,小希可谓是王凯的铁粉儿。

  为了鼓励她,我们开始和小希一起“追星”,找到王凯主持的《中华好诗词》栏目组,见到王凯,实现了小希和凯叔叔对诗的梦想。

  在节目录制现场,看到了很多诗词高手,小希回来感慨:“我读的古诗太少了,等将来会的多了,也可以来上《中华好诗词》挑战。”

  被古诗词滋养的孩子,能够快乐的体味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这些已经足矣。

  小希见到偶像凯叔小紧张哦。

  七、如何选择书?

  选书最好的标准,就是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喜欢的。

  但是家长最好对童书做详细的了解和研究,特别是图画书,尽量选择经典的绘本,语言和图画都有较高的品质。

  选书的时候,从孩子的年龄、喜好内容、出版社、翻译版本等多方面考虑。不要选择一些印刷低劣,语言平庸的读物。

  八、家庭读书会

  鼓励孩子爱上阅读还有一个生动的方法,就是组织家庭阅读小游戏。

  比如,一家三口的对诗游戏,一人一句的对诗,在轻松好玩的氛围里,享受阅读的乐趣。晚上阅读之后的“词语接龙”游戏,这些孩子都会很喜欢,也会小有成就感。

  别小看这些小游戏,时间长了,孩子对字和词语多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尊重。

  阅读的习惯,和家人一起看电影、游戏、运动都是一样自然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不喜欢,快不快乐,如果整个过程是开心的,孩子自然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读书也会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家庭读书会,家长用心可以把这些游戏做得轻松简单,有心而无痕。

  一个爱阅读的小孩儿,长大了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即使他成为小偷,也可能坏得有深度有气派。

  全心全意为孩子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这些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跟阶层无关,跟地位无关。给孩子读故事,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做到的,每一个孩子可以享有的。

  一首小诗和各位妈妈共勉: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

  与一箱箱的黄金。

  但你永远也不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朗读妈妈》

  

  想了解更多孩子的想法,掌握更多育儿知识,关注

  乖宝奶爸微信公众号:guaibaonaiba

  (长按可复制)

  每天都有专业的精彩育儿文章送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