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

 婺州学馆 2015-10-01
    在市区古子城,有一位73岁的老人,是QQ聊天达人,常年活跃在金华各大论坛,他也是金华城市网的管理员、摄影发烧友,同时,他还是金华知名的画家。这两年,他又多了一样追求,天天忙于编写《婺州画人录》———一本汇录了上至唐宋、下至现代的金华籍画家检索资料的工具书。至今,撰写中的《婺州画人录》已经收录了金华籍画家1479人,书稿完成了21.9万字,预计今年就可以完稿,交给出版社。

  这位闲不住的老人叫陈启寿。古子城八咏街上有一家“古婺轩”,他就是这里的主人。

    自幼好书画

  陈启寿画画无师自通。小时候读书,学校里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喜欢画画的陈启寿就照书本上的图案描,经过不断练习,竟然画得有模有样。老师发现了他的这个天赋后,每次都把他的画挂在教室前面供同学们观摩,这让陈启寿很有成就感。

  由于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临摹画本,陈启寿就跑到寺庙里,照着挂在墙上的菩萨像临摹,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停歇。有一次,陈启寿在寺庙里临摹时恰好下雷阵雨。一个惊雷响起,庙里面目狰狞的判官好像“活”了起来,这着实吓坏了陈启寿,好几天后想起来还出冷汗。可是过了不久,陈启寿抵不住“画瘾”,又去寺庙里画画了。

  1963年,陈启寿应征入伍。在部队时,陈启寿是电影队队长、文化干事,负责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由于有美术功底,陈启寿绘制的幻灯片色彩鲜亮、生动活泼。为了让幻灯片看起来有动感,陈启寿动了不少脑筋,想出了通过快速播放一组幻灯片,在视觉上造成画面人物动作连贯的感觉,效果就像现在的“动画片”。这在当时可是少见的新鲜玩意,因此,每次播放幻灯片,不仅部队的战友,连四面八方的乡亲也蜂拥而至,场面极为壮观。

    花甲学电脑

  1982年,陈启寿从部队转业回金华,被分配到市文联工作。在文联浓郁的文化气息感染下,陈启寿的书画得到了长足进步。

  退休以后,闲不下的他常常组团摄影、旅游。每到一地,大大小小的山水都被摄入他的镜头,或者被他描在速写本上。至今,陈启寿的硬盘里保存了600G的金华风光照片资料,金华境内的风景名胜他几乎都去过。

  陈启寿对金华的山水情有独钟,每次采风回来后,他就把照片洗出来临摹。他有一个心愿,将金华境内的著名景点都画出来,哪一天举办一个“八婺百景”展,现在,他已经完成了30余幅八婺山水图。

  2003年,市人才市场为机关退休老干部提供免费的电脑培训,年过花甲的陈启寿积极报名。几天的培训,陈启寿学得一知半解,可是从小的犟劲让他决不放弃。他买了台电脑自己摸索,不会就问问儿子、孙子,渐渐地学会了基本操作,用起了“先进”的手写板打字,为练字还学会了QQ聊天。现在,陈启寿的QQ名单里有114个好友,数个交友群,网上“交际圈”非常广泛,他“雪里梅”的网名在本地网友中也很知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启寿听说弟弟有个网站注册后空闲着,他就想为金华文化人搞一个专门的网站,并且叫上懂技术的外孙帮忙。不久,网站初具规模,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金华城市网。陈启寿在网站上开辟了金华书画、金华书法等栏目,希望能增进金华地区书法家、画家之间的交流。

    古稀编专辑

  由于对书画有一定研究,陈启寿收藏起了跟金华有关的古书、古画,几十年来,手上积累了上千幅金华籍画家的作品。经过长期的关注,陈启寿发现,金华从唐宋以来有许多画家技艺精湛,曾闻名一时,其中很多人却不被后人知晓。比如古时金华城内有个画家叫王寿东,画画得好,但后来染上一个抽鸦片的恶习,每当没钱买鸦片了,便挥笔扫墨,即兴作画拿去换钱,很多人便专等他断鸦片时前去索画,传为当时的笑话。

  有一次,陈启寿去黄山采风,看到一本《黄山画人录》,完整收录了黄山地区画家的史料。为什么金华就没有这方面的典籍呢?陈启寿觉得很有必要编写一本《婺州画人录》,以留给后人。

  陈启寿说干就干,从2008年开始投入到编书的工作中去。编写《婺州画人录》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费力而且费钱。陈启寿一头扎进去,上网查,翻阅古籍,检索文史资料,凡是能够查到关于金华画家的信息,陈启寿都不放过。陈启寿指着桌上苏步青大师主编的《浙江古今人物大字典》说:“像这样上百万字的工具书我都看了上百本了,各种人物志我买了400多本。”

  有时候,为了查资料,陈启寿连续盯着电脑看上四五个小时,眼睛都疼得难受。开始的时候,他打字速度慢,查到资料,先摘抄整理到纸上,然后再输入电脑。现在,他打字熟练了,每天最多时能在电脑上码五六千字。为了编书,陈启寿两年没画画了,他老伴说:“他是整个人扑进去了。”

