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糖尿病,什么是消渴病?

 乐山有大佛 2015-1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顽症之一。特别是老年人被糖尿病长期困扰,病痛缠身,饮食受限,久治不愈,苦不堪言,从而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医认识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隋唐时代已有记载。西医发现糖尿病与胰岛有关,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传变规律,治疗得失以及预防、调理措施,古今有很大差别。一些医生满足于固有的概念与经验,对糖尿病的基本规律缺乏深入的探索,对病程和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不够,以致造成认识和治疗上的不少误区。

 

“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研究的指导意义

  黄帝说: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说: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从而提出了五藏内弱是发生消渴病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影响人体机体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消渴病,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当今消渴病与糖尿病相提并论,但不能一概而论,“消渴病”病候复杂分类繁多。就病因病机而言虽尚未阐明,但主要病因、病机有四种:

  1、多食肥甘厚味,蕴结化热,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恣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为之积,气为之留,皮肤肌肉,为之充塞,)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3、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柔弱者必有刚强,即形质弱而性气刚也,刚强多怒,柔者易伤。

  4、奇邪淫溢,即不正常的气候环境,不正常的饮食生活,包括环境污染、饮食污染等污染使人体代谢减缓,而致血液运行不畅,气血瘀滞,各种功能减退,而致代谢失调。

 

来源http://www./topic/26860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