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象山中学 曹粉霞 内容摘要 让学生深入生活,读析对联,创作对联,不仅可促使语文课堂向生活延伸,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也可促进对古诗文的感悟与理解,优化语言表达,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无论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提升学习语文与兴趣的角度,重视对联的赏析与创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对联 生活 个性 表达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高考多次涉及对联题,也印证了对联的重要。在新课改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这种曾经被作为重要教育教学形式的对联(或称楹联),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让学生深入生活,赏析对联,创作对联,不仅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也可促进古诗文的感悟与理解,还可优化语言表达,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 首先,读析对联,可促使语文课堂向生活延伸 对联与生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笔者以身边事物作为关注点,以传统名联为关注点,帮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家乡,了解名人,增强人文素养。比如“诗载韩侯所治 ,汉为太史之乡” ,是古龙门的一幅对联。作者左懋第,明崇桢四年(1631)曾任韩城知县。在任七年,重视教育,倡导节俭,多有善政。借助此联的赏析,不仅向学生介绍了这位有功于家乡的名人,还让学生了解韩城的历史渊源:周武王之子封爵为侯,封地于韩,即现在韩城沿城以南地区,时称“韩国”, 故称其为“韩侯”。再如,韩城象山中学厚甫亭一联,“礼乐三千士,千古一草亭”,让学生领会韩城象山中学原校长樊厚甫老先生一生的功绩和做人,吸引学生关注校园文化。韩城司马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凌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联,更是研究司马迁巨大功业的载体,细究此联,学生顿生敬仰之意。 一句话,多读佳联,可让语文教学视野更为开阔,让学生修养之树根深叶茂。 其次,创作对联,可促使学生展现个性 语文的积累是个漫长的过程,知识的梯度不明显。学生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久。对联具有一定的思维游戏、语言游戏的成分,甚至有一部分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如传说中东坡和佛印乘船游玩时分别创作的上下联: “狗啃河上骨”(谐音为“狗啃和尚骨”),、“水漂东坡诗”(谐音为“水漂东坡尸”),其中所蕴含的趣味和智慧不言自明。而高中学生,最喜欢这样短平快式的小型竞技,若是现场发挥,则会更为直观地展示其情感个性,同伴的认同度极高。学生一旦参与,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与较大成就感,具有其它形式如做题、作文等所难以企及的优势。 看大型冲关竞技游乐节目,学生作联:“落水何惧冲冲冲问谁敢去?创关有乐爽爽爽看我能行”;即将放假,学生作联:“放假团圆三昼夜喜上眉梢,返校交钱二百块愁满心头”。有了思考和展示的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尽情发挥,收获了一份难得的自豪与光荣。 第三,创作对联,可促进学生领悟古诗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赏析难度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之一。从根源上分析,是时代差异所致。学生平时用现代汉语交流,很难以创作的方式体会诗中奥妙,也是古诗文难以学好的原因。创作古诗吗?学生难以掌握其起承转合的内在规律。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除了正常的读诗积累与必要的练习之外,创作对联,有助于提升古诗鉴赏能力。理由有三:对联有古诗情味,对联的意境与主旨鲜明,对联用到的表现手法和古诗有相似处。以作联代替作诗,降低创作难度,又能积累古诗创作经验,具有可行性。 例如,赏析诗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时,可让学生自选意象仿写,品尝锤炼语言的滋味,领悟表情达意的技巧与过程。“云间南飞雁,桥头望乡人”“雪中枯枝树,寺院扫尘人” “风中杨柳絮,路边断肠人” “岸边青叶树,江中冲浪人”等,学生可以自由创造,尽情发挥个人才智。通过这种对联“脱口秀”——“对字”活动,可让学生品尝文字之妙,意境之美,创新之味,从而消除对古诗的恐惧。 第四,创作对联,可优化书面表达 对联,这种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的奇特产物,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几乎无所不及。对偶句在文章开头、结尾等等关键性文段中使用,有锦上添花之效。请看一位学生所写的文章结尾:“那一日,我转遍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那些痛苦之人的指纹;那一世,我翻越千山,不为祈祷,只为感受那些痛苦之人的气息。”从形式看,有整齐之美,虽不能与对联画等号,但内在的共性是不言而喻的。多练对联,文采必增。 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学写对联,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句子,再到篇章,最终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这种尝试,能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好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更有信心。 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对联不只是一道语言表达题,它更是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并发现创造的载体。对联小平台,语文大天地。无论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与兴趣的角度,重视对联的赏析与创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