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孩子常见行为问题的秘密武器,超级管用!

 长沙7喜 2015-09-30

今天的内容,来自上周静观育儿微信读书群的分享。分享图书是《游戏力》,作者劳伦斯·科恩科恩博士。科恩博士是一位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治疗、临床治疗和亲子教养。他的《游戏力》一书,用非常生动有趣的实践案例,带我们发现游戏的魔力。

可以说,游戏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最好媒介。从孩子的角度看,有些心事,他们永远不会说给父母听,但一定会玩给父母看。从父母的角度看,通过日常说教与孩子沟通,很难避免对孩子的评判,甚至不恰当批评指责,父母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却能够很容易让孩子接受。游戏不仅能帮助我们进入了孩子的世界,而且帮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亲情。

下面,我们就结合原书,梳理游戏的几大功能,以及给父母的建议。

国庆期间,静观育儿后台答疑暂停,节后恢复,谢谢理解~

简单粗暴的小游戏,却足够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游戏一直是建立亲密关系最佳的方式之一。

有一个孩子,父母很忙,不经常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这个孩子发明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游戏来增进亲密感。他先让爸爸妈妈坐在长沙发上,然后向他们发起冲锋,落在他们中间的空隙里。最后就是经过一场争夺大战,看爸爸妈妈谁能先把他抢过来。其实,这个游戏好像是非常好笑的另类拔河比赛。

在这场游戏中,更多的是父母和孩子的亲密肢体接触,这样的游戏方式,让孩子确切、真实地感受到父母的温柔拥抱、温暖、爱意,这多少对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缺失的爱,有一种补偿作用,虽然游戏有些简单、粗暴,但遵循孩子喜欢的方式,给与孩子好的感受就够了。

有一位妈妈说,最近她的孩子变得很黏人,容易烦躁。每次她出门或者只是离开一下房间,孩子都会死拽住妈妈不放。有一天,妈妈准备出门去打网球,那是她每周唯一的一次练习,一周里最真贵的个人时间了。孩子一看见妈妈带着网球拍要出门,就抱住妈妈的腿,大哭起来不让走。妈妈解释说:现在是妈妈的运动时间了,可孩子却抱的更紧了

于是妈妈换了一种方式,没有拔腿就走,而是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坐在沙发上。愉快地告诉孩子“好了,我现在不去打球了,我要跟你在一起,一起睡个午觉。我真的好累好累啊,多舒服的枕头啊。妈妈打了个哈欠,趴在孩子身上,假装打起呼噜。孩子大笑了起来,把手盖在妈妈嘴上,不让妈妈打呼。妈妈假装醒来,四周巡看,问“我的宝贝呢?怎么不见了?这个枕头肥嘟嘟的,还不怎么平”,然后趴在孩子身上继续打呼噜。孩子咯咯地小了几分钟,把妈妈推起来,说妈妈你走吧,你快迟到了。然后妈妈在门口亲密的拥抱了孩子,孩子也高高兴兴地度过了妈妈不在家的这段时间。

这位妈妈很聪明。当孩子因为分离焦虑,有一些哭闹的情绪时,说教是完全没用的。孩子情绪爆发之时,是没有耳朵去听道理的。游戏的方式,则满足了孩子当下对于与妈妈亲密接触的需要。孩子的情绪不见了,于是能够平静地接纳和妈妈短暂分离的时光。

停止唠叨!换种有爱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越大越难管呢?可是,事实往往却是,父母“管”的方式出现了差错。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一个女孩,在上大班之后,有一段时间不愿意自己穿衣服,孩子和妈妈在那段时间都备受煎熬。孩子觉得妈妈对她态度不好,不像以前上小班时一样愿意帮她穿衣服、愿意与她做伴了。妈妈则认为,明明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现在却在故意找茬,不愿合作。孩子说不清自己被抛弃的感觉,只是一味坚持自己穿不了衣服,而妈妈却把这一切理解为无理取闹和偷懒依赖,自己也因此变得很不耐烦。

过了很久,妈妈意识到,唠叨说教的效果等于零。有一次,情急之下,妈妈抓起两个布娃娃,表演起了玩偶剧。一个娃娃满怀恶意的说“老天爷,她不会自己换衣服吧?她不知道怎么穿衣服啊!”另一个布娃娃则充满信心的说,愉快地说:“她会的,她真的会自己换衣服”,第一个布娃娃又说“不可能,她只有五岁啊,她不可能会自己换衣服”这时,孩子开始自己换衣服,而妈妈让第一个娃娃假装没看见说“看那,她根本不是自己穿衣服的”第二个娃娃却高声说“是她自己穿的,你没有在看”没想到这样简单的游戏,孩子不仅迅速穿好了衣服,还乐的咯咯笑,不再哼哼唧唧了。妈妈也开怀大笑,不再催促和暴跳如雷了。玩了几次以后,孩子已经养成了自己换衣服的习惯,不用每个早上都演木偶剧了。

上面这个有意思的游戏,让母女俩解除了对立的状态,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建立起信心,同时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陪伴和关爱,跟小时候一样。孩子一旦走出孤寂和对抗的状态,就会踏上一条开阔的大路。如果父母没能感受到孩子受挫的心,孩子有时会被挫折感击败,陷入坏情绪的深渊里,进而习惯性担心受伤,对这个世界缺乏探索的信心,变得逃避。

“我不想要,我不会”通常是这类孩子的口头禅。孩子无力感的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富有攻击性的,比如上面那个案例中,这个因为妈妈的关爱变少而失落的孩子,看起来似乎在“故意找茬”。她的无力感与担心不被爱的隐忧,像一个防卫严密的城堡,将自己藏得严严实实。

无论是逃避的还是对抗的,治疗这些孩子无力症的方式就是:全身心地与孩子一起游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信心。

多花时间这样游戏,可以少花时间去做无谓的亲子争斗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听话,不过是希望获得自主权,不喜欢太多被指挥、被掌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很多矛盾,也多是权力争斗。但是,如果父母懂得用游戏的方式做媒介,则可以同时满足双方的需求(父母需要给孩子必要的管教,孩子需要获得自主权),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女儿很不愿意剪指甲,妈妈发现强迫一点用处也没有,孩子会反抗,到处躲,双方都不让步。拿着指甲刀追孩子,又担心会伤着孩子,于是妈妈发明了个叫“停-走-停”的游戏。妈妈握着指甲刀,从几米外的地方往女儿的方向走,只要孩子喊停,妈妈就会立刻停下来。当孩子说走的时候,妈妈再往前走。如果好半天孩子都不说走,那妈妈就可以自己说走,但如果孩子说停的时候,妈妈也要立刻停下来,但是孩子不能连续说“停停停”(这些游戏规则是要事先制定好的)。当孩子喊停的时候,妈妈会像被冻住一样停住,而孩子总会咯咯笑上几声(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因为在以前,剪指甲从没有和笑声练习在一起发生过)。

最后,指甲剪好了,更重要的是她们玩得很开心。孩子说停就停,使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掌控感,并由此与妈妈建立了合作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全程孩子力量在握,能够控制事情的进展,在停的时候,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做好要剪指甲的心理准备,情绪自然慢慢就放松下来。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妈妈决定要不要剪指甲,孩子决定了剪指甲的速度。双方的真正需求都得以实现。

有些父母听完后会觉得这样太过于放纵孩子,让孩子无限讨价还价,也会经常感叹“我哪有时间在每次剪指甲、理发、洗澡等琐事中陪他们玩游戏呢?”但其实父母忘了,在孩子不愿意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和孩子对抗、唠叨、责备、争吵、甚至是哀求孩子配合。其实这样的游戏时间是值得投资的,在尊重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在欢声笑语中,即使最终的目标是要让自己花更多时间在这些琐事上。而实际上,这些变得有趣的琐事,在不是不得不做的家务了。妈妈们遇到类似问题,都可以这样尝试一下。

熊孩子爱打人?利用幻想游戏,将孩子的暴力行为引入正途

心理学家格林斯潘写道:“进入假象游戏,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飞跃之一”。幻想游戏对于象征性思考能力、抽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孩子的想象力,远非成人能及的。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在幻想游戏里,化解一些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很让家长头疼的孩子打人的行为,这在男孩子中更加常见。

在许许多多的幻想角色中,孩子最喜欢扮演的就是好人和坏人,过去可能是警察和强盗,现在有可能会是电视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和怪兽。也许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看这样的动画片不好,太暴力、不友好。但偏偏几乎是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看这类动画片,比如奥特曼、变形金刚等。这些动画片确实暴力,但父母完全没必要谈虎色变,坚决杜绝孩子接触这样的节目,只要有恰当的引导,孩子完全可以分辨是非、善恶,确实会有暴力行为的模仿,或者暴力游戏。但如果在可以接受的、恰当的途径中宣泄,也是一件好事。

父母要牢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这类游戏虽然在表面上具有破坏性,但实际上并不可怕。超级英雄斗怪兽,或者好人抓保的游戏,正是人类练习控制攻击性的特有方式。有些孩子喜欢扮演坏人,以此试验什么是可怕和危险,并学习控制自己攻击的感受和冲动。而有些孩子喜欢扮演好人,他们喜欢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来释放攻击性,比如扮演蝙蝠侠或士兵。也就是说,孩子都需要释放攻击性,只不过要找到社会规则所接受的攻击目标和方式。

有的父母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这类超级英雄的游戏,懂得在其中扮演坏人或怪物的奥妙,比如要够凶恶才好玩,但又不能太可怕而吓到孩子,最好是强悍但笨拙的。另外一些父母则厌恶这类游戏,很想禁止它们。但是,孩子爱玩这些游戏,是因为他们有此需求。禁止只会让孩子将游戏转入地下,比如攻击别的小朋友或小动物,这便不是社会规则所接纳的那样了。所以,父母应该加入孩子的游戏,和他们一起玩,在游戏失控或者过于暴力时,你才有可能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引导。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游戏力》一书,还介绍了很多非常具体的、解决各种育儿问题的好游戏。这是特别值得父母认真读一读的好书,强烈推荐给所有父母。如果你愿意蹲下来,去看看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愿意用孩子的方式去跟他们沟通,那么,距离成功的亲子沟通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