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再后悔把电话借给陌生人

 蜀地渔人 2015-09-30

摘要ID:ipress

当我听到真实的流浪汉“小广西”说:“没办法,我比不上别人”时,心中刺痛,即使他真的不如人,也更多是命运使然,这结果,不该完全由个人来承受。


暑假里的某一天,我带着老妈和孩子出门旅游,在武汉的一条步行街上,走得有点累的我,在一个花坛沿子上坐下来,顺手掏出手机,刷下朋友圈。旁边那个小姑娘突然转过身来说:“姐姐,你的手机能借我用一下吗?我手机没电了,我跟我同学走散了。”


她提出的太突然,我来不及找借口回绝。我说:“你同学号码多少?我来帮你打。”她摇摇头,说:“我也记不得她的号码。我能用你的手机上一下QQ吗?”


我自己也记不得甚至是不爱记朋友的号码,就觉得她说得有点可信,更关键的是,她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借给人家总是不太好,万一她是个好人呢。离得这么近,她抢了手机也跑不掉吧?我心里默默度量着,把手机递给了她。



拿到手机后,她将脸侧向一边,我也按照习惯,不去看她的输入,只是感觉她的手指在我的手机屏幕上下指指戳戳,按说上个QQ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啊?


我疑窦丛生,同时想到,把手机借给别人的风险不只是被抢,还包括被植入病毒,我的手机上有支付宝,还有几张银行卡和信用卡跟这个号码绑定,莫非我正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带入深渊……


但我被习惯所控制,只能盯紧她,想着报案时如何描述她的模样。她皮肤白皙到近乎透明,脸颊上有隐隐的血丝,梳两条麻花辫,背着一只印着小熊的绿色斜挎包,脚穿白色运动鞋,侧面镶着两条粉红色的边。这是一个清新、青春、少女心十足的小姑娘,骗子不该长成这样吧?可是这世上的事儿,谁说得准呢。


就在我心中嘀咕个没完时,这姑娘似乎终于进入了QQ,也许是看到朋友也在找自己,脸上很自然地露出微笑,纤巧的手指飞快地敲了几个字,退出,把手机还给我,说了声:“谢谢。”就站起来走开了。


我拿着手机,六神无主,决定到微博上去问问。这一问可不得了,只有一个朋友说:“没什么,过于以邻为壑也不好。”其他的回答全是在告诉我:你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


具体是怎么样的大事,没人说得清,只是都在劝我冻结淘宝和银行账号,还有的劝我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我半信半疑地打给苹果服务热线,那边一个亲切的女生告诉我,如果只是担心钱,没太大问题。我说,我只担心钱。同时脑子里想,除了钱,还有啥好担心的?直到几个小时之后,大脑反应习惯性延时的我才想到,人家是在暗示不雅照片之类的吧。


且不说这些,当务之急是解决眼下问题,冻结账号很简单,重设手机什么的,就完全超出我的智商余额。接下来的时间,任老妈和孩子在游乐场玩得不亦乐乎,或是在剧场里为精彩的演出欢呼,我都在心事重重而又无可措手地沉默着。


而成功冻结支付宝账号给我剩下的旅程带来更多麻烦,我没法用手机买火车票,看着我一趟趟地跑火车站,我娃说:“妈妈,如果你不把手机借给别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唉,快别说这个了,我都悔断肝肠了,如果能重回那个时刻,我绝对不会把手机轻易借给别人。


这一坚定的想法在看了腾讯视频的《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路人反应让人心寒》后动摇。这个视频通过两个“流浪汉”的视角,对于街头路人进行试验,面对着两人“我很多天没有回家了,我想借你的手机给家人打个电话”的请求,大多数人脚步匆匆,不做停留。翻脸呵斥者亦有之,没有人注意到,这两位“流浪汉”虽然一真实一假扮,但那位扮演者眼中,亦流露出真实的苦涩。


▲网络视频《流浪汉街头借手机 路人反应让人心寒》


确实,虽然那处境为虚拟,但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沦落到相似的处境?当我听到真实的流浪汉“小广西”说“没办法,我比不上别人”时,心中刺痛,即使他真的不如人,也更多是命运使然,这结果,不该完全由个人来承受。那些陷入命运泥淖的人,是应该得到救援的,这救援包括帮他们走出苦境的努力,也包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他们给家人打个电话。


所以终于看到有人愿意把电话借给他们时,非常地感动,尽管这感动里也掺了犹疑,我知道这个社会到处都隐藏着风险,但是那个不久前才丢失了手机的姑娘说:“我想我拿着给他打,他就不能抢我的手机了吧。”还有一个姑娘笑得花枝乱颤:“哪儿有那么多坏人啊!”这种念头当然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但是,这风险中的一善念,却让荒漠中长出嫩芽,葳蕤出绿意如许。


她们未必一定是错的。还说我把手机出借那次吧。在路上,我信誓旦旦,回家就找人帮我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但是到家之后,手头杂事缠绕,加上过了几天之后,也没有发生什么,我渐渐没那么放在心上。冻结了的信用卡,自然解冻,支付宝也照常使用,骗子应该不会等上一年半载再下手吧?我遇上的,可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糊里糊涂的小姑娘,正如我一开始感觉到的那样。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坏人,但不是个个都是坏人,只是,过于强烈的预警机制,让我们采取最简单也最粗暴的方式,切割开与他人的关系,表面上看,这种切割一劳永逸,却击碎了最起码的信任,而使得社会关系日益薄脆,使强者心如铁石,弱者得不到救援,但这世间,强弱总是随时转换,每个人最终都处于极大的不安全感。


并不是鼓吹盲目信任,只是在手机借出前做点防护并不是太难的事,若是借去打电话,可以先帮他们拨好号码;若是借了发QQ,除了对方输入密码那几秒钟,视线不要离开屏幕;若是在僻静的地方有人借手机,可以把对方带到更有安全感的地方。只要稍稍做点安全措施,出借手机的风险,不见得就有想象中那么大。与人为善,同时正视现实,在这个人情愈加冷漠的社会里,这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一条自救之道。


相关文章:骗子,什么时候把钱还我




作者:闫红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著有《误读红楼》《她们谋生亦谋爱》《周郎顾》《彼年此时》等。

【作者文章推荐】

被两块钱结束的童年

贾敬,牛人当不了好父亲

愚蠢的人往往死于欲望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