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吟诵培训:孔子三讲和少儿歌诗吟诵 | 伏羲师资吟诵培训系列一

 0709思齐 2015-10-01

吴教授说伏羲教育一个硬性条件就是:经典学习必须要用吟诵!跟着录音学,可以,但是我发现如果老师自己没有辨别能力,根本分不清好坏,只会追求那种外在的好听,只能迁就孩子的浅层次的审美情趣,根本起不到引领的作用。懂吟诵,真的很重要!


林老师讲吟诵


因为这是伏羲师资培训,每个伏羲老师背后都是几十个孩子的期待和希望,所以,这份责任感让我想尽办法提高这5天学习的效率,每个老师都必须有突破!


“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有智慧”这是吴教授说的伏羲老师的“四有”。智慧从会学习的实践中来,能力从学习中来。“别浪费你们曾经吃过的苦头”,这是我前两天跟文正班的刘建迎谈话的主题。我发现很多人体验过很多,但是这些体验给不了他们后继成长的养料——能力、智慧!


伏羲教育做了两年,之所以做得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二十年的不懈学习,我具备了做好伏羲教育的能力,也有大家所说的教育智慧。但是,行走在伏羲教育道上的很多的老师,他们有满腔的热情,有理想,很想做好伏羲教育,但是真正面对孩子、面对教育、教学的时候,就手足无措,就无能为力,他们缺少的是能力,没有能力,热情成了苦恼。


吴教授说伏羲教育一个硬性条件就是:经典学习必须要用吟诵!跟着录音学,可以,但是我发现如果老师自己没有辨别能力,根本分不清好坏,只会追求那种外在的好听,只能迁就孩子的浅层次的审美情趣,根本起不到引领的作用。懂吟诵,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重操旧业”了:两年后的今天,重新进行吟诵培训。由于是单干,所以我有绝对的自主权,因为有这绝对的自主权,我发现“思维”是如此的重要,我面对这些学员,所做的一切,跟我面对我的学生的一样:必须要对他们负责,想他们所想,引导他们去突破自己!


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摸测时,发现学员绝大多数都不懂得用气,都是干瘪瘪的嗓音。但是,两天的吟诵培训,课堂里所有的齐吟,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妙好听,真是享受呀!




为什么?老师们都懂得用气去吟诵了,美妙来源于气和呀!而且每天站在高高的凳子上面对大家吟诵考核的老师,我发现也只有一个学员还是用原始嗓音,其他的都懂得用气了。


学员们学得太用心了,太用功了,时时处处都是吟诵声。而他们的进步,不仅仅在吟诵方面。




7月18日学员检查情况

这一天,主要是检查《风》、《江南》、《梅花》和粤语吟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粤语是自选,前面三首是必须要吟诵的。


这检查的是“外耳”,看看谁真正能把戴老师的歌诗学到位了。说真的,我自己学,都要学好一会儿,戴老师的歌诗很好学,但是对老师来说,不是学个旋律的问题,都是要学到声音的内核,很多老师的学习,都是随意惯了,听个大概就了事,所以他们的耳朵没有练出来。






吕丽君:

《梅花》吟得很到位,《风》的“落”入声字拖太长了,《江南》音高不对,把握不准。


刘艳清:

声音条件好,音准不到位,声音拔高了。


赵英:

太紧张,《风》第四句不到位,《江南》音高不准,《梅花》还可以。


郝丹:

《风》的第三句“过江千尺浪”太低,这是很多老师存在的问题。《江南》的“鱼戏莲叶间”音高不对,《梅花》吟得很好。


前面几组我发现上台的队员吟诵不好的时候,我就让他们的组长或者组里吟诵最好的老师站起来吟诵一遍,吟得好的就带组员到外面继续练习去。第四组的李艳清真的吟诵得特别棒,可以成为老师帮教。




王婧:

《梅花》吟得很好。《风》的“竹”,《江南》的“北”这些入声字拖得太长。她的声音条件也好,就是太紧张。


赵春婷:

《风》吟得好,《江南》的“鱼戏莲叶间”音高不对,《梅花》的“凌寒”两个阳平字找不到调。


郭真:

尝试脱稿,开头两首可以,后面还是脱不了稿。存在的问题跟大家的一样,一是《风》的“过江千尺浪”太低,二是《江南》的“鱼戏莲叶间”音高不对。


孙雪华:

存在的问题跟大家的一样,一是《风》的“过江千尺浪”太低,二是《江南》的“鱼戏莲叶间”音高不对。《梅花》最后一句也把握不准,但是整个人比摸测的时候淡定了很多。


郭骁骋:

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学员,在摸测时发现他很腼腆,甚至不敢跟人直视。但是他学吟诵特别地投入,每天上课都是手舞足蹈,上台的时候也是少有的全部脱稿吟诵的学员之一。除了《风》跟其他学员一样的问题之外,《江南》《梅花》都吟得很到位,粤语吟诵也很好。


赖利萍:

声音很甜美,《江南》、《梅花》都吟得很好,《风》还是跟其他学员同样的问题。


周建斌:

也是脱稿的,三首诗都吟诵得很不错,声音很好,很投入。


侯奕楠:

比较紧张,《风》还不错,《梅花》第四句和《江南》的“鱼戏莲叶间”音高不对。


钱勇:

《风》吟得好,其他两首吟得比较犹豫,不是很熟。


紫岚:

《江南》和《梅花》都吟诵很好,她吟诵的时候表情很生动,投入。《风》也是跟其他学员犯同样的错误。


李菊霞:

《风》和《梅花》吟诵得很好,《江南》的节奏快的部分把握不准。她也能脱稿。


刘俊霞:

《江南》和《梅花》吟诵好,《风》也是同样的问题。能脱稿。


杨丽萍:

三首诗都吟诵很好,声音气息都很棒。


李兆祥:

我们的大学生,由于声音没有放开,而且对他们来说,吟诵实在太陌生了,而且是大男孩,挺不容易的,能站在台上大方开口已经不错了,没有学到位,再慢慢学。


王阳:

《风》和《江南》都吟诵很好,《梅花》跑调了。


周刘睿:

《风》吟诵得很好,《江南》和《梅花》都是跟别人同样的问题。


徐娜娜:

《风》吟诵得好,《江南》和《梅花》都是跟别人同样的问题。


刘焕玲:

《风》吟诵好,《江南》也不错,《梅花》第四句把握不到位。


董又源:

文正班的大男孩,吟诵不是很到位,但是他很淡定,这个语感还要好好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