  《婺州画人录》的编写历时两年,现在已经接近尾声。这本《婺州画人录》分古代篇、现代篇、金华周边地区篇、中国美术协会篇、中国书法协会篇,以及专门为还健在的金华籍画家做的附录。“只差收录三四百个目前在世的知名金华籍画家的资料,我就可以收工了。”陈启寿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争取两至三个月内完成,兔年为金华人民献一份礼。” 
    在市区古子城,有一位73岁的老人,是QQ聊天达人,常年活跃在金华各大论坛,他也是金华城市网的管理员、摄影发烧友,同时,他还是金华知名的画家。这两年,他又多了一样追求,天天忙于编写《婺州画人录》———一本汇录了上至唐宋、下至现代的金华籍画家检索资料的工具书。至今,撰写中的《婺州画人录》已经收录了金华籍画家1479人,书稿完成了21.9万字,预计今年就可以完稿,交给出版社。

  这位闲不住的老人叫陈启寿。古子城八咏街上有一家“古婺轩”,他就是这里的主人。

    自幼好书画

  陈启寿画画无师自通。小时候读书,学校里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喜欢画画的陈启寿就照书本上的图案描,经过不断练习,竟然画得有模有样。老师发现了他的这个天赋后,每次都把他的画挂在教室前面供同学们观摩,这让陈启寿很有成就感。

  由于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临摹画本,陈启寿就跑到寺庙里,照着挂在墙上的菩萨像临摹,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停歇。有一次,陈启寿在寺庙里临摹时恰好下雷阵雨。一个惊雷响起,庙里面目狰狞的判官好像“活”了起来,这着实吓坏了陈启寿,好几天后想起来还出冷汗。可是过了不久,陈启寿抵不住“画瘾”,又去寺庙里画画了。

  1963年,陈启寿应征入伍。在部队时,陈启寿是电影队队长、文化干事,负责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由于有美术功底,陈启寿绘制的幻灯片色彩鲜亮、生动活泼。为了让幻灯片看起来有动感,陈启寿动了不少脑筋,想出了通过快速播放一组幻灯片,在视觉上造成画面人物动作连贯的感觉,效果就像现在的“动画片”。这在当时可是少见的新鲜玩意,因此,每次播放幻灯片,不仅部队的战友,连四面八方的乡亲也蜂拥而至,场面极为壮观。

    花甲学电脑

  1982年,陈启寿从部队转业回金华,被分配到市文联工作。在文联浓郁的文化气息感染下,陈启寿的书画得到了长足进步。

  退休以后,闲不下的他常常组团摄影、旅游。每到一地,大大小小的山水都被摄入他的镜头,或者被他描在速写本上。至今,陈启寿的硬盘里保存了600G的金华风光照片资料,金华境内的风景名胜他几乎都去过。

  陈启寿对金华的山水情有独钟,每次采风回来后,他就把照片洗出来临摹。他有一个心愿,将金华境内的著名景点都画出来,哪一天举办一个“八婺百景”展,现在,他已经完成了30余幅八婺山水图。

  2003年,市人才市场为机关退休老干部提供免费的电脑培训,年过花甲的陈启寿积极报名。几天的培训,陈启寿学得一知半解,可是从小的犟劲让他决不放弃。他买了台电脑自己摸索,不会就问问儿子、孙子,渐渐地学会了基本操作,用起了“先进”的手写板打字,为练字还学会了QQ聊天。现在,陈启寿的QQ名单里有114个好友,数个交友群,网上“交际圈”非常广泛,他“雪里梅”的网名在本地网友中也很知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启寿听说弟弟有个网站注册后空闲着,他就想为金华文化人搞一个专门的网站,并且叫上懂技术的外孙帮忙。不久,网站初具规模,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金华城市网。陈启寿在网站上开辟了金华书画、金华书法等栏目,希望能增进金华地区书法家、画家之间的交流。

    古稀编专辑

  由于对书画有一定研究,陈启寿收藏起了跟金华有关的古书、古画,几十年来,手上积累了上千幅金华籍画家的作品。经过长期的关注,陈启寿发现,金华从唐宋以来有许多画家技艺精湛,曾闻名一时,其中很多人却不被后人知晓。比如古时金华城内有个画家叫王寿东,画画得好,但后来染上一个抽鸦片的恶习,每当没钱买鸦片了,便挥笔扫墨,即兴作画拿去换钱,很多人便专等他断鸦片时前去索画,传为当时的笑话。

  有一次,陈启寿去黄山采风,看到一本《黄山画人录》,完整收录了黄山地区画家的史料。为什么金华就没有这方面的典籍呢?陈启寿觉得很有必要编写一本《婺州画人录》,以留给后人。

  陈启寿说干就干,从2008年开始投入到编书的工作中去。编写《婺州画人录》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费力而且费钱。陈启寿一头扎进去,上网查,翻阅古籍,检索文史资料,凡是能够查到关于金华画家的信息,陈启寿都不放过。陈启寿指着桌上苏步青大师主编的《浙江古今人物大字典》说:“像这样上百万字的工具书我都看了上百本了,各种人物志我买了400多本。”

  有时候,为了查资料,陈启寿连续盯着电脑看上四五个小时,眼睛都疼得难受。开始的时候,他打字速度慢,查到资料,先摘抄整理到纸上,然后再输入电脑。现在,他打字熟练了,每天最多时能在电脑上码五六千字。为了编书,陈启寿两年没画画了,他老伴说:“他是整个人扑进去了。”

  《婺州画人录》的编写历时两年,现在已经接近尾声。这本《婺州画人录》分古代篇、现代篇、金华周边地区篇、中国美术协会篇、中国书法协会篇,以及专门为还健在的金华籍画家做的附录。“只差收录三四百个目前在世的知名金华籍画家的资料,我就可以收工了。”陈启寿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争取两至三个月内完成,兔年为金华人民献一份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