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里头遗址内的城市密码

 昵称14979747 2015-09-30
2015年09月23日 08:34 来源:大河报 

  在考古人眼中,在二里头三期宫殿区发现的宫城城墙遗迹,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相当于36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二里头遗址“超级国宝”绿松石龙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记者 游晓鹏 实习生 槐养浩

  引子

  在通往“最早的中国”之路上,二里头并非没有对手。其中,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最有实力的一个。

  陶寺大城屹立于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比距今3800年~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要早。陶寺拥有高大的夯土城墙和筑于高台的宫室建筑,城墙围起的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城墙周围长约7公里。此时,隔黄河相望的河南虽然城址林立,但最大的登封王城岗城址也只有30多万平方米,与陶寺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陶寺还出土了迄今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属乐器铜铃,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完整复合范铜器,贵族墓随葬品彩绘蟠龙纹陶盘、鼍(tuó)鼓、特磬更昭示着这里已经有了礼乐制度的雏形,人们甚至在一把陶扁壶上还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

  陶寺背后显然是一个独立而繁荣的国,但问题出在了它的“国土”上——它并不辽阔,甚至小得可怜,因而称不上是“广域王权国家”。陶寺考古队老队长高炜先生曾总结说:“从考古发现看,同时期各区系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它的覆盖面大致未超出临汾盆地的范围;它同周邻文化的关系,则表现为重吸纳而少放射。若同二里头文化比较,可明显看到陶寺文化的局限性,说明陶寺尚未形成像二里头那样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

  换句俗话,陶寺太低调,不够open,对“邻居们”几乎没有影响力。

  陶寺就此与“最早的中国”擦肩而过。并且,在二里头于数百年后崛起时,陶寺所在的晋南地区反而开始接受来自中原腹地的一轮轮文明冲击,最终被纳入二里头王朝体系。

  陶寺的命运,更加折射出二里头的强大。那么,3700年前,二里头屹立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