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 思想家

 真友书屋 2015-09-30

文=Victor 编辑=一驪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或者换个差不多的问题:


你梦想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希望自己生来就是一只高富帅,

可以毫无压力地买买买?



英国小王子搅基·压力山大·撸一世(George Alexander Louis)


还是觉得年轻时就应该奋斗,

然后40岁退休,从此实现财务自由?




又或者你只想躲在人群中,

做一个无籍籍名的nobody,

喜欢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甚至你现在正处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周围的一切都糟透了,

未来也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迹象?




无论你现在的生活是棒呆了还是糟透了,是离梦想越来越近还是渐行渐远,那都没什么可高兴或害怕的。在生活的可能性以及应该如何遵从一种人生观来过日子这件事上,我们面对的境况和数百年前的人并无太多区别。如果你觉得你走的是有自己特色的个人道路,可以无视几千年来人类累积下来的普世智慧,那就真的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啦。


不信?我们来听听这些长者都说过些什么。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美)丹尼尔·克莱恩 著

未读·思想家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10月出版




在著名作家丹尼尔·克莱恩的新书中,他回顾了70多年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39个哲学“金句”。从伊壁鸠鲁到尼采,从叔本华到萨特,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头脑们是如何思考人生意义的?在如何活出更棒的人生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听听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1
买买买
假设你可以买下整个世界,然后呢?


剁手党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今日世界的第一大党了,信徒数以亿计,在中国更是遍地开花。如果这一门派有祖师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肯定当仁不让。关于如何及时行乐和肯定感官的快乐,他有最赤裸裸的“金句”存世:





“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智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亚里斯提卜/享乐主义者

他怂恿我们在追求快乐时要无所不用其极,别怕弄脏了自己。真是一枚货真价实、狂放不羁的“享乐主义者”啊,贴合这个词在今天的所有含义——纯粹的快乐追求者!肉欲快乐的追求者!要展现出人的动物本性!


用亚里斯提卜自己的人生来评价的话,他把握快乐的方式之一是游历四方,也就是我们一辈子必须要做的那件事——旅行!他从出生地昔兰尼(在古利比亚)游到了雅典,又到了罗兹岛,最后回到昔兰尼。这在他那个年代,差不多等于环游世界。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不能顺意时,他的另一种改善方式就是买买买。他酷爱奢侈品,是那种信奉“谁在死前玩过的东西最多,谁就是人生赢家”的享乐主义者的早期代言人。




很显然,无论是周游世界,还是购物血拼,都是以物质(金钱)为基础的。但当你真正不用为钱发愁的时候,感官上的快乐就能让你满足了吗?作者丹尼尔·克莱恩举了一个例子:


二十八九岁时,我曾在希腊的伊兹拉岛居住过一段时间。当时,我经常和一位外国侨胞一起闲逛厮混,他的名字叫哈比卜,是一位富得流油的伊朗人,从小在巴黎长大。哈比卜有时间,有金钱,更别说还有外貌,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而且,他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行为符不符合传统规范,是否为社会所接受。简言之,哈比卜完全有能力享受亚里斯提卜所谓的那种完美人生。


但是,他却被自己面临的各种选择搞得焦头烂额:如果跟卡特里娜共度良宵会更让人神魂颠倒,那为什么要跟索菲亚过夜?如果喝茴香烈酒喝到酩酊大醉会更好玩更刺激的话,干吗要抽大烟?或者两样都干行不行?我经常会在卢卢酒馆的阳台上遇到这个因为犹豫不决而呆若木鸡的年轻人。他因为太有钱而深感尴尬的样子总让人很困惑。享乐主义让他很焦虑。



嗯,就是这样,当我们焦虑自己无法买下整个世界的时候,享乐主义者焦虑的是要不要再买下整个宇宙。或许他们的钱比我们多,但是焦虑也一点不比我们少噢。


2
奋斗

你为之奋斗的一切

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这几年兴起了一种成功学的新定义——成功就是尽快实现财务自由,然后享受人生。年龄门槛由45岁到40岁到35岁不等,总之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说到底,这是一种做不成高富帅之后退而求其次的现实主义人生观,说出来真是既悲壮又热血呢。


关于这种人生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提醒:





“莫因渴望你没有的,而错过你已拥有的;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伊壁鸠鲁/享乐主义者


与亚里斯提卜赤裸裸地宣扬毫无节制的享乐不同,伊壁鸠鲁是一个谨慎的享乐主义者。这句格言表达了相互关联的两点:首先,欲求我们现在没有的东西,会削弱甚至抵消我们对现在已拥有之物的感激;其次,花点儿时间思考一下我们真的得到某种自己现在想要的东西的后果,就会发现那只会使我们踏着步子回到原地——开始渴望别的东西。


这真是给奋斗派最好的忠告:如果生活对一个人而言,可以轻而易举地割裂成奋斗的前半段和享受的后半段,这样的人究竟有怎样奇特的两半大脑,才能完美地统一在一副皮囊之下?如果生活的目的最终是毫无顾忌地享乐,怎样强大的精神支撑才能让他在达至这一目的前全然牺牲享乐的乐趣?当他习惯奋斗后再突然停下来,他还是他吗?他原来为之奋斗的那个目标,现在还会是他想要的结果吗?还是会想要得更多?


