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票涨势迅猛钱景看好 三类票最具收藏价值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9-29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与见证,也是计划经济时期最具影响力牵动面最大、人们印象最深的票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商品流通交易领域。今天,它以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又以一定的观赏价值进入了收藏领域。其中,天津粮票作为我国最早发行的粮票之一,因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稀少的数量更是愈加吃香。

粮票涨势迅猛钱景看好 三类票最具收藏价值

粮票因历史价值受青睐

相比收藏品市场中的其他品类,粮票绝对算是“新生代”。我国自195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按户定量发行面粉购买证,到1955年起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实行粮票制度,并采取按人定量发行的办法,“粮票”也从那时起深入人心。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渐停止使用,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余年。如今,粮票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却开始以收藏品中的“新秀”这一身份继续活跃。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生活的一种见证,是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小小的粮票中也蕴含着极高的人文与历史价值。不同粮票的不同票面内容与材质体现出了我国发展历程中不同年代的政治和经济特点,比如经济困难时期,粮票的用纸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语录粮票;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粮票使用专用纸还出现了防伪标识等等。可以说,小小粮票就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历史价值正是其吸引人的最大魅力。

粮票因“僧多粥少”而涨势迅猛

相比玉石、字画还有古玩,粮票作为收藏品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暂,这使得粮票在十多年前刚进入收藏品市场时价值不为大众所认识,算得上是十分冷门的收藏门类。不过,最近几年,粮票市场却出现了一轮较高涨幅,对于粮票的“突然”升温,粮票市场存在的“僧多粥少”现象,是其价格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粮票涨势迅猛钱景看好 三类票最具收藏价值

粮票升值看重稀缺性

从年代上说,1960年以前的粮票价值都是很高的。大多数省市都在1955年发行了第一套粮票,这些"开门票"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非常高。比如在2000年前后,一套黑龙江地区1955年的开门票,当时也就价值两三千元钱,而现在一两万元恐怕都难以买到;再比如,内蒙古地区的1955年粮票在短短几年内就由原本的五六十元一套涨到了现在的五六百元以上。可见开门票这类处于独特地位的粮票很有升值潜力。

目前在粮票市场中,语录粮票价值也不容忽视。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票多半印有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等,画面感很像同时期的邮票,不同的是,这些粮票上面盖着省、市一些部门的大红印章。这些印有毛主席语录的“语录票”可以说是升值空间极大的一种粮票。“像山东的五斤和十斤票、天津的面粉半斤、江西的二斤票现在的增值幅度都在十倍以上,天津1968年细粮五斤的语录票,原来只有一二百元,到现在两千元都很难买到了。

粮票涨势迅猛钱景看好 三类票最具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