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干的读书经验干货

 有梦徽州 2015-09-30

微信号:学以思轻松读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波波羊来一篇原创,写写自己对读书的一些理解和体验,分享给各位书友们。
文章长一点,前面风格正统一点,后面走位风骚一点,一定要看完~~


1、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有四大作用:
一是能够学会实用的知识、方法、技能;
二是能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三是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修养;
四是能够愉悦自己,激发正能量。
概而言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要读些什么样的书?
如果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就可以根据你期望的作用来选择读什么书。
我个人重点喜欢读的书包括:
(1)经管类、心理类书籍:主要作用是学习知识、技能、方法
(2)历史类、传记类书籍:主要作用是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3)修身类、哲学类书籍:主要作用是提高思想水平和修养
(4)小说类、文学类书籍:主要作用是愉悦自己,激发正能量



3、读书应持有的观念
很少有人探讨读书的观念,但实际上持有正确的观念对于读书而言非常重要。
我个人的读书观念有三条:
(1)读书要有选择性,学会多读好书
(2)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
(3)读书要养成习惯
浓缩起来就是九个字:读什么?怎么读?坚持读!



3、什么叫好书?
各路神仙的好书推荐就是好书?不尽然。
要明白读书就如同穿鞋,未必好看的鞋就好穿,而真正适合自己穿的才是好鞋。

所以判断好书的最简单方法就是:
拿起书来随意翻动2、3分钟,看看自己感觉是否觉得对自己的路,如果对路则可以初步判定是好书。


比较完整的判断是否好书的方法是:
(1)看作者:作者是否靠谱,决定书是否靠谱
(2)看评价:上豆瓣去看看书友的评价如何
(3)试读一章/节:选择一章认认真真读一读,问自己感觉如何
感觉这流程和古代选对象有点像:先看看父母家境,然后看看别人风评,最后自己看看。



4、如何找到好书
很多朋友总希望别人给其推荐好书,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那自己该如何发掘好书呢?
我的经验如下:
(1)首先要确定自己关注的书类,经管?心理?历史?还是哪个类别
(2)定期看看当当、亚马逊,查一查该类别的书
(3)关注某些精品出版社发的书,比如中信、湛庐
(4)可以看看微信、微博中发的书单
(5)运用上一个问题中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是好书



5、不要读什么样的书?
概而言之,就是不要读不值得读的书。
不值得读的书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
(1)不靠谱:讲述的知识、方法本身有问题
(2)读不懂:晦涩难懂、结构不清、逻辑混乱
(3)空洞:空讲大道理、高喊口号
(4)肤浅:谈论问题表面化,不深入、透彻
(5)思想走偏:过于偏激、消极、传递负能量
读不值得读的书,造成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6、什么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读书方法太多,从个人经验出发我分享几点最重要的:
(1)学会泛读
读书开始先泛读,其最重要作用是帮助你快速建立对书的总体认识,知道书的重点在哪里。
泛读可以帮助你节约大量时间,使读书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不夸张地说,绝大部分有阅读困难的人都不会泛读。


(2)学会精读(或叫分析阅读)
对于书中的关键部分要精读,仔细读。
泛读和精读的方法请见经典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在此不仔细阐述。


(3)学会快速阅读
读书经常发生的第一个问题是:
很多人读书是一个个字读下去、一段段读下去,这样读完一本书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多。
时间一长,读了后面前面就忘了,书根本就读不完了。


读书经常发生的第二个问题是:
任何一本书的精华内容其实是有限的,读好了关键的20%内容你就已经掌握了这本书的80%精髓(不适合于那种纯知识书比如教科书)。
因此如果把时间平均分配来读一本书是极其不划算的。


因此,快速阅读的作用就很关键了,可以帮助你大大缩减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和节约读书的精力。
关于快速阅读的方法,请重点看《快速阅读》一书。


(4)读书时学会使用工具
两个最常见的工具:
一个是在读书使用笔来做笔记;
另一个是读书后使用思维导图做知识结构梳理。


(5)定期回顾和阅读
一本好书,可以时不时的翻出来对于其精华内容回顾一下,加深自己的记忆和理解。
这就像两对象长期两地分居,自然就感情淡化;但是时不时来个小聚,自然是小别胜新婚。



7、如何养成读书习惯?
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一点:反复。
那么该如何去反复呢?
(1)从喜欢的书入手
很多人说自己不爱读书,无法养成读书习惯,无药可治。
那么你喜欢读玄幻小说么?武打小说么?爱情小说么?
找到一本你喜欢的书,从这里开始入手!
不要去管这本书有多少养分,关键是你要动起来,开始阅读。


(2)练习每天定点读一段
你找到了一本你喜欢的书了。
那么你能否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来读书?
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或者午饭后?或者什么时间?
不需要多长时间,开始准备5-10分钟就可以。
如果觉得记性不好,可以写个便签纸,上个闹钟,用某种方法定点提醒自己就好。


(3)找朋友监督
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旁人的监督会比自己有效。因为人就是喜欢犯懒,喜欢监守自盗。
找个好朋友,让TA监督你在每天这个时间读一点。
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是找上几个书友一起来读,氛围的力量是巨大的。


(4)鼓励自己
每天读书后,对自己说:“今天我又读了10分钟!我真棒!我又进步了!”
这不是心灵鸡汤,这其实是一种良性的洗脑术。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详细讲述了鼓励是如何帮助人脑来形成习惯的,不妨仔细阅读。


(5)开始下一本书!
读完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后,问问自己:读书真的那么困难么?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某个点读机的广告语:so easy!
找到下一本书,继续开始读书的旅途吧~~~~


一天天过去了,爸爸妈妈从此不用再担心我不读书了!



8、读书后,时间一久我就忘了该咋办?
方法就是一个痣(字):用!
你如果经常用一个知识,你还会忘么?
但是该咋用呢?有两个好方法,或者叫两个字。


(1)讲
把你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吧!
如果你能讲给别人听,自然自己就会理解的比较深了。

讲给别人听不一定是要正式讲课,而是可以在平时闲聊的时候、讨论问题的时候。
讲解书中的某个观点、某个案例,念书中的一段话,都可以。

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书系统化,写个ppt,开个网络课堂,然后正式讲给别人听。
自己还可以录个小频,回头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回放,一边偷笑 ...
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读书和讲书(CUI1 NIU2)水平蹭...蹭...蹭...的就上去了。

好吧,波波羊自己办的公益读书栏目——轻松读书不就是使用这个方法么?
百度一下“轻松读书”,就可以看到更多内容哦~~~


(2)想
这个想是有学问的,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和书里的内容联系起来。
什么事情自己记的最清楚,最有感触?一定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因此,如果能把自己的经历、经验和书的内容联系起来,不就忘不了了?
那个歌唱的多好,忘不了你的爱,忘不了你的情~~~
一边唱,是不是就一边想起了过去的一幕一幕?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链接经验的力量!

这个方法的具体操作已经被某位赵大侠给具象化了,具体可以查看“拆书帮”的便签学习法,百度一下吧。



9、什么时间读书比较好?
其实读书时间真的没有讲究,因为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
但是读书是对自己的状态有要求的:
(1)头脑要清醒
(2)自己可以安心读,没人打扰你
(3)时间最好要整块,不要零零散散
只要符合以上三点,就是你合适的读书时间。



10、我还是觉得读书很难(BU4 XIANG3 DU2)怎么办?
好吧,你如果读到这里了,那你是不是已经读了一本小书了?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如果不能安心读完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那么看一篇微信好文、一则新闻评论、一个好故事,这也是在变相读书啊~~~
放大来看,只要看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都是读书!


在世界读书日的日子里,祝各位朋友读书快乐!
今天这篇内容写了2个多小时,虽然没有呕心沥血,也未精尽人亡,但确也是来之不易啊!各位看官们,请点赞和转发吧!


本文作者:波波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