对于我们预见满意结果的能力,现代心理学也提出了质疑。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在《哈佛幸福课》中曾论证道:从选择同谁出双入对到去哪儿安家,在预估什么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问题上,人类的成绩一直都差得很。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仔细斟酌各种选择找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和抛硬币找到幸福的机会差不多。


3
活在当下

关于当下没什么可说的,

关键是什么叫“活”


如果未来的幸福如此不可期,我们能把握的也就只有现在了。在推崇“活在当下”的哲学家里,就有这位鼎鼎大名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





“要把每件事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去做。”马可·奥勒留/斯多葛派学者


这句话听起来实在太耳熟,因为无数哲学家、思想家都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比如梭罗:



“你必须活在当下,让自己奋力冲上每个浪头,在每一刻中寻找你的永恒。傻瓜们站在他们的机会之岛上,想要寻找另一片陆地,但世界上没有别的陆地。而除了这一生,也再没有别的人生。”亨利·戴维·梭罗


之所以有这么多哲学家不厌其烦反复强调,就在于时刻提醒自己活在当下太难了。虽然只有这一次人生,我们仍会时不时陷入“如果……会怎么样”的假想中。英国哲学家亚当·菲利普斯同时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思维实验让心理学和当代哲学得以联手解答这一问题。根据他诊治病人的经验,“比起那些实际上有过的经历,现代人更了解自己未曾拥有的经历。我们假想的未曾经历的人生变得比正在过的生活还要清晰生动,更具意义。面对无法过上的人生,我们的生活也变成了对它旷日持久的哀悼和没完没了的痛苦。”


网络时代则让这种痛苦愈发加剧,空虚、不满足与不安充斥着社交网络。因为我们总可以想象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生活——名人真人秀里的生活;也总可以看到别的选择——“成功者”故事里的正确选择。




那么,我们恐惧活在当下的根源是什么呢?


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本能地知道,此刻的人生就是真实的人生。那万一我们发现此时此地的人生贫瘠不堪,该如何是好呢?幻想一种假想的人生就成了条件反射的结果,即便这种人生永远不可能为你所拥有。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那些活在当下的时刻——看见一群鸽子突然从头顶飞过,一段音乐被演绎得荡气回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投来迷人的一笑——是如此一闪而逝,让我们亦喜亦忧地惊觉到,美好如此短暂,一切终会结束。


4
悲观主义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那些无法接受人生可能贫瘠、美好总是短暂的完美主义者,比如叔本华,大概都成了悲观主义者。叔本华一定是个“金句小王子”,他的诸多格言都幽默又简洁地展示了 “灭嗨”的大师级手法:







“不想太过悲惨的话,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期望能很开心。”



“生命的短暂常常被人哀叹,却可能是生命中最好的部分。”

“生活摇荡如钟摆,于痛苦与无聊间徘徊。”叔本华


这位大半辈子人生写满了孤独与失败的人,生活一度糟糕透顶:没人买他写的书,包括那部皇皇巨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没有大学请他当老师,柏林大学给了他一个编外教授的资格,最后还因学生跑光而被迫离职。直到六十多岁时,他出版了一本名为《附录与省略》的小书。


这本以格言体写成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补充说明,意外地成了一本畅销书,为他带来了声誉。这位孤独抑郁的哲学家一时间成了全城景仰之人,他那种悲观哲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听众。然而,这位化身为派对动物、与自己的观点越来越相悖的哲学家,实在难以让人严肃地对待他的悲观哲学。这位悲观主义代言人自己的经历也说明:即便在最惨淡的时刻,也总会有东西带着希望出现,让人重燃生活的欲望。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汉娜姐妹》的结尾处,米奇发表了一段长长的独白,讲的是在他人生的某个时段里,由于被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左右,曾尝试自杀。自杀未遂后,他跑到纽约的大街上轧马路,一时兴起钻进一家电影院,里面正在放《鸭羹》:



《鸭羹》Duck Soup


那个电影我从小到大已经看了很多遍,一直都很喜欢。我看着银幕中的那些人,又开始被电影吸引了。然后我就想,你怎么会想要自杀?这难道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对吧,看看那些银幕里的人,他们真的很好笑。而且,即便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又怎样。


即便没有上帝又怎样,你只能在这人世走一遭,仅此而已。是吧,所以难道你不想经历一下吗?……然后,我放松地躺到了椅子上,开始真正地享受现在的我。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在仰望星空。”奥斯卡·王尔德


5
西西弗斯的石头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基督教现实主义者

在希腊神话中,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众神,被惩罚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巨石太重了,还没到山顶就滚下来,前功尽弃。于是西西弗斯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生命就在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慢慢耗尽。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许就像西西弗斯推巨石一样,永远不可能有尽头。这是神对人的惩罚:我们有能力去沉思“生命的意义”,却永远没办法看清“大局”,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做到这一点的禀赋。尼布尔用一个幽默感十足的譬喻为人的这种属性作结:“真是矛盾——人是万物的主宰,却也是地球上的虫子。”


所以,问题、答案、对答案的质疑、下一个问题……正因为没有终极答案,这些问题才成为哲学问题,而非科学问题。这场关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像一段行进在莫比乌斯环上的旅程,没有终点,但追逐它的过程足够有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