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宕昌县名正名定音

 昵称14979747 2015-10-01

  甘肃省宕昌县自古为羌族聚居地,图为该县今貌。资料图片 

  方言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影响多在学术领域。甘肃方言资源丰富,进行方言调查,不但有学术上的意义,更具有应用语言学的价值和意义。宕昌县名正名定音的例子,从三个方面显示了方言调查研究服务地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宕(tàn)昌”县名来自公元307年(西晋永嘉元年)羌人首领梁勤建立的“宕昌国”(307566年),至今约1700多年。“宕昌”之“宕”字在本地及周边地带,代代相沿,口语交际、交流中都说“tàn”。原为安居乐业之意,引申为“政权稳固”的意思。 

  “宕”字在甘肃省多数地方有两读。在“起伏跌宕”等通用词汇中与普通话的读音一样,但在“宕昌”县这个地名读音中却是读“tàn”。过去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与外界的交流较少,所以,读音差异的问题尚不突出,这个读音差异对宕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步显现出来的。由于tàn”音一直在当地使用,外地人及工具书注音仅有“dàng”音。近年来,随着宕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开放开发程度的日益加大,宕昌与外界的联系交流日益紧密起来,宕昌地名的读音差异不仅对日常交往、对外交流造成了一些不便,还对宕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此,宕昌县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组织专家论证了“宕昌”之“宕”字的读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研究员从宕昌地名来源、“宕昌”读音形成的音韵理据及地名读音审定的“名从主”原则三个方面发表了学理清晰、结论明确的意见,最终相关专家达成了共识,一致建议国家有关机构把甘肃县名“宕昌”的“宕”定音为tàn,并建议此后出版的相关工具书对“宕昌”县的地名读音标音为tàn。随后国家语委、国务院地名办等相关机构正式发文,决定把“宕昌”的地名读音更正为tàn,并要求此后正式出版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中将“宕”字定为多音字,读“dàng”时与原来注释相同;读“tàn”时注释为“宕昌(tànchāng),甘肃省县名”。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决定,符合当地群众强烈愿望,对弘扬传统地名文化、方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推动宕昌县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宕昌县正名定音,对宕昌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是宕昌县正名定音应用推广,使事关群众关系的民族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宕昌是古羌族用本民族的理念命名的,表达的是羌人美好的愿望。如果用现在的通用读音和语义,将会被误会为“下降、落后、拖延”等消极义,这是对先人美称意的严重误解。 

  二是宕昌县正名定音是历史文化和民俗的传承问题,是妥善处理群众关系的民族问题,也是促进宕昌开放开发,加快脱贫致富的民生问题。宕昌县名正名定音应用推广,不仅抢救和保护了地名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宕昌的知名度,为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加快宕昌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是宕昌县正名定音,使得在全国具有特殊性的个别问题得以解决。从我们国家来看,像宕昌这样的采用历史古国名而读音不能名从主人,在全国非常少见。宕昌县名的定音,既释放了县名读音混乱给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巨大压力,也化解了县名读音混乱给当地群众在内外交流中带来的不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