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孩子是超常儿童吗?80后父母自曝早教误区

 快活林88 2015-09-29


  近日,一项名为“早教的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影响”的调查公布结果,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80后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最好是神童。早教课是忽悠人还是确实有效?年轻的家长在孩子的早教问题上,理念是否正确?

  误区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小宝妈给孩子选了8000多元一个月的早教课程,平均算下来一节课就要200元。“第一次去体验时,就觉得那边的环境非常好,服务也好,不过上了一个月,便发现了问题。”

  “那个早教机构没有室外场地,小孩子都是在室内学习或者玩耍。而且,我家宝宝两岁半了,本来说话挺流利的,可上了一个月的英语课,说话反应变慢了。母语和英语混杂在一起,我感觉不对劲,就停止去那边了。”小宝妈一脸后悔地说。

  对此,专家提醒:三周岁以下的小孩其实并不适合学英语,严重的会引起语言选择性障碍,影响母语的正常巩固。而且,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接触自然界的光线、空气和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三种自然浴是对宝贝成长最有利的。

  误区二:仅图便利,忽视自我学习

  麦麦妈是个全职太太,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孩子刚出生就让保姆带着,等孩子长到两岁,她发现家附近开了一家国外品牌的早教机构,就带着孩子体验了一把,然后决定把其交给他们。除了让孩子能如早教机构承诺的那样比别的孩子更优秀,麦麦妈想着这样也能让自己更省事一些。

  “一些家长会觉得把宝宝交给早教机构,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其实恰恰相反。要想提高育儿水平,家长得花更多的心思自我学习育儿知识,只有自己有足够的育儿理念,才能在这方面有判断的准绳。”

  误区四:完全放手,父母角色缺失

  很多妈妈在休完产假后,就回单位上班了。于是,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和保姆,在进入幼儿园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规和不科学的。因为很多老人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凡事以包办代替为主,导致其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其在入园后显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现象。

  有位妈妈生完孩子后就把儿子放到了奶奶家抚养,结果爷爷奶奶奶特别宠爱,孩子一直到上幼儿园还没学会自己吃饭。

  幼教专家表示,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师、好学校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而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早教